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包括夾具體、平面支承夾緊裝置、斜面支承夾緊裝置、側面定位裝置和尾部定位裝置。所述的平面支承夾緊裝置和側面定位裝置安裝在夾具體上;斜面支承夾緊裝置和尾部定位裝置分別位于夾具體的頭部和尾部;斜面支承夾緊裝置的斜支撐板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的斜下平面的接觸部分設有四個可調整支撐點,每個可調整支撐點處設有一個可調支承釘;安裝在夾具體上的支承板共有四個,分為兩組,每組支承板呈八字形布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掘進機支撐腿兩端連接孔鏜孔加工時定位基準難以確定,加工時找正費時的問題,且首件產品加工完成后,后續產品加工可省去找正時間,其結構簡單,定位精度較高,操作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技術背景掘進機是煤礦巷道開拓的主要設備,是集切割、裝運和行走為一體的綜合掘進設備,用于截割任意斷面形狀的井下巷道,已成為衡量一個煤炭生產企業機械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而掘進機支撐腿是掘進機上的一個重要的零部件,掘進機支撐腿兩端連接孔的尺寸較大,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要求都比較高,需要在鏜床上加工完成。同時,由于掘進機支撐腿結構形狀的特殊性,其兩端連接孔鏜孔加工時定位基準難以確定,在鏜床上固定時很難定位。在生產中,為了保證其加工精度,通常需要先在掘進機支撐腿上焊接若干個臨時基準,待鏜孔加工完成后再去除臨時基準。這種工藝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定位精·度不高,加工時找正和調節不方便,質量很難控制,更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增加了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保證加工精度和提高生產效率的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定位精度較高、使用方便的一種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包括夾具體、平面支承夾緊裝置、斜面支承夾緊裝置、側面定位裝置和尾部定位裝置。其中,所述的夾具體上設有四個U型缺口,夾具體的底面設有加強筋,夾具體在鏜床工作臺上固定時U型缺口用于放置螺栓;平面支承夾緊裝置和側面定位裝置都安裝在夾具體上;斜面支承夾緊裝置和尾部定位裝置分別位于夾具體的頭部和尾部,且通過焊接的方法與夾具體固連;所述的平面支承夾緊裝置由平面壓緊螺釘、螺母甲、定位銷、彈簧、壓板和支承板組成;所述的斜面支承夾緊裝置由斜支撐板、U型夾板、斜面壓緊螺釘、可調支承釘和螺母乙組成,U型夾板與斜支撐板固連,斜面壓緊螺釘與U型夾板通過螺紋相連接,可調支承釘與斜支撐板通過螺紋相連接;所述的側面定位裝置由前側立板、前側向定位螺釘、螺母丙、后側立板、后側向定位螺釘和螺母丁組成;所述的尾部定位裝置由尾立板、尾部定位螺釘和手柄組成,尾部定位螺釘與尾立板通過螺紋相連接,手柄與尾部定位螺釘通過鉸鏈相連接。所述的斜支撐板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的斜下平面的接觸部分設有四個可調整支撐點,每個可調整支撐點處設有一個可調支承釘,且所述的可調支承釘的頭部呈半球形結構。所述的支承板共有四個,分為兩組,每組支承板呈八字形布置在夾具體上,且支承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夾具體上。螺母甲、螺母乙、螺母丙和螺母丁起鎖緊和防松的作用。支承板、可調支承釘、前側向定位螺釘及后側向定位螺釘、尾部定位螺釘分別用于對被加工工件的底平面、斜下平面、側平面和尾立面進行支承或定位。平面壓緊螺釘、壓板、斜面壓緊螺釘用于夾緊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現場使用時,先將本技術置于鏜床工作臺上,根據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的實際規格和尺寸初步依次調節斜支承板上的可調支承釘的旋進尺寸、前側立板上前側向定位螺釘的旋進尺寸、后側立板上后側向定位螺釘的旋進尺寸、尾立板上尾部定位螺釘的旋進尺寸,再調節好平面壓緊螺釘和定位銷,鎖緊螺母甲。然后,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置于本技術上,使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的底平面、斜下平面、側平面和尾立面分別和支承板、可調支承釘、前側向定位螺釘及后側向定位螺釘、尾部定位螺釘的頭部接觸或接近。接著,再依次微調可調支承釘、前側向定位螺釘、后側向定位螺釘和尾部定位螺釘的旋進尺寸使其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的對應位置接觸,鎖緊螺母乙、螺母丙和螺母丁。然后,依次擰緊平面壓緊螺釘和斜面壓緊螺釘,使壓板壓緊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尾部的上平面,使斜面壓緊螺釘的頭部頂緊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斜上平面。