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臺面上設有定位裝置、折彎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多個固定模板,所述固定模板將支承板的一端與工作臺臺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板的折彎端與所述折彎裝置連接,所述折彎裝置包括轉盤、轉輪、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盤與轉輪轉動,所述折彎端卡設于所述轉盤與轉輪之間。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支承板固定在工作臺面上,通過電機驅動轉輪與轉盤的旋轉運動,可對支承板的兩端進行彎曲成型,能夠確保兩端彎曲的半徑誤差小于0.5mm,彎曲角度能夠準確控制,彎曲形狀一致性高,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
技術介紹
砼門框的支承板根據不同應用場所需要進行一定角度的彎曲加工,但現有技術中,大多采用人工折彎,對彎曲角度無法準確控制,容易破壞對支承板的整體結構,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成品合格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能夠準確控制彎曲角度,代替人工操作,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臺面上設有定位裝置、折彎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多個固定模板,所述固定模板將支承板的一端與工作臺臺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板的折彎端與所述折彎裝置連接,所述折彎裝置包括轉盤、轉輪、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盤與轉輪轉動,所述折彎端卡設于所述轉盤與轉輪之間。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模板與折彎裝置之間設有第一定位擋塊,所述折彎端頂部設有第二定位擋塊。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動力裝置電性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機構,所述電機與傳動機構驅動連接,所述傳動機構與轉盤、轉輪傳動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轉輪直徑小于轉盤直徑。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將支承板固定在工作臺面上,通過電機驅動轉輪與轉盤的旋轉運動,對支承板的兩端進行彎曲成型,能夠確保兩端彎曲的半徑誤差小于O. 5mm,彎曲角度能夠準確控制,彎曲形狀一致性高,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述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的俯視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工作臺,2、固定模板,3、轉盤,4、轉輪,5、傳動機構,6、控制裝置,7、支承板,8、第一定位擋塊,9、第二定位擋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和圖2,本技術實施例包括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包括工作臺1,所述工作臺I臺面上設有定位裝置、折彎裝置,支承板7通過定位裝置固定在工作臺I臺面上,通過折彎裝置對支承板7進行固定。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多個固定模板2,所述固定模板2將支承板7的一端與工作臺I臺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板7的折彎端與所述折彎裝置連接,所述折彎裝置包括轉盤3、轉輪4、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盤3與轉輪4轉動,所述折彎端卡設于所述轉盤3與轉輪4之間。所述轉輪4直徑小于轉盤3直徑。 所述固定模板2與折彎裝置之間設有第一定位擋塊8,所述折彎端頂部設有第二定位擋塊9。定位擋塊有利于支承板7的定位與定形,避免在彎曲過程中支承板7其余部位發生變形和移動。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機構5,所述電機與傳動機構5驅動連接,所述傳動機構5與轉盤3、轉輪4傳動連接。轉盤3與轉輪4同時朝一個方向旋轉,令在兩者之間的支承板7也隨該方向實現彎曲。所述工作臺I上還設有一控制裝置6,所述控制裝置6與所述動力裝置電性連接。通過控制裝置6控制電機的正轉或反轉。當支承板7的一端按照技術要求完成彎曲成形后,將支承板7卸下,調轉方向,再通過固定模板2、擋板定位后,啟動動力裝置,驅動轉盤3與轉輪4,對另一端進行彎曲成型,并保證兩端彎曲的中心誤差小于O. 5mm。本技術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將支承板7固定在工作臺I面上,通過電機驅動轉輪4與轉盤3的旋轉運動,對支承板7的兩端進行彎曲成型,能夠確保兩端彎曲的半徑誤差小于O. 5mm,彎曲角度能夠準確控制,彎曲形狀一致性高,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臺面上設有定位裝置、折彎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多個固定模板,所述固定模板將支承板的一端與工作臺臺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板的折彎端與所述折彎裝置連接,所述折彎裝置包括轉盤、轉輪、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盤與轉輪轉動,所述折彎端卡設于所述轉盤與轉輪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板與折彎裝置之間設有第一定位擋塊,所述折彎端頂部設有第二定位擋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動力裝置電性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機、傳動機構,所述電機與傳動機構驅動連接,所述傳動機構與轉盤、轉輪傳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輪直徑小于轉盤直徑。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臺面上設有定位裝置、折彎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多個固定模板,所述固定模板將支承板的一端與工作臺臺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板的折彎端與所述折彎裝置連接,所述折彎裝置包括轉盤、轉輪、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盤與轉輪轉動,所述折彎端卡設于所述轉盤與轉輪之間。通過上述方式,本技術將支承板固定在工作臺面上,通過電機驅動轉輪與轉盤的旋轉運動,可對支承板的兩端進行彎曲成型,能夠確保兩端彎曲的半徑誤差小于0.5mm,彎曲角度能夠準確控制,彎曲形狀一致性高,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文檔編號B21D5/04GK202683687SQ2012203883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專利技術者陳昕 申請人:常州華東人防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門框支承板用彎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臺面上設有定位裝置、折彎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多個固定模板,所述固定模板將支承板的一端與工作臺臺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板的折彎端與所述折彎裝置連接,所述折彎裝置包括轉盤、轉輪、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盤與轉輪轉動,所述折彎端卡設于所述轉盤與轉輪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昕,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華東人防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