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包括拉鉤載板(1)、轉動拉鉤(2)、模腳(3)、頂板(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由上述部件構成的裝置,拉鉤載板設置在頂板的下面,轉動拉鉤設置在拉鉤載板的一側,由轉動拉鉤的鉤扣鉤住頂板,將一次頂桿固定在拉鉤載板上,將二次頂桿固定在頂板上,開模時,注塑機的尾柱推動頂板帶動拉鉤載板、一次頂桿和二次頂桿同步進行第一階段的頂出,當轉臂觸及撥動臺階時,轉動拉鉤轉動使拉鉤載板與頂板脫鉤分離,拉鉤載板載著一次頂桿停止前頂,頂板載著二次頂桿繼續向前進行第二階段頂出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制品難以順利頂出脫模的問題與不足,使注塑制品達到了順利頂出脫模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注塑模具的頂出脫模機構,具體是指用于注塑模具將注塑制品通過兩次頂出脫模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技術背景 現有注塑模具采用的一次頂出機構可以滿足結構簡單的制品的頂出要求,但是對于結構復雜的制品,現有的一次頂出機構無法做到讓制品順利脫模,例如當制品的加強筋上帶有倒扣時,當一次頂出完成以后,制品依然沒有脫離頂塊,需要人工用手將制品拉出,這樣容易將制品拉毛,導致制品不良或報廢,因此,現有技術存在制品難以順利頂出脫模的問題與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技術采用由拉鉤載板、轉動拉鉤、設有撥動臺階的模腳和頂板構成的裝置,拉鉤載板設置在頂板的下面,轉動拉鉤設置在拉鉤載板的一側,由轉動拉鉤的鉤扣鉤住頂板,應用時,將一次頂桿固定設置在拉鉤載板上,將二次頂桿固定設置在頂板上,模具開模頂出時,注塑機的尾柱推動頂板并由頂板帶動拉鉤載板、一次頂桿和二次頂桿同步進行第一階段的頂出,當轉動拉鉤的轉臂觸及模腳的撥動臺階時,轉動拉鉤轉動使拉鉤載板與頂板脫鉤分離,拉鉤載板載著一次頂桿停止前頂,頂板載著二次頂桿繼續向前進行第二階段頂出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旨在通過兩次頂出脫模,使注塑制品達到順利頂出脫模的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包括拉鉤載板、轉動拉鉤、模腳、頂板,其中所述的拉鉤載板為矩形的鋼板,拉鉤載板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一次頂桿的第一壓板,拉鉤載板和所述第一壓板的中心設有用于穿過注塑機尾柱的圓形通孔;拉鉤載板前面的左右二邊分別相向設有可轉動的轉動拉鉤;所述的轉動拉鉤為由豎直段與橫折的底邊構成的呈L形的鉤狀鋼質構件,轉動拉鉤的橫折的底邊稱為轉臂,轉動拉鉤的所述豎直段的上端設有與所述轉臂方向相反的橫向凸出的邊稱為鉤扣;轉動拉鉤的所述豎直段與所述轉臂的轉折中心設有圓形的通孔稱為轉樞孔;轉動拉鉤通過所述轉樞孔經轉軸與拉鉤載板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模腳為固定支撐動模載板的矩形鋼板,模腳的一側面上設有上部凸出下部凹進構成的二級臺階稱為撥動臺階;所述的頂板為矩形的鋼板,頂板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二次頂桿的第二壓板;拉鉤載板設置在頂板的下面,由轉動拉鉤的鉤扣鉤住頂板,一次頂桿固定設置在拉鉤載板上,二次頂桿固定設置在頂板上;拉鉤載板與頂板滑動位于二塊所述撥動臺階對峙的模腳之間的下方;結構表述的方向面分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為面對所表述主體的面,后面為與所述前面相對的面。工作原理應用時,模具為臥式安裝,結構描述的上下方向為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模具開模頂出時,注塑機的尾柱推動頂板并由頂板帶動拉鉤載板、一次頂桿和二次頂桿同步向前進行第一階段的頂出,當轉動拉鉤的轉臂觸及模腳的撥動臺階時,轉動拉鉤轉動使拉鉤載板與頂板脫鉤分離,拉鉤載板載著一次頂桿停止前頂,頂板載著二次頂桿繼續向前進行第二階段頂出,完成二次頂出。上述,本技術采用由拉鉤載板、轉動拉鉤、設有撥動臺階的模腳和頂板構成的裝置,拉鉤載板設置在頂板的下面,轉動拉鉤設置在拉鉤載板的一側,由轉動拉鉤的鉤扣鉤住頂板,應用時,將一次頂桿固定設置在拉鉤載板上,將二次頂桿固定設置在頂板上,模具開模頂出時,注塑機的尾柱推動頂板并由頂板帶動拉鉤載板、·一次頂桿和二次頂桿同步進行第一階段的頂出,當轉動拉鉤的轉臂觸及模腳的撥動臺階時,轉動拉鉤轉動使拉鉤載板與頂板脫鉤分離,拉鉤載板載著一次頂桿停止前頂,頂板載著二次頂桿繼續向前進行第二階段頂出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制品難以順利頂出脫模的問題與不足,所提供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通過兩次頂出脫模,使注塑制品達到了順利頂出脫模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工作在拉鉤載板與頂板脫鉤分離,一次頂桿停止前頂時態的原理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工作在頂板載著二次頂桿繼續向前完成二次頂出時態的原理示意圖。