最后,再移動夾具體,進行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加工前找正,位置找正后,用螺栓將夾具體固定在鏜床工作臺上。鏜床調試好后,啟動鏜床即可對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 進行鏜孔加工。本技術解決了掘進機支撐腿兩端連接孔鏜孔加工時定位基準難以確定,加工時找正費時的問題,且首件產品加工完成后,后續產品加工可省去了找正時間,其結構簡單,定位精度較高,操作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向視圖。圖3為圖I的B向視圖。圖4為夾具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掘進機支撐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如圖I、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包括夾具體I、平面支承夾緊裝置2、斜面支承夾緊裝置3、側面定位裝置4和尾部定位裝置5。其中,所述的夾具體上I設有四個U型缺口 11,夾具體I的底面設有加強筋12 ;平面支承夾緊裝置2和側面定位裝置4都安裝在夾具體I上;斜面支承夾緊裝置3和尾部定位裝置5分別位于夾具體I的頭部和尾部,且通過焊接的方法與夾具體I固連;所述的平面支承夾緊裝置2由平面壓緊螺釘21、螺母甲22、定位銷23、彈簧24、壓板25和支承板26組成;所述的斜面支承夾緊裝置3由斜支撐板31、U型夾板32、斜面壓緊螺釘33、可調支承釘34和螺母乙35組成,U型夾板32與斜支撐板31固連,斜面壓緊螺釘33與U型夾板32通過螺紋相連接,可調支承釘34與斜支撐板31通過螺紋相連接;所述的側面定位裝置4由前側立板41、前側向定位螺釘42、螺母丙43、后側立板44、后側向定位螺釘45和螺母丁 46組成;所述的尾部定位裝置5由尾立板51、尾部定位螺釘52和手柄53組成,尾部定位螺釘52與尾立板51通過螺紋相連接,手柄53與尾部定位螺釘52通過鉸鏈相連接。如圖I、圖2和圖5所示,所述的斜支撐板31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6的斜下平面64的接觸部分設有四個可調整支撐點,每個可調整支撐點處設有一個可調支承釘34,且所述的可調支承釘34的頭部呈半球形結構。如圖I和圖2所示,所述的支承板26共有四個,分為兩組,每組支承板26呈八字形布置在夾具體I上,且支承板26通過螺釘固定在夾具體I上。如圖I、圖2、圖3和圖5所示,螺母甲22、螺母乙35、螺母丙43和螺母丁 46起鎖緊和防松的作用。支承板27、可調支承釘34、前側向定位螺釘42及后側向定位螺釘45、尾部定位螺釘52分別用于對被加工工件6的底平面61、斜下平面64、側平面63和尾立面69進行支承或定位。平面壓緊螺釘21、壓板26、斜面壓緊螺釘33用于夾緊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6。 現場使用時,先將本技術置于鏜床工作臺上,根據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6的實際規格和尺寸初步依次調節斜支承板31上的可調支承釘34的旋進尺寸、前側立板41上前側向定位螺釘42的旋進尺寸、后側立板44上后側向定位螺釘45的旋進尺寸、尾立板51上尾部定位螺釘52的旋進尺寸,再調節好平面壓緊螺釘21和定位銷23,鎖緊螺母甲22。然后,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6置于本技術上,使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6的底平面61、斜下平面64、側平面63和尾立面69分別和支承板26、可調支承釘34、前側向定位螺釘42及后側向定位螺釘45、尾部定位螺釘52的頭部接觸或接近。接著,再依次微調可調支承釘34、前側向定位螺釘42、后側向定位螺釘45和尾部定位螺釘52的旋進尺寸使其與掘進機支撐腿待加工件6的對應位置接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掘進機支撐腿鏜孔專用夾具,包括夾具體、平面支承夾緊裝置、斜面支承夾緊裝置、側面定位裝置和尾部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體上設有四個U型缺口;平面支承夾緊裝置和側面定位裝置都安裝在夾具體上;斜面支承夾緊裝置和尾部定位裝置分別位于夾具體的頭部和尾部,且通過焊接的方法與夾具體固連;所述的平面支承夾緊裝置由平面壓緊螺釘、螺母甲、定位銷、彈簧、壓板和支承板組成;所述的斜面支承夾緊裝置由斜支撐板、U型夾板、斜面壓緊螺釘、可調支承釘和螺母乙組成,U型夾板與斜支撐板固連;所述的側面定位裝置由前側立板、前側向定位螺釘、螺母丙、后側立板、后側向定位螺釘和螺母丁組成;所述的尾部定位裝置由尾立板、尾部定位螺釘和手柄組成,尾部定位螺釘與尾立板通過螺紋相連接,手柄與尾部定位螺釘通過鉸鏈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成軍,謝淮北,師平,沈豫浙,鄭艷,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