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涉及一種電力系統專用檢修平臺,解決使用吊鏈葫蘆檢修變壓器潛油泵存在安全隱患且容易導致漏油的問題。包括調節升降裝置、承載平臺和潛油泵托架,承載平臺固定在調節升降裝置頂部,潛油泵托架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平臺中部,在承載平臺上還固定有水平儀;所述的潛油泵托架的縱截面呈H形,底面設有一通孔,通孔與潛油泵放油嘴相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安全,能改進變壓器潛油泵的檢修質量,節省大量人力,提高變壓器潛油泵檢修整個檢修過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解決了變壓器潛油泵檢修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力系統專用檢修平臺,具體地說是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T D ο
技術介紹
傳統變壓器潛油泵檢修的工具是吊鏈葫蘆,這種檢修方法存在以下幾項缺點一、所需工作人員較多,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二、變壓器潛油泵檢修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三、影響潛修泵檢修質量,使用吊鏈葫蘆檢修潛油泵時可能導致潛油泵與法蘭之間的密封墊放置不正,運行時間較長時,變壓器潛油泵法蘭處可能出現漏油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解決使用吊鏈葫蘆檢修變壓器潛油泵存在安全隱患且容易導致漏油的問題。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其特征是,包括調節升降裝置、承載平臺和潛油泵托架,承載平臺固定在調節升降裝置頂部,潛油泵托架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平臺中部,在承載平臺上還固定有水平儀;所述的潛油泵托架的縱截面呈H形,底面設有一通孔,通孔與潛油泵放油嘴相配合。所述的潛油泵托架可拆卸。所述的調節升降裝置包括底座、主支架、輔支架、液壓桿、液壓驅動電機和控制裝置,承載平臺和底座之間固定有兩個主支架,主支架的中部分別通過鉸鏈與輔支架的中部連接,液壓桿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支架上,固定點位于主支架與輔支架鉸接點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裝置、液壓驅動電機和液壓桿依次電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安全,能改進變壓器潛油泵的檢修質量,節省大量人力,提高變壓器潛油泵檢修整個檢修過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解決了變壓器潛油泵檢修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承載平臺,2潛油泵托架,3水平儀,4通孔,5底座,6主支架,7輔支架,8液壓桿,9液壓驅動電機,10控制裝置。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包括調節升降裝置、承載平臺I和潛油泵托架2,承載平臺I采用鋼結構平板固定在調節升降裝置頂部,潛油泵托架2可存放潛油泵,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平臺I中部,在承載平臺I上還固定有水平儀3,使潛油泵檢修時處于水平位置,保證變壓器潛油泵的檢修質量;所述的潛油泵托架2的縱截面呈H形,底面設有一通孔4,通孔4與潛油泵放油嘴相配合。所述的潛油泵托架2可拆卸,可以根據潛油泵的大小進行更換相應尺寸的潛油泵托架2。所述的調節升降裝置包括底座5、主支架6、輔支架7、液壓桿8、液壓驅動電機9和控制裝置10,承載平臺I和底座5之間固定有兩個主支架6,主支架6的中部分別通過鉸鏈與輔支架7的中部連接,液壓桿8 一端固定在底座5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支架6上,固定點位于主支架6與輔支架7鉸接點的上部,通過鉸接將液壓桿8的伸縮運動轉化為承載平臺I的升降運動;所述的控制裝置10、液壓驅動電機9和液壓桿8依次電連接。主支架6、輔支架7和液壓桿8主要起支撐作用和運動轉化形式的作用,一方面支撐承載平臺I的載荷,另一方面通過其鉸接將液壓桿8的伸縮運動轉化為承載平臺I的升降運動。承載平臺I將載荷轉化為均布載荷,從而增強局部承載能力。底座5主要起支撐和載荷傳遞作用,它不僅承擔著整個承載部分的重量,而且能將作用力傳遞到地基上。通過 這些機構的相互配合,實現承載平臺I的穩定和可靠運行。底座5在整個機構中支撐著全部重量,并將其傳遞到地基上,設計重點是滿足強度要求即可,保證在承載平臺I升降過程中不會被壓潰即可,不會發生過大大變形。主支架6和輔支架7通過鉸鏈鉸接,兩主支架6的上下端分別固定在承載平臺I和底座5上,通過液壓桿8的伸縮和鉸接點鉸鏈的作用實現貨物的舉升。兩主支架6為承載平臺I的固定支架,分別繞底座5上的固定點做不完整的圓周運動,輔支架7為活動支架,在通過與主支架6的鉸合點不斷運動,以使承載平臺I升降。開始時,主支架6和輔支架7可近似看作為水平狀態,隨著液壓油不斷的輸入到液壓桿8中,液壓桿8將主支架6頂起,主支架6上升時,由于鉸鏈的作用使輔支架7運動,通過一系列的相互運動和作用,使承載平臺I上升,當上升到指定高度時,液壓桿8停止運動,載荷便達到指定高度。承載平臺I上通過螺栓裝有存放潛油泵的潛油泵托架2,可根據潛油泵的大小進行選擇相應尺寸的潛油泵托架2,潛油泵托架2底部設有存放潛油泵下部放油嘴的通孔4,專為潛油泵下部放油嘴設計,這樣可以保證潛油泵與法蘭之間的密封墊放置正確,避免出現漏油現象。本技術未詳述之處,均為本
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權利要求1.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其特征是,包括調節升降裝置、承載平臺和潛油泵托架,承載平臺固定在調節升降裝置頂部,潛油泵托架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平臺中部,在承載平臺上還固定有水平儀;所述的潛油泵托架的縱截面呈H形,底面設有一通孔,通孔與潛油泵放油嘴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其特征是,所述的潛油泵托架可拆卸。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其特征是,所述的調節升降裝置包括底座、主支架、輔支架、液壓桿、液壓驅動電機和控制裝置,承載平臺和底座之間固定有兩個主支架,主支架的中部分別通過鉸鏈與輔支架的中部連接,液壓桿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支架上,固定點位于主支架與輔支架鉸接點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裝置、液壓驅動電機和液壓桿依次電連接。專利摘要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涉及一種電力系統專用檢修平臺,解決使用吊鏈葫蘆檢修變壓器潛油泵存在安全隱患且容易導致漏油的問題。包括調節升降裝置、承載平臺和潛油泵托架,承載平臺固定在調節升降裝置頂部,潛油泵托架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平臺中部,在承載平臺上還固定有水平儀;所述的潛油泵托架的縱截面呈H形,底面設有一通孔,通孔與潛油泵放油嘴相配合。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安全,能改進變壓器潛油泵的檢修質量,節省大量人力,提高變壓器潛油泵檢修整個檢修過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解決了變壓器潛油泵檢修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文檔編號B23P6/00GK202684446SQ20122036443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專利技術者李永生, 康慶奎, 陶玉紳, 王秉春, 夏立軍, 楊春梅 申請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濟南供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檢修平臺,其特征是,包括調節升降裝置、承載平臺和潛油泵托架,承載平臺固定在調節升降裝置頂部,潛油泵托架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平臺中部,在承載平臺上還固定有水平儀;所述的潛油泵托架的縱截面呈H形,底面設有一通孔,通孔與潛油泵放油嘴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永生,康慶奎,陶玉紳,王秉春,夏立軍,楊春梅,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濟南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