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焊鉗,包括:焊鉗本體及與所述焊鉗本體連接的變壓器,所述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上述的焊鉗將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去除了分體式焊鉗與變壓器之間連接的大電纜,減少了次級回路的電流損耗,大大節省使用維護成本;同時消除了電纜連接、裸露帶來的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焊接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焊接設備上的焊鉗。
技術介紹
現有的焊接設備一般采用分體式焊鉗,焊鉗本體與變壓器分開設置,使用時需使用大量的線纜將焊鉗本體與變壓器連接起來。由于需要另外設置線纜連接,會增加回路中的電流損耗,及能量損耗,同時由于連接焊接本體與變壓器之間的線纜裸露在外增加了安全隱患,同時增加了使用、維護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機載一體式結構的焊鉗。一種焊鉗,包括焊鉗本體及與所述焊鉗本體連接的變壓器,所述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焊鉗本體包括主體、及與所述主體連接的靜鉗臂與動鉗臂。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靜鉗臂上設置有扁平式靜電極。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動鉗臂上設置有與所述靜電極相應設置的動電極。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動鉗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連接的連接部、由所述連接部經兩次彎折延伸形成的轉臂部、及由所述轉臂部彎折延伸形成的工作部。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動鉗臂為C型臂,所述動鉗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連接的連接部、由所述連接部延伸形成的C型轉臂部、及由所述轉臂部延伸形成的工作部。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工作部與所述靜鉗臂對應設置,所述動電極設置在所述工作部上,所述靜電極與動電極相對上下位置設置。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焊鉗本體與所述變壓器通過固定盤連接固定。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與所述動鉗臂連接并驅動所述動鉗臂動作的動力元件。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動力元件與所述固定盤連接并與所述變壓器并列設置、且與所述焊鉗本體相對設置于所述固定盤的兩相對面,所述動力元件為氣缸。上述的焊鉗將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去除了分體式焊鉗與變壓器之間連接的大電纜,減少了次級回路的電流損耗,大大節省使用維護成本;同時消除了電纜連接、裸露帶來的安全隱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焊鉗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焊鉗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及圖2所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焊鉗100,包括焊鉗本體20及與焊鉗本體20連接的變壓器40。焊鉗本體20與變壓器40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本實施例中,焊鉗本體20與變壓器40通過固定盤60連接。進一步,焊鉗本體20包括主體22、及與主體22連接的靜鉗臂24與動鉗臂26。靜鉗臂24上設置有靜電極240。動鉗臂26上設置有與靜電極240相應設置的動電極260。本實施例中,靜電極240與動電極260按照焊鉗的工作位置相對上下位置設置。優選的,靜鉗臂24上設置的靜電極240為扁平式結構。本實施例的焊鉗本體20由于采用上述結構能夠保證焊鉗100在狹小的空間內進行焊接,如車門U型槽玻璃升框內,適應性較廣。 如圖I至圖2所示,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動鉗臂26包括與焊鉗本體20的主體22連接的連接部262、由連接部262經兩次彎折延伸形成的轉臂部264、及由轉臂部264彎折延伸形成的工作部266。另一優選實施例中,動鉗臂26設置為C型臂(未圖示)。相應的,C型臂式的動鉗臂包括與焊鉗本體20的主體22連接的連接部、由連接部延伸形成的C型轉臂部、及由C型轉臂部延伸形成的工作部。本實施例中,工作部266與靜鉗臂24對應設置。動電極260設置在工作部266上,與靜電極240對應設置。本實施例的焊鉗100,還包括與動鉗臂26連接、驅動動鉗臂26動作的動力元件80。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動力元件80為氣缸。動力元件80設置在固定盤60上,與固定盤60連接。動力元件80與變壓器40并列設置,并與焊鉗本體20相對設置。動力元件80與焊鉗本體20相對固定盤60設置,并設置于固定盤60的兩相對面上。本實施例的焊鉗100將焊鉗本體20與變壓器40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去除了分體式焊鉗與變壓器之間連接的大電纜,減少了次級回路的電流損耗,大大節省使用維護成本;同時消除了電纜連接、裸露帶來的安全隱患。且焊鉗本體20末端設置的電極處的定位精度< ±0.3/300、重復定位精度< ±0.02。另本實施例的機載一體式結構的焊鉗的上電極為扁平式靜電極,下電極為動電極,能夠保證焊鉗在狹小的空間內進行焊接(如車門U型槽玻璃升框內),適應性較廣。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焊鉗,其特征在于,包括焊鉗本體及與所述焊鉗本體連接的變壓器,所述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鉗本體包括主體、及與所述主體連接的靜鉗臂與動鉗臂。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鉗臂上設置有扁平式靜電極。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鉗臂上設置有與所述靜電極相應設置的動電極。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鉗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連接的連接部、由所述連接部經兩次彎折延伸形成的轉臂部、及由所述轉臂部彎折延伸形成的工作部。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鉗臂為C型臂,所述動鉗臂包括與所述主體連接的連接部、由所述連接部延伸形成的C型轉臂部、及由所述轉臂部延伸形成的工作部。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與所述靜鉗臂對應設置,所述動電極設置在所述工作部上,所述靜電極與動電極相對上下位置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2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鉗本體與所述變壓器通過固定盤連接固定。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動鉗臂連接并驅動所述動鉗臂動作的動力元件。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焊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元件與所述固定盤連接并與所述變壓器并列設置、且與所述焊鉗本體相對設置于所述固定盤的兩相對面,所述動力元件為氣缸。專利摘要一種焊鉗,包括焊鉗本體及與所述焊鉗本體連接的變壓器,所述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上述的焊鉗將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去除了分體式焊鉗與變壓器之間連接的大電纜,減少了次級回路的電流損耗,大大節省使用維護成本;同時消除了電纜連接、裸露帶來的安全隱患。文檔編號B23K11/31GK202684315SQ20122024898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專利技術者石國勇, 黃榮, 覃家仁, 肖勇, 莫易敏, 湯春球, 黃春筍, 鄭紅武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焊鉗,其特征在于,包括:焊鉗本體及與所述焊鉗本體連接的變壓器,所述焊鉗本體與變壓器設置為機載一體式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國勇,黃榮,覃家仁,肖勇,莫易敏,湯春球,黃春筍,鄭紅武,
申請(專利權)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