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固定塞棒的方法,該方法是由上臂、下臂和夾緊件組成,上、下臂的兩端各有一部分內球面或斜面,該內球面或斜面,是與塞棒上的外球面體接頭相配合的。將塞棒的球體接頭放入上、下臂之間的內球面或斜面內,調整塞頭和水口吻合,再把上、下臂夾緊,這樣就能保證塞頭和水口不再移位。該方法既能縮短調整時間,又能保證調整精度,因精度提高,所以可以降低塞頭和水口的材質,相應降低了煉鋼成本。(*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煉鋼節流裝置,是盛鋼桶或中間罐上用于固定塞棒的方法。在安裝塞棒的時候,為了達到塞棒能很好的控制鋼流的作用,就必須把塞棒的塞頭部位與澆注水口的弧口部位很好的吻合,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采用手感和目測的方法來斷定塞頭是否與澆注水口的弧口部位吻合,這種方法對工人的熟練程度及操作水平要求提高,雖經多次調整,但塞頭是否真的與水口吻合,只能憑感覺來判定。所以目前采用的塞棒經常在澆注過程中出現失控現象,這是由于塞頭不是完全與水口吻合,鋼水流對塞頭和水口沖刷不均勻造成的。塞棒失控現象給煉鋼澆注工藝的正常進行帶來很大困難,嚴重時造成鋼水大量浪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提高塞頭和水口的材質,例如申請號為95216572.4的技術專利是在水口復合鋯質復合層來提高水口的耐侵蝕性。申請號為92106398.9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號為92211433.1的技術專利,申請號為93107549.1的專利技術專利都是把塞頭部位用高檔耐材做成的。采取這些措施雖然能減少塞棒失控現象,但因其制作成本較高,相應增加了煉鋼成本。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塞棒固定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很方便、很準確的使塞棒的塞頭部位與澆注水口的弧口部位吻合。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塞棒上部的金屬棒作成外球面體,橫臂作成由上、下臂兩部分組成的夾緊臂,上、下臂的前端有內球面,該內球面是與塞棒上的外球面體接頭相配合的。將塞棒上的球體放入上、下臂的內球面內,再將塞棒裝置操作到關死的位置,這時塞頭和水口完全吻合,然后將上、下臂夾緊,這樣就保證塞頭和水口吻合。由于該專利技術所述的夾緊方法采用了球面定位,所以能很容易的將塞頭與水口吻合,在整個澆注過程中,塞棒和水口的侵蝕都是比較均勻的,即使塞頭部位和水口的材質稍次一點,也能保證塞棒裝置很好的控制鋼水流速。該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即可減輕工人調整塞棒的勞動強度,縮短調整時間,又可降低塞棒的生產成本。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更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由上臂、下臂、夾緊連桿裝置和彈簧預緊裝置組成的固定塞棒的方法的剖面圖。圖2為上臂、下臂和夾緊螺桿組成的固定塞棒的方法的剖面圖。塞棒(1)的上部是一個帶有外球面體的接頭(2),球形接頭裝在上臂(4)和下臂(3)之間的內球面內,上臂(4)和下臂(3)裝配在一起,安裝在升降裝置(7)上,升降裝置(7)安裝在中間包(8)上,澆注水口(9)安裝在中間包(8)的包底上。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臂(4)和下臂(3)的張開合緊是靠夾緊連桿裝置(5)來完成的,為了保證在高溫烘烤下,上臂(4)和下臂(3)變形后夾緊力仍保持初裝狀態,在上臂(4)和下臂(3)的尾部安裝了可調的彈簧預緊裝置(6)。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臂(4)和下臂(3)的張開和合緊是靠螺桿(10)和圓螺母(11)來完成的,上臂(4)和下臂(3)是靠肖子(12)連接在一起的。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由上臂和下臂和夾緊件組成。2.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臂和下臂的前端各有一部分內球面。3.根據權力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臂和下臂前端的內球面也可以是斜面。4.根據權力要求1、2或3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臂和下臂前端的內球面或斜面是與塞棒上的外球面體接頭相配合。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是,該方法是由上臂、下臂和夾緊件組成,上、下臂的兩端各有一部分內球面或斜面,該內球面或斜面,是與塞棒上的外球面體接頭相配合的。將塞棒的球體接頭放入上、下臂之間的內球面或斜面內,調整塞頭和水口吻合,再把上、下臂夾緊,這樣就能保證塞頭和水口不再移位。該方法既能縮短調整時間,又能保證調整精度,因精度提高,所以可以降低塞頭和水口的材質,相應降低了煉鋼成本。文檔編號B22D41/20GK1218731SQ9712102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1997年12月1日專利技術者修昌珉 申請人:修昌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固定塞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臂和下臂和夾緊件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修昌珉,
申請(專利權)人:修昌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