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小皮帶輪、二個第一軸承、慣性輪軸、左軸承座、右軸承座、慣性輪和電磁鐵組件;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分別固定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上;二個第一軸承分別裝在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內;小皮帶輪采用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慣性輪軸的一端,慣性輪軸的另一端分別依次穿過一個第一軸承、慣性輪和另一個第一軸承,使慣性輪連接在慣性輪軸的中部,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靠近小皮帶輪的一端,另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另一端;電磁鐵組件裝在與慣性輪的輪緣相配合的位置。該結構使得慣性輪結構具有結構簡單、裝配容易和減小慣性輪轉動時噪聲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體育健身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
技術介紹
健身車通常裝有慣性輪結構,用來提供健身車騎行者的阻力效果。現有技術的慣性輪結構一般包括左、右立板、軸承、慣性輪軸、慣性輪、小皮帶輪和電磁鐵組件,左立板和右立板分別被固定在健身車的車架上,慣性輪軸的兩端則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上,使得慣性輪軸能夠相對于左立板和右立板轉動,即相對于健身車的車架轉動,小皮帶輪則固定在慣性輪軸上,慣性輪則通過單向軸承和軸承裝在慣性輪軸上,使得慣性輪軸只能單向帶動慣性輪轉動,而慣性輪軸反向轉動時,利用慣性輪與慣性輪軸之間的軸承,使慣性輪不轉動,電磁鐵組件則裝在慣性輪的輪緣的邊上,用來產生阻力。這種慣性輪結構,在慣性輪軸的兩端分別設有沿著軸向的螺孔,通過螺栓加墊圈實現慣性輪軸兩端的固定,·同時,為了降低成本,慣性輪由鑄鐵制成的基輪和固定在基輪外的鐵圈構成,鐵圈是采用長條形鐵片圈成能夠包繞在基輪的周邊的圓形,然后在長條形鐵片的兩端即相接處采用焊接連接而成。這種慣性輪結構,存在著結構復雜,裝配繁鎖和慣性輪轉動時噪聲過大的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通過對慣性輪結構的改進,使得其具有結構簡單、裝配容易和減小慣性輪轉動時噪聲的特點。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小皮帶輪、二個第一軸承、慣性輪軸、左軸承座、右軸承座、慣性輪和電磁鐵組件;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分別固定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上;二個第一軸承分別裝在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內;小皮帶輪采用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慣性輪軸的一端,慣性輪軸的另一端分別依次穿過一個第一軸承、慣性輪和另一個第一軸承,使慣性輪連接在慣性輪軸的中部,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靠近小皮帶輪的一端,另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另一端;電磁鐵組件裝在與慣性輪的輪緣相配合的位置。所述慣性輪由鑄鐵制成的基輪和固定在基輪外的鐵圈構成,鐵圈是采用長條形鐵片圈成能夠包繞在基輪的周邊的圓形;在長條形鐵片的兩端分別設有能夠相互配合的V形缺口和倒V形凸部,長條形鐵片的一端的倒V形凸部配合在長條形鐵片的一端的V形缺口中并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所述慣性輪軸的另一端的端頭設有沿軸向的螺孔,該另一端的端頭的里段設有卡溝,所述卡溝中卡設一軸用擋圈,該軸用擋圈抵在所述另一個第一軸承的內環的一側端面,一六角螺栓通過與慣性輪軸的該側端頭的螺孔的配合將一墊圈鎖固在所述另一個第一軸承的內環的另一側端面上,使所述另一個第一軸承的內環被固定在慣性輪軸的另一端。所述小皮帶輪的內側端面設有小凸臺,小皮帶輪的小凸臺抵在所述一個第一軸承的內環的一側端面,所述慣性輪軸的一端的端頭的里段設有卡溝,所述卡溝中卡設一軸用擋圈,該軸用擋圈抵在所述一個第一軸承的內環的另一側端面,使所述一個第一軸承的內環被固定在慣性輪軸的一端,且處在小皮帶輪的里側。進一步的,還包括二個第二軸承和一個單向軸承,慣性輪軸通過二個第二軸承和一個單向軸承與慣性輪的中心輪孔相連接。所述慣性輪軸上的中部還設有二道環繞周壁的卡溝,二個軸用擋圈分別配合在慣性輪軸上的二卡溝處,并將二個第二軸承和一個單向軸承限位在慣性輪的中心輪孔內。所述的電磁鐵組件包括電磁鐵扣和電磁鐵,電磁鐵裝在電磁鐵扣上,電磁鐵扣裝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間。所述的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間還設有支撐軸,支撐軸的兩端設有螺紋,支撐軸的兩端分別通過六角法蘭螺母鎖固在左立板、右立板上。