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日常生活用飯盒,具體為一種自熱野餐飯盒。
技術介紹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群需要在條件惡劣的環境工作或生活,因此,解決吃飯問題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人們多通過開水泡飯或冷食飯菜,長期食用,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很多人群受環境制約冷食飯菜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自熱野餐飯盒。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自熱野餐飯盒,包括框狀手提架,手提架內至上而下設置有缸蓋、若干層食物缸及加熱缸,食物缸的缸壁為雙層結構,且食物缸外層底端面開有上氣孔,食物缸內側壁開有進氣孔。使用時,打開手提架,將食物放入食物缸內,能量包放入加熱缸內,此時,點燃能量包,能量包釋放的熱量經最下層食物缸的上氣孔進入其中空部分,并經進氣孔進入該食物缸內對食物進行加熱,重復上述部分依次對每個食物缸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與此同時,食物缸側壁和底部中空部分的熱量通過熱傳遞對食物進行進一步加熱,加熱效果較好,克服了現有很多人群受環境制約冷食飯菜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缸蓋和加熱缸均為雙層結構,提高保溫效果的同時防止被燙傷。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可靠,可快速有效的將食物加熱,加熱效果較好,而且加熱時間較短,有效地保證了受環境制約人群的身體健康,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手提架,2-缸蓋,3-食物缸,4-加熱缸,5-上氣孔,6-進氣孔。具體實施方式自熱野餐飯盒,包括框狀手提架1,手提架I內至上而下設置有缸蓋2、若干層食物缸3及加熱缸4,食物缸3的缸壁為雙層結構,且食物缸3外層底端面開有上氣孔5,食物缸3內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熱野餐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框狀手提架(1),手提架(1)內至上而下設置有缸蓋(2)、若干層食物缸(3)及加熱缸(4),食物缸(3)的缸壁為雙層結構,且食物缸(3)外層底端面開有上氣孔(5),食物缸(3)內側壁開有進氣孔(6)。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