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及包含其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該驅動電路包括:穩壓管,其正極連接所述電源端口,其負極連接所述地端口;PWM控制電路,與所述電源端口、地端口、反饋端口和采樣端口相連,根據從所述電源端口接收到的電源信號、從所述反饋端口接收到的反饋信號以及從所述采樣端口接收到的采樣信號產生驅動信號;第一開關,其控制端接收所述驅動信號,其輸入端連接所述反饋端口,其輸出端連接所述采樣端口。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啟動時間,并且有利于減少外圍元器件,降低系統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及包含其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圖I示出了傳統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包括電阻R1、電容Cl、二極管D1、電阻R2、電阻R3、變壓器Tl (包括原邊、副邊及輔助繞組)、M0S管Ml、電阻R4,二極管D2、輸出電容C2、負載LED燈串以及脈寬調制(PWM)控制電路10。其中,電阻Rl的一端接收輸入電壓Vin,電阻Rl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l的一端、二極管Dl的負極以及PWM控制電路10的電源管腳VCC。電容Cl的另一端接地,二極管Dl的正極接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的同名端以及電阻R2的一端,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的異名端接地,電阻R2的另一端接PWM控制電 路10的反饋管腳FB,并且與電阻R3的一端相連,電阻R3的另一端接地。變壓器Tl的原邊繞組的異名端接收Vin,同名端接MOS晶體管Ml的漏端,MOS晶體管Ml的柵極接PWM控制電路10的驅動管腳DRV,MOS晶體管Ml的源極接PWM控制電路10的采樣管腳CS,并且與電阻R4的一端相連,電阻R4的另一端接地。變壓器Tl的副邊繞組的同名端接二極管D2的正極,二極管D2的負極接輸出電容C2的一端,并且與負載LED燈串的一端相連,輸出電容C2的另一端與負載LED燈串的負端接在一起,共地。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更加直觀,圖I將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繪示于靠近二極管D1,而并未與原邊繞組和輔助繞組繪示在一起。結合圖I及圖2,圖I所示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該傳統的恒流驅動控制系統工作正常時,驅動管腳DRV輸出高電平,MOS晶體管Ml導通,變壓器Tl的原邊電流由零開始上升,采樣管腳CS的電壓上升,反饋管腳FB的電壓為低電平,PWM控制電路10接收采樣管腳CS和反饋管腳FB輸入的信號,Ton時間以后,驅動管腳DRV的電壓變為低電平,采樣管腳CS的電壓變為低電平,反饋管腳FB的電壓變高,同時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通過二極管Dl給電容Cl充電。PWM控制電路10接收采樣管腳CS和反饋管腳FB輸入的信號,Toffl時間以后,副邊電流放電到零,反饋管腳FB的電壓開始出現寄生振蕩,反饋管腳FB的電壓在振蕩Toff2時間以后,PWM控制電路10的驅動管腳DRV輸出的電壓變為高電平,從而進入下一個周期。圖I所示的恒流驅動控制系統中,PWM控制電路10輸出的是脈沖信號,需要給MOS晶體管(通常為高壓管)Ml提供較大的驅動電流,因此電容Cl要選取較大值才能提供相應的能量,從而導致系統在啟動時所需的啟動時間較長。此外,圖I所示的系統需要變壓器輔助繞組供電,另外還需要有二極管D1,導致外圍電路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及包含其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能夠通過改善取電方式以及驅動模式有效降低啟動時間,并且有利于減少外圍元器件,降低系統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具有電源端口、地端口、反饋端口和采樣端口,包括穩壓模塊,連接在所述電源端口和地端口之間;PWM控制電路,與所述電源端口、地端口、反饋端口和采樣端口相連,根據從所述電源端口接收到的電源信號、從所述反饋端口接收到的反饋信號以及從所述采樣端口接收到的米樣信號產生驅動信號;第一開關,其控制端接收所述驅動信號,其輸入端連接所述反饋端口,其輸出端連接所述采樣端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該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還包括比較器,其正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源端口,其負輸入端連接所述反饋端口 ;第二開關,其控制端連接所述比較器的輸出端,其輸入端連接所述反饋端口,其輸·出端連接所述比較器的正輸入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開關為MOS晶體管,其柵極連接所述比較器的輸出端,其漏極連接所述反饋端口,其源極連接所述比較器的正輸入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開關為MOS晶體管,其柵極接收所述驅動信號,其漏極連接所述反饋端口,其源極連接所述采樣端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穩壓模塊包括穩壓管,其正極連接所述電源端口,其負極連接所述地端口。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包括以上任一項所述的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還包括啟動電阻,其第一端接收輸入電壓;啟動電容,其第一端連接所述啟動電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的電源端口,其第二端接地;變壓器,其原邊繞組的異名端接收所述輸入電壓;第三開關,其控制端連接所述啟動電阻的第二端,其輸入端連接所述變壓器的原邊繞組的同名端,與其輸出端連接所述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的反饋端口 ; 采樣電阻,其第一端連接所述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的采樣端口,其第二端連接所述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的地端口并接地;輸出二極管,其正極連接所述變壓器的副邊繞組的同名端;輸出電容,其第一端連接所述輸出二極管的負極,其第二端連接所述變壓器的副邊繞組的異名端并接地,所述輸出電容配置為與負載并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三開關為MOS晶體管,其柵極連接啟動電阻的第二端,其漏極連接所述變壓器的原邊繞組的同名端,其輸出端連接所述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的反饋端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正常工作時,所述驅動信號為高電平,所述第一開關導通,所述電源端口的電壓鉗位為高電平,所述第三開關導通,所述變壓器的原邊電流由零開始上升,所述采樣端口的電壓上升,所述第二開關不導通,所述PWM控制電路接收所述采樣端口和反饋端口輸入的信號,經過第一導通時間以后,所述驅動信號變為低電平。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驅動信號變為低電平的預設的第一關斷時間之后,所述變壓器的副邊繞組的電流放電到零,所述反饋端口出現寄生振蕩,在所述反饋端口的電壓超出所述電源端口的電壓時,所述第二開關導通,所述反饋端口給所述電源端口充電。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反饋端口出現寄生振蕩的預設的第二關斷時間之后,所述PWM控制電路輸出的驅動信號變為高電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中,第三開關的控制端連接電源端口,例如MOS晶體管的柵極連接電源端口,電源端口耗電較少,因此啟動電容可以使用較小的電容器件,有利于減小系統啟動時間。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中可以包括比較器以及第二開 關,從而可以在反饋端口的電壓高于電源端口電壓時給電源端口充電,使得驅動電路不需要全部從輸入電壓取電,利用第三開關的寄生能量給電源端口充電,有利于提高效率。此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中的變壓器無需具備輔助繞組供電,從而省去了副主繞組以及相應的二極管,降低了外圍電路的元器件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中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的電路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的信號波形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的電路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的信號波形圖;圖5是圖3所示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在不包含比較器時的信號波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參考圖3,本實施例的反激式恒流驅動控制系統包括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30、啟動電阻R1、啟動電容Cl、變壓器Tl、第三開關Ml、采樣電阻R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反激式恒流驅動電路,具有電源端口、地端口、反饋端口和采樣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穩壓模塊,連接在所述電源端口和地端口之間;PWM控制電路,與所述電源端口、地端口、反饋端口和采樣端口相連,根據從所述電源端口接收到的電源信號、從所述反饋端口接收到的反饋信號以及從所述采樣端口接收到的采樣信號產生驅動信號;第一開關,其控制端接收所述驅動信號,其輸入端連接所述反饋端口,其輸出端連接所述采樣端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棟,吳建興,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