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在帶有至少兩個中間軸(3、4)的變速器的主軸(1)上的齒輪(2)系統,其中,該齒輪(2)構造為總齒輪或者檔位齒輪,并且其中,該齒輪(2)與中間軸以能轉動驅動的方式連接,并且徑向可運動地布置在中間軸(3、4)之間。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該系統具有阻尼套筒(5),該阻尼套筒布置在齒輪(2)與主軸(1)之間,并且由硬質外滑環(6)和與該外滑環(6)牢固連接的彈性體部件(7)組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根據權利要求I前序部分的、在帶有至少兩個中間軸的變速器的主軸上的齒輪系統,并且涉及根據權利要求11的應用在所提及的系統中的阻尼套筒。
技術介紹
公知的是,在具有主軸和兩個中間軸的變速器的情況下,通過兩個中間軸來進行動力流之間的負載平衡。為此,布置在主軸上的也被稱為總齒輪(Summenrad)并且嵌入中間軸的齒部中的齒輪相對主軸能徑向運動地布置并且通過中間軸的齒部徑向地被引導或者說定中心。對在換檔變速器中構造為檔位齒輪的總齒輪的軸向引導例如通過側向地布置在主軸上的止推盤來進行。在總齒輪在主軸上的這種系統的情況下缺點在于,由于齒輪的軸向和徑向可運動 性以及外部的振動激勵而出現不期望的噪音,即所謂的嘎嘎噪音。為了減小這種嘎嘎噪音,在DE 102004057126 Al中提供了在帶有主軸和兩個中間軸的變速器中總齒輪在主軸上的系統,其中在軸向止推盤與齒輪之間布置有碟形彈簧形式的彈性元件,以便減小主軸齒輪的軸向游隙進而使得不期望的嘎嘎噪音最小化。DE 10 2007 015 998 Al描述了在帶有至少兩個中間軸的變速器的主軸上的齒輪系統,其中總齒輪在中間軸之間的徑向可運動性通過彈性元件來限制,該彈性元件布置在齒輪與主軸之間和/或在齒輪與中間軸之間。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減小了在這種變速器中的嘎嘎噪音。該彈性元件根據DE 10 2007 015 998 Al例如構造為彈簧環或者彈性體。附加地,還描述了一種單獨的滑環,其可以布置在彈性元件與中間軸之間。
技術實現思路
從DE 10 2007 015 998 Al的主題出發,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說明伴隨著負載平衡的在帶有至少兩個中間軸的變速器的主軸上的齒輪系統,該系統包括彈性元件。該系統應該能夠盡可能簡單地安裝并且確保長期可靠地降低嘎嘎噪音。該任務通過根據權利要求I的系統來解決。從屬權利要求包含了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改進方案,并且該任務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1的用在所提及的系統中的阻尼套筒來解決。所要求保護的是在帶有至少兩個中間軸的變速器的主軸上的齒輪系統,其中,該齒輪構造為總齒輪或者檔位齒輪。該齒輪徑向可運動地布置在中間軸之間,并且與這些中間軸要么直接要么經由倒車檔位齒輪處在能轉動驅動的連接中。在該齒輪與主軸之間布置有彈性體部件。根據本專利技術,該系統包括阻尼套筒,該阻尼套筒布置在齒輪與主軸之間,并且由硬質外滑環和與該外滑環牢固連接的彈性體部件組成,該彈性體部件布置在該外滑環內部。通過將彈性體部件和外滑環預先制成為阻尼套筒形式的部件,它們就可以共同作為一個部件被置入該系統或者說變速器中。這簡化了部件處理和變速器的安裝并且使得安裝錯誤的危險最小化。 根據本專利技術,外滑環由硬質材料制成,例如由金屬或者硬質合成材料制成。在這里,可理解為硬質材料的是如下的每種材料,即其適于給予外滑環在安裝期間和運行中足夠的穩定性和表面硬度,因此該外滑環可以滿足其作為阻尼套筒部件的功能。優選地,彈性體部件呈環形地構造,從而使得它與外滑環一起形成呈環形的阻尼套筒,該阻尼套筒的外側具有硬質的、進行滑動的表面,而其內側具有柔韌的和彈性的表面。為了允許開頭提及的負載平衡并且在此盡管如此以限定的方式引導齒輪,齒輪在所提供的系統中通過阻尼套筒的作為滑動軸承起作用的外滑環彈性地被引導。齒輪在主軸上的徑向運動通過呈環形的彈性體部件在所有徑向方向上均勻地被阻尼,從而使得明顯減小了在該系統中的嘎嘎噪音。在硬質外滑環與彈性體部件之間的牢固連接優選通過如下方式來實現,S卩,彈性 體部件硫化到或者粘貼到該外滑環中。