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圖中拉鉤載板I、第一壓板11、轉動拉鉤2、鉤扣21、轉臂22、模腳3、撥動臺階31、頂板4、第二壓板41、一次頂桿01、二次頂桿02、尾柱03、動模載板04。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I 圖3,本技術的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包括拉鉤載板I、轉動拉鉤2、模腳3、頂板4,其中所述的拉鉤載板I為矩形的鋼板,拉鉤載板I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一次頂桿01的第一壓板11,拉鉤載板I和所述第一壓板的中心設有用于穿過注塑機尾柱03的圓形通孔;拉鉤載板I前面的左右二邊分別相向設有可轉動的轉動拉鉤2 ;所述的轉動拉鉤2為由豎直段與橫折的底邊構成的呈L形的鉤狀鋼質構件,轉動拉鉤2的橫折的底邊稱為轉臂22,轉動拉鉤2的所述豎直段的上端設有與所述轉臂22方向相反的橫向凸出的邊稱為鉤扣21 ;轉動拉鉤2的所述豎直段與所述轉臂22的轉折中心設有圓形的通孔稱為轉樞孔;轉動拉鉤2通過所述轉樞孔經轉軸與拉鉤載板I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模腳3為固定支撐動模載板04的矩形鋼板,模腳3的一側面上設有上部凸出下部凹進構成的二級臺階稱為撥動臺階31 ;所述的頂板4為矩形的鋼板,頂板4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二次頂桿02的第二壓板41 ;拉鉤載板I設置在頂板4的下面,由轉動拉鉤2的鉤扣21鉤住頂板4,一次頂桿01固定設置在拉鉤載板I上,二次頂桿02固定設置在頂板4上;拉鉤載板I與頂板4滑動位于二塊所述撥動臺階31對峙的模腳3之間的下方;結構表述的方向面分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為面對所表述主體的面,后面為與所述前面相對的面。工作原理應用時,模具為臥式安裝,結構描述的上下方向為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 模具開模頂出時,注塑機的尾柱03推動頂板4并由頂板4帶動拉鉤載板I、一次頂桿01和二次頂桿02同步向前進行第一階段的頂出,當轉動拉鉤2的轉臂22觸及模腳3的撥動臺階31時,轉動拉鉤2轉動使拉鉤載板I與頂板4脫鉤分離,拉鉤載板I載著一次頂桿01停止前頂,頂板4載著二次頂桿02繼續向前進行第二階段頂出,完成二次頂出。權利要求1. 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鉤載板(I)、轉動拉鉤(2)、模腳(3)、頂板(4),所述的拉鉤載板⑴為矩形的鋼板,拉鉤載板⑴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一次頂桿(Ol)的第一壓板(11),拉鉤載板(I)和所述第一壓板的中心設有用于穿過注塑機尾柱(03)的圓形通孔;拉鉤載板(I)前面的左右二邊分別相向設有可轉動的轉動拉鉤(2); 所述的轉動拉鉤(2)為由豎直段與橫折的底邊構成的呈L形的鉤狀鋼質構件,轉動拉鉤(2)的橫折的底邊稱為轉臂(22),轉動拉鉤(2)的所述豎直段的上端設有與所述轉臂(22)方向相反的橫向凸出的邊稱為鉤扣(21);轉動拉鉤(2)的所述豎直段與所述轉臂(22)的轉折中心設有圓形的通孔稱為轉樞孔;轉動拉鉤(2)通過所述轉樞孔經轉軸與拉鉤載板(I)可轉動連接; 所述的模腳(3)為固定支撐動模載板(04)的矩形鋼板,模腳(3)的一側面上設有上部 凸出下部凹進構成的二級臺階稱為撥動臺階(31); 所述的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鉤載板(1)、轉動拉鉤(2)、模腳(3)、頂板(4),所述的拉鉤載板(1)為矩形的鋼板,拉鉤載板(1)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一次頂桿(01)的第一壓板(11),拉鉤載板(1)和所述第一壓板的中心設有用于穿過注塑機尾柱(03)的圓形通孔;拉鉤載板(1)前面的左右二邊分別相向設有可轉動的轉動拉鉤(2);所述的轉動拉鉤(2)為由豎直段與橫折的底邊構成的呈L形的鉤狀鋼質構件,轉動拉鉤(2)的橫折的底邊稱為轉臂(22),轉動拉鉤(2)的所述豎直段的上端設有與所述轉臂(22)方向相反的橫向凸出的邊稱為鉤扣(21);轉動拉鉤(2)的所述豎直段與所述轉臂(22)的轉折中心設有圓形的通孔稱為轉樞孔;轉動拉鉤(2)通過所述轉樞孔經轉軸與拉鉤載板(1)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模腳(3)為固定支撐動模載板(04)的矩形鋼板,模腳(3)的一側面上設有上部凸出下部凹進構成的二級臺階稱為撥動臺階(31);所述的頂板(4)為矩形的鋼板,頂板(4)的上面固定設有用于固定二次頂桿(02)的第二壓板(41);拉鉤載板(1)設置在頂板(4)的下面,由轉動拉鉤(2)的鉤扣(21)鉤住頂板(4),一次頂桿(01)固定設置在拉鉤載板(1)上,二次頂桿(02)固定設置在頂板(4)上;拉鉤載板(1)與頂板(4)滑動位于二塊所述撥動臺階(31)對峙的模腳(3)之間的下方;結構表述的方向面分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為面對所表述主體的面,后面為與所述前面相對的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平月,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躍飛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