·本技術的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當皮帶動作時,皮帶會帶動小皮帶輪轉動,小皮帶輪又帶動慣性輪軸,慣性輪軸再帶動慣性輪轉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將小皮帶輪以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慣性輪軸的一端,慣性輪軸的另一端分別依次穿過一個第一軸承、慣性輪和另一個第一軸承,使慣性輪連接在慣性輪軸的中部,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靠近小皮帶輪的一端,另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另一端;電磁鐵組件裝在與慣性輪的輪緣相配合的位置;以及在長條形鐵片的兩端分別設有能夠相互配合的V形缺口和倒V形凸部,長條形鐵片的一端的倒V形凸部配合在長條形鐵片的一端的V形缺口中并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使得該慣性輪結構具有結構簡單、裝配容易和減小慣性輪轉動時噪聲的特點。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一種健身車慣性輪結構不局限于實施例。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立體構造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構造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左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6是本技術的鋼圈的構造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慣性輪軸的構造示意圖;圖8是沿圖3中A-A線的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見圖I至圖8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包括左立板11、右立板12、小皮帶輪2、二個第一軸承、慣性輪軸4、左軸承座51、右軸承座52、慣性輪6和電磁鐵組件7 ;左軸承座51固定在左立板11上,右軸承座52固定在右立板12上;一個第一軸承31裝在右軸承座12內,另一個第一軸承32裝在左軸承座11內;小皮帶輪2采用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慣性輪軸4的一端,慣性輪軸4的另一端分別依次穿過一個第一軸承31、慣性輪6和另一個第一軸承32,使慣性輪6連接在慣性輪軸4的中部,一個第一軸承31連接在慣性輪軸4的靠近小皮帶輪2的一端,另一個第一軸承32連接在慣性輪軸4的另一端;電磁鐵組件7裝在與慣性輪6的輪緣相配合的位置。其中,所述慣性輪6由鑄鐵制成的基輪61和固定在基輪外的鐵圈62構成,鐵圈62是采用長條形鐵片圈成能夠包繞在基輪的周邊的圓形;在長條形鐵片的兩端分別設有能夠相互配合的V形缺口和倒V形凸部,長條形鐵片的一端的倒V形凸部配合在長條形鐵片的一端的V形缺口中并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所述慣性輪軸的另一端的端頭設有沿軸向的螺孔,該另一端的端頭的里段設有卡溝41,所述卡溝中卡設一軸用擋圈81,該軸用擋圈81抵在所述另一個第一軸承32的內環的一側端面,一六角螺栓82通過與慣性輪軸的該側端頭的螺孔的配合將一墊圈83鎖固在所述另一個第一軸承32的內環的另一側端面上,使所述另一個第一軸承32的內環被固定 在慣性輪軸4的另一端;所述小皮帶輪2的內側端面設有小凸臺,小皮帶輪2的小凸臺抵在所述一個第一軸承31的內環的一側端面,所述慣性輪軸4的一端的端頭的里段設有卡溝42,所述卡溝42中卡設一軸用擋圈81,該軸用擋圈81抵在所述一個第一軸承31的內環的另一側端面,使所述一個第一軸承31的內環被固定在慣性輪軸4的一端,且處在小皮帶輪2的里側;進一步的,還包括二個第二軸承33和一個單向軸承34,慣性輪軸4通過二個第二軸承33和一個單向軸承34與慣性輪6的中心輪孔相連接;所述慣性輪軸4上的中部還設有二道環繞周壁的卡溝43,二個軸用擋圈81分別配合在慣性輪軸上的二卡溝43處,并將二個第二軸承33和一個單向軸承34限位在慣性輪的中心輪孔內。所述的電磁鐵組件7包括電磁鐵扣71和電磁鐵72,電磁鐵72裝在電磁鐵扣71上,電磁鐵扣71裝在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之間。所述的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之間還設有支撐軸13,支撐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健身車的慣性輪結構,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小皮帶輪、二個第一軸承、慣性輪軸、左軸承座、右軸承座、慣性輪和電磁鐵組件;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分別固定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上;二個第一軸承分別裝在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內;其特征在于:小皮帶輪采用過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慣性輪軸的一端,慣性輪軸的另一端分別依次穿過一個第一軸承、慣性輪和另一個第一軸承,使慣性輪連接在慣性輪軸的中部,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靠近小皮帶輪的一端,另一個第一軸承連接在慣性輪軸的另一端;電磁鐵組件裝在與慣性輪的輪緣相配合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壽華,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奧力龍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