彈性體部件的柔韌性使得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優選設計方案成為可能,據此,主軸的外直徑至少在所置入的阻尼套筒的軸向區域內大于呈環形的彈性體部件在未安裝狀態下的內直徑。在將阻尼套筒安裝到主軸上的情況下,彈性體部件的內直徑適配主軸的外直徑,由此在阻尼套筒中形成預張緊。因此,阻尼套筒能夠伴隨限定的預張緊布置在主軸上,由此可以進一步減小不期望的嘎嘎噪音。該預張緊的大小可以通過改變主軸在阻尼套筒區域中的外直徑和/或通過改變彈性體部件的內直徑而調整到最佳值上。改變阻尼套筒在變速器的最小噪聲發展方面的阻尼特性的其它可行性在于選擇彈性體部件的材料。為此,在市場上存在許多具有不同硬度的彈性體,它們可以有針對性地根據噪音阻尼的優化來選出。通過阻尼套筒伴隨預張緊的在主軸上的所描述的布置也可以補償構件的制造不精確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優選實施形式,彈性體部件具有內齒部,該內齒部在將阻尼套筒安裝到主軸上期間嵌入主軸的外齒部中。因此,能夠以最小的結構空間消耗來安裝阻尼套筒。特別優選的是,阻尼套筒在已安裝狀態下布置在主軸上的環繞槽中,其中,該環繞槽在軸向方向上中斷主軸的外齒部,并且其中,彈性體部件的內齒部在該槽內相對主軸的外齒部如下方式扭轉,即,使得該彈性體部件進而該阻尼套筒相對主軸在軸向方向上固定。在已安裝的扭轉狀態下,彈性體部件的內齒部的齒端面貼靠(anstehen)主軸上的外齒部的齒端面。為了保證阻尼套筒在主軸上的扭轉進而保證其在該槽中的軸向固定,該系統優選包括與主軸同軸地布置的銷,該銷嵌入彈性體部件的內齒部的齒槽中,并因此將阻尼套筒在安裝狀態下抗相對扭轉地牢固保持在主軸上。由此確保,阻尼套筒在所配屬的傳動比級的未聯接的狀態下不會伴隨著相對于主軸旋轉的齒輪帶動轉動,并且因此不會在主軸與彈性體部件之間出現不期望的相對運動,通過這種相對運動可能損壞彈性體部件。在運行中在未聯接的傳動比級的情況下的相對運動應該出現在外滑環與齒輪之間。在安裝所有布置在主軸上的齒輪、換檔元件、止推盤和阻尼套筒之后,該銷在軸向方向上沿著主軸的在外的周邊被推入并且該銷除了阻尼套筒也可以將另外的布置在主軸上的構件相對主軸保證抗相對轉動。為了在最后描述的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實現阻尼套筒在主軸上的上面描述過的預張緊,與主軸在外齒部區域中的在內的直徑相比,主軸直徑在該環繞槽區域中更大地實施,從而使得在該槽區域中形成底座,阻尼套筒伴隨預張緊布置在該底座上。最后,本專利技術還包括應用在所描述系統中的阻尼套筒,其中,該阻尼套筒由硬質外滑環和與該外滑環牢固連接的該彈性體部件組成。阻尼套筒的外滑環優選由金屬制成。彈性體部件優選呈環形地構造在外滑環內部并且在其在內的周邊上具有內齒部。附圖說明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闡述,所述實施例在下面描述的附圖中示出。其中 圖I示出帶有由用于倒車檔位級的系統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截段的剖面圖;圖2示出阻尼套筒的剖面圖;以及圖3示出阻尼套筒的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圖I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系統包括主軸I、兩個與主軸I平行地布置的中間軸3和4、以及齒輪2,該齒輪作為總齒輪借助于阻尼套筒5可旋轉地布置在主軸I上。該齒輪2通過倒車檔位齒輪12和13與中間軸3和4的齒部處在能轉動驅動的連接中。中間軸3和4能夠借助于滾動軸承14和15旋轉,但是在徑向上牢固地支承在變速器殼體中,對此,主軸I浮動式地也就是帶有游隙地在徑向方向上支承在變速器的未示出的構件中。齒輪2在主軸I上在軸向方向通過止推盤16和17引導。在徑向方向上,齒輪2借助于阻尼套筒5支承在主軸I上。阻尼套筒5由硬質外滑環6和附著在外滑環6中的柔韌的彈性體部件7組成。外滑環6例如由具有很好滑動特性的金屬制成,并且彈性體部件7硫化到外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斯特凡·倫納,于爾根·勞特,馬丁·韋斯,馬克西米利安·朔伊夫勒,
申請(專利權)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