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包括縱向煙道(2)和橫向煙道(3),縱向煙道(2)內設有A濾灰網(1),A濾灰網(1)僅有一端與縱向煙道(2)活動連接,A濾灰網(1)上方連接A拉鏈振打裝置(4),A拉鏈振打裝置(4)與A濾灰網(1)連接,A濾灰網(1)下方設有A灰斗(5),A灰斗(5)內設有A灰斗料位計(20),A灰斗(5)下端與A排放裝置(6)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能夠防止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進入催化劑層,而且能夠在不停止鍋爐運行的條件下自行排掉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使系統能夠在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擇性催化還原反應器保護裝置,特別是一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
技術介紹
我國“十二五”期間將氮氧化物排放首次列入約束性指標體系,要求在2010年的基礎上減少10%,氮氧化物已經成為我國“十二五”污染物減排的重點。我國已頒布了世界上最為嚴格的NOx排放標準,絕大部分燃煤電站鍋爐需要加脫硝裝置,由于我國NOx排放標準嚴格決定了絕大部分脫硝裝置采用SCR法脫硝,SCR法其原理是在催化劑存在的情況下,通過向反應器內噴入脫硝還原劑氨,將NOx還原為N2。此工藝反應溫度在300 450°C 之間,脫硝效率通過調整催化劑層數能穩定達到60 90%。燃煤電廠的煙氣脫硝,催化劑必須在高灰環境下運行,催化劑一般會安裝在垂直的煙道內,煙氣垂直向下通過催化劑的孔道,較細小的灰會流過催化劑的孔道,而較大的灰則無法通過催化劑孔道,從而使得催化劑孔道堵塞。催化劑孔道堵塞的后果一是降低了催化劑活性,被堵塞的催化劑表面無法與煙氣接觸而喪失了反應能力;二是催化劑孔道被堵塞后,壓損會增高,同時未被堵塞的催化孔道流速激增,長期運行導致催化劑磨損失效甚至坍塌,嚴重影響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一般常見的催化劑吹灰方式是蒸汽式或聲波式,這些吹灰方式主要針對粘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灰塵,而無法解決催化劑孔道的堵塞問題。一般的,催化劑廠家會在催化劑的上方增加一層格珊,用于防止較大顆粒的灰堵塞催化劑,然而這樣的結果是這個格珊會被大灰顆粒的灰堵塞,無法在線清除,從而增加整個系統的壓降,帶來了更高能耗,長期運行還將導致催化劑磨損失效甚至坍塌,嚴重影響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濾網對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實施攔截可以參見中國專利技術專利CN101227406B、CN101517318A,但是這些濾網及其清潔技術具有以下缺點濾網過流風速高,容易在高灰條件下磨蝕損壞,振打裝置直接接觸濾網容易造成濾網損壞,采用振打錘機構復雜,不利于日常維護并且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不僅能夠防止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進入催化劑層,而且能夠在不停止鍋爐運行的條件下自行排掉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使系統能夠在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包括縱向煙道和橫向煙道,縱向煙道內設有A濾灰網,A濾灰網僅有一端與縱向煙道活動連接,A濾灰網上方連接A拉鏈振打裝置,A濾灰網下方設有A灰斗,A灰斗內設有A灰斗料位計,A灰斗下端與A排放裝置連接。由于在縱向煙道內設有濾灰網,濾灰網上方設有拉鏈振打裝置,并在濾灰網下方設有灰斗,灰斗與排放裝置連接,不僅能夠防止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進入催化劑層,而且能夠在不停止鍋爐運行的條件下自行排掉濾灰網上的堵塞灰塵,使系統能夠在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前述的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橫向煙道內設有B濾灰網,B濾灰網僅有一端與橫向煙道活動連接,B濾灰網一側連接B拉鏈振打裝置,B濾灰網下方設有B灰斗,B灰斗內設有B灰斗料位計,B灰斗下端與B排放裝置連接。由于在橫向煙道和縱向煙道同時設有濾灰網,灰塵顆粒在煙道中經過多次過濾,更加保證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不會進入催化劑層,同時避免了濾灰網經過長期運行被磨蝕失效后必須停機維修的缺陷,使系統能夠在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前述的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A濾灰網下部設置A撞擊梁,A濾灰網與A拉鏈振打裝置之間還設有A濾網拉桿;B濾灰網下部設置B撞擊梁,B濾灰網與B拉鏈振打裝置之間還設有B濾網拉桿。由于設有濾網拉桿和撞擊梁,可以將濾灰網拉起并讓其自行回彈,使濾灰網振落附著的灰塵顆粒,保證設備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前述的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縱向煙道和橫向煙道上分別設有A撞擊塊 和B撞擊塊。