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所述鍛造裝置用于拔長筒體類鍛件,其包括上砧、下砧和芯棒,所述上砧位于所述下砧的上方,所述芯棒穿設于所述鍛件中,所述下砧為V型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將原來是平鉆的下砧改為了V型砧,在V型砧進行鍛件的拔長時,利用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對鍛件的壓應力,改善了鍛件變形過程中所受應力的狀態,提高了鍛件熱塑性變形能力,同時限制了鍛件金屬的橫向流動,迫使鍛件金屬沿鍛件的軸向伸長,使鍛件中心更致密,避免了由于鍛件金屬受橫向拉應力而產生鍛件中心出現空隙或裂紋的情況,保證了鍛件拔長的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自由鍛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鍛件拔長使用的鍛造裝置中的上砧和下砧均為平砧,平砧在鍛件的拔長過程中鍛件的中心處會受到橫向方向相反的多個拉應力,受到的拉應力越大,在拉應力作用下鍛件軸心產生空隙或微裂紋會越大,當拉應力值大于金屬鍛件的抗拉強度時,鍛件會開始產生縱向裂紋,影響鍛件拔長的質量,因此平砧的使用對于鍛件,尤其是低塑性材料的拔長質量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以減少鍛件在拔長變形過程中產生裂紋的可能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所述鍛造裝置用于拔長筒體類鍛件,所述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包括上砧、下砧和芯棒,所述上砧位于所述下砧的上方,所述芯棒穿設于所述鍛件中,所述下砧為V型砧。進一步的,所述上砧為平砧。進一步的,所述上砧為V型砧。進一步的,所述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相交構成V字形,所述兩個工作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95° -110。。優選地,所述兩個工作面之間的夾角為105°。進一步的,所述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設置于所述下砧的下底面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將原來是平鉆的下砧改為了 V型砧,在V型砧進行鍛件的拔長時,利用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對鍛件的壓應力,改善了鍛件變形過程中所受應力的狀態,提高了鍛件熱塑性變形能力,同時限制了鍛件金屬的橫向流動,迫使鍛件金屬沿鍛件的軸向伸長,使鍛件中心更致密,避免了由于鍛件金屬受橫向拉應力而產生鍛件中心出現空隙或裂紋的情況,保證了鍛件拔長的質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的截面圖(側視)。在圖I和圖2中,I :上石占;2 :下石占;3 :芯棒;4 :工作面;5 :底座;6 :鍛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提出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本技術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所述鍛造裝置用于拔長筒體類鍛件,所述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包括上砧、下砧和芯棒,所述上砧位于所述下砧的上方,所述芯棒穿設于所述鍛件中,所述下砧為V型砧,本技術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將原來是平鉆的下砧改為了 V型砧,在V型砧進行鍛件的拔長時,利用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對鍛件的壓應力,改善了鍛件變形過程中所受應力的狀態,提高了鍛 件熱塑性變形能力,同時限制了鍛件金屬的橫向流動,迫使鍛件金屬沿鍛件的軸向伸長,使鍛件中心更致密,避免了由于鍛件金屬受橫向拉應力而產生鍛件中心出現空隙或裂紋的情況,保證了鍛件拔長的質量。請參考圖I和圖2,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的截面圖(側視)。如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所述鍛造裝置用于拔長筒體類鍛件,所述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包括上砧I、下砧2和芯棒3,所述上砧I位于所述下砧2的上方,所述芯棒3穿設于所述鍛件6中,所述下砧2為V型砧。進一步的,所述上砧I為平砧,所述上砧I (平砧)與下砧2(V型砧)能夠對鍛件6形成三向壓應力,迫使鍛件6軸向伸長,提高其拔長質量。進一步的,所述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相交構成V字形,所述兩個工作面之間的夾角范圍處在95° -110°間較為合適,不會使壓應力過多地偏離筒體類鍛件6的軸線。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工作面4之間的夾角優選為105°,呈105°的兩個工作面4能夠很好地對鍛件的中心產生壓應力,而不會使壓應力偏移,提高了其限制鍛件6金屬橫向流動的效果。進一步的,所述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還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設置于所述下砧2的下底面上,所述底座5起到了支撐架高鍛件6的作用,使鍛件6能夠在適中的地方進行拔長工作。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在進行拔長工序時,先挑選合適的芯棒3并將其穿設于鍛件6中,使芯棒3在旋轉與送進時也不會與鍛件6產生相對運動,再將鍛件6放入上砧I與下砧2之間,上砧I下壓拍壓鍛件6,使鍛件6拔長,接著芯棒3旋轉,帶動鍛件6旋轉,使上砧I對鍛件6不同角度的同一位置進行多次拔長,旋轉一周后芯棒3送進,帶動鍛件6前送,進行鍛件6另一位置的拔長工作,重復上述動作,同一鍛件6進行若干次拔長工作后,若鍛件6已達到拔長后的效果,則完成鍛造裝置的拔長作業,將芯棒3抽出,帶動鍛件6離開上、下砧,該鍛造裝置將原來是平鉆的下砧2改為了 V型砧,在V型砧進行鍛件6的拔長時,利用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4對鍛件6的壓應力,限制了鍛件6金屬的橫向流動,迫使鍛件6金屬沿鍛件6的軸向伸長,使鍛件6中心更致密,避免了由于鍛件6金屬受橫向拉應力而產生鍛件6中心出現空隙或裂紋的情況,保證了鍛件6拔長的質量。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技術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砧、下砧和芯棒,所述上砧位于所述下砧的上方,所述芯棒穿設于所述鍛件中,所述下砧為V型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砧為平砧。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砧為V型砧。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相交構成V字形,所述兩個工作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95° -11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工作面之間的夾角為105。ο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設置于所述下砧的下底面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所述鍛造裝置用于拔長筒體類鍛件,其包括上砧、下砧和芯棒,所述上砧位于所述下砧的上方,所述芯棒穿設于所述鍛件中,所述下砧為V型砧,本技術提供的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將原來是平鉆的下砧改為了V型砧,在V型砧進行鍛件的拔長時,利用V型砧的兩個工作面對鍛件的壓應力,改善了鍛件變形過程中所受應力的狀態,提高了鍛件熱塑性變形能力,同時限制了鍛件金屬的橫向流動,迫使鍛件金屬沿鍛件的軸向伸長,使鍛件中心更致密,避免了由于鍛件金屬受橫向拉應力而產生鍛件中心出現空隙或裂紋的情況,保證了鍛件拔長的質量。文檔編號B21J13/06GK202683905SQ20122029290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專利技術者李校其, 張汝祥 申請人:上海申江鍛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鍛件拔長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砧、下砧和芯棒,所述上砧位于所述下砧的上方,所述芯棒穿設于所述鍛件中,所述下砧為V型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校其,張汝祥,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申江鍛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