由于設有撞擊塊與撞擊梁,可以減小撞擊中對濾灰網的沖擊,延長濾灰網的使用壽命。前述的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A濾灰網和B濾灰網采用多孔網狀結構的褶皺式或平板式;褶皺式的A濾灰網和褶皺式的B濾灰網其褶皺夾角α均為40 120度,其優選夾角為60度。濾灰網由20#鋼、304不銹鋼或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制成。使用褶皺式濾灰網,可以增大流通面積降低流速,延長濾網的使用壽命。前述的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A拉鏈振打裝置和B拉鏈振打裝置均采用氣動振打或電磁振打。前述的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A濾灰網上設有A壓力變送器;Β濾灰網上設有B壓力變送器。對這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的操作方法為將拉鏈振打裝置的振打周期設定為2小時 8小時,按照振打周期啟動拉鏈振打裝置來清理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使用壓力變送器來測量濾灰網兩側的差壓,當測量值大于其所在煙道正常運行壓力的10%時,啟動拉鏈振打裝置來清理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啟動拉鏈振打裝置來清理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執行機構控制拉鏈振打裝置拉動濾網拉桿,帶動濾灰網的一端翻轉,當濾灰網翻轉15度 45度夾角時,釋放濾網拉桿,濾灰網回彈,濾灰網上的撞擊梁與煙道上的撞擊塊撞擊,使得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被震落;步驟b,經過步驟a處理后,濾灰網上的灰塵顆粒下落至下方的灰斗中;步驟C,當灰斗料位計檢測到灰斗填滿時,開啟灰斗下方的排放裝置,對灰斗中的灰塵顆粒進行清理。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技術在縱向煙道內設有濾灰網,濾灰網上方設有拉鏈振打裝置,并在濾灰網下方設有灰斗,灰斗與排放裝置連接,所以不僅能夠防止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進入催化劑層,而且能夠在不停止鍋爐運行的條件下自行排掉濾灰網上的堵塞灰塵,使系統能夠在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由于本技術在橫向煙道和縱向煙道同時設有濾灰網,所以灰塵顆粒在煙道中經過多次過濾,同時避免了濾灰網經過長期運行被磨蝕失效后必須停機維修的缺陷,更加保證粒徑4厘米以上灰塵顆粒不會進入催化劑層,使系統能夠在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由于本技術設有濾網拉桿和撞擊梁,所以可以將濾灰網拉起并讓其自行回彈,使濾灰網振落附著的灰塵顆粒,保證設備較低壓損下安全高效的連續運行;由于本技術設有撞擊塊與撞擊梁,所以可以減小撞擊中對濾灰網的沖擊,延長濾灰網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縱向煙道布置濾灰網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縱向煙道和橫向煙道分別布置濾灰網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褶皺式A濾灰網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中褶皺式B濾灰網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附圖中的標記為1-A濾灰網,2-縱向煙道,3-橫向煙道,4-A拉鏈振打裝置,5-A灰斗,6-A排放裝置,7-B濾灰網,8-B拉鏈振打裝置,9- B灰斗,IO-B排放裝置,11-灰塵顆粒,12-A壓力變送器,13-B壓力變送器,14-A撞擊梁,15-A濾網拉桿,16-B撞擊梁,17-B濾網拉桿,18-A撞擊塊,19- B撞擊塊,20-A灰斗料位計,21-B灰斗料位計。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做任何限制的依據。本技術的實施例I :如圖I所示,一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包括縱向煙道2和橫向煙道3,縱向煙道2內設有A濾灰網1,A濾灰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止催化劑堵塞的系統,包括縱向煙道(2)和橫向煙道(3),其特征在于:縱向煙道(2)內設有A濾灰網(1),A濾灰網(1)僅有一端與縱向煙道(2)活動連接,A濾灰網(1)上方連接A拉鏈振打裝置(4),A濾灰網(1)下方設有A灰斗(5),A灰斗(5)內設有A灰斗料位計(20),A灰斗(5)下端與A排放裝置(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洋,胡永鋒,陶愛平,沈煜暉,張國新,李建瀏,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華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華電環保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