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設備以及啟動該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的方法,所述終端設備包括第一存儲單元,配置來存儲包含操作系統的數據;第二存儲單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高于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存取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和所述第二存儲單元連接,并且配置來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中的數據的一部分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以及處理單元,配置來對包含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第二存儲單元以及存取控制器的元件進行初始化,并且配置來啟動所述操作系統,其中,在所述處理單元響應于啟動命令對所述第一存儲單元、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以及所述存取控制器進行初始化之后,并且在所述處理單元啟動所述操作系統之前,所述存取控制器將第一數據從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終端設備以及啟動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的方法。
技術介紹
現階段,諸如臺式機、筆記本或平板設備之類的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如,win7,vista等)的體積通常很大,因此在用戶啟動終端設備時,終端設備通常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整個操作系統的加載,使操作系統能夠運行。即只有等到終端設備的所有元件初始化完成時,才能夠執行加載操作系統的過程。在加載操作系統的過程中才將硬盤上存儲的啟動該操作系統所需要的數據寫入到內存中。換言之,現有技術中尚未出現在終端設備所有元件初始化完成之前或者加載操作系統之前,將硬盤中的部分數據寫入到內存中的技術。從而無法將啟動操作系統所需要的數據寫入到內存的步驟提前,導致整個操作系統啟動的時間過長,用戶體驗差。即用戶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才能夠正常操作/使用操作系統。·此外,現有技術中對硬盤上的數據進行的處理通常是在操作系統加載以后,在操作系統能夠運行時基于預定的程序來實現對硬盤上的數據進行處理(例如,查殺硬盤中數據的木馬和病毒等)。所以,當硬盤上的存儲的啟動操作系統所需要的數據感染病毒或者木馬時,要么啟動的是一個不安全的操作系統(啟動操作系統所需要的數據感染木馬的情況),要么就是操作系統無法啟動,即,在加載操作系統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操作系統崩潰(啟動操作系統所需要的數據感染病毒的情況),從而導致操作系統啟動過程不安全的因素增加。現有技術中尚未出現在終端設備所有元件初始化完成之前或者加載操作系統之前,將硬盤中的部分數據(如,啟動操作系統的數據)寫入到內存中并對其安全性進行檢查的技術。另外,當硬盤上存儲的用戶的重要數據時,用戶通常不會對硬盤上某一文件進行操作時或者操作前先對該文件進行病毒掃描或者查殺,從而產生該文件感染病毒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在終端設備所有元件初始化完成之前或者加載操作系統之前將硬盤中的部分數據(用戶的重要數據)寫入到內存中并預先進行查殺,將減少用戶后顧之憂,從而使用戶能夠放心的使用該重要的數據。總之,在現有技術中,尚未出現在終端設備所有兀件初始化完成之如或者加載 呆作系統之前,將硬盤中的至少部分數據寫入到內存的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設備,包括第一存儲單元,配置來存儲包含操作系統的數據;第二存儲單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高于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存取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和所述第二存儲單元連接,并且配置來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中的數據的一部分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以及處理單元,配置來對包含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第二存儲單元以及存取控制器的元件進行初始化,并且在所述元件的初始化完成之后啟動操作系統,其中在所述處理單元響應于啟動命令對所述第一存儲單元、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以及所述存取控制器進行初始化之后,并且在所述處理單元啟動操作系統之前,所述存取控制器將第一數據從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啟動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包括第一存儲單元;第二存儲單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高于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所述方法包括響應于所述啟動命令,初始化所述終端設備的元件,并且在所述元件的初始化完成后啟動所述操作系統,其中,在所述初始化所述終端設備的元件的過程中,當所述元件中的第一存儲單元和所述元件中的第二存儲單元初始化完成之后,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上的第一數據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上。通過上述配置,在用戶啟動終端設備時,終端設備響應于從用戶輸入的啟動命令,初始化該終端設備的元件(硬件),并且在所有的元件的初始化完成后啟動操作系統。這里,在初始化終端設備的元件的過程中,當第一存儲單元(如,硬盤)和第二存儲單元(如,內存)初始化完成之后,并且在啟動操作系統之前,通過將第一存儲單元上的第一數據(如,啟動數據)預先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可以加快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的啟動速度。此外,通過將第一存儲單元上的第一數據(如,安全數據或者用戶的重要數據)預先寫 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可以增強終端設備的安全性。當然,通過將第一存儲單元上的第一數據(如,啟動數據和安全數據)預先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并利用安全數據預先檢查啟動數據的安全性,不僅可以加快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的啟動速度并可以增強終端設備的安全性。附圖說明圖I是圖解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結構的示意圖;以及圖2是圖解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操作系統啟動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個實施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圖中,將相同的附圖標記賦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類似結構和功能的組成部分,并且將省略關于它們的重復描述。下面,將參照圖I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圖I是圖解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結構的示意圖。如圖I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包括第一存儲單元11、第二存儲單元12、存取控制器13以及處理單元14。第一存儲單元11可以存儲包括操作系統、用戶數據之類的各種數據,并且可以由任意類型硬盤或閃存實現。第二存儲單元12可以由任意類型的內存單元實現,并且可以高速緩沖第一存儲單元11中的部分數據。這里,第二存儲單元12的存取速度遠遠大于第一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存取控制器13可以由DMA控制器實現。這里,由于諸如DMA控制器之類的存取控制器13的結構和功能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熟知的,這里僅對其進行簡單描述。存取控制器13可以與第一存儲單元11和第二存儲單元12連接,并且可以獨立于處理單元14將第一存儲單元11中的數據寫入到第二存儲單元12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存取控制器13獨立于處理單元14進行數據的讀取/寫入。也就是,在處理單元14進行預定的處理時,存取控制器13可以并行地將數據從第一存儲單元11寫入到第二存儲單元12中。處理單元14可以由任意類型的處理單元、微處理單元等實現。通常,在諸如臺式機、筆記本或平板電腦之類的終端設備的啟動過程中,響應于啟動命令(如,用戶按下開機鍵或選擇重啟終端設備),處理單元14首先對自身進行初始化,然后基于預定的程序(如,BIOS)對終端設備內部的各個元件(包括第一存儲單元11、第二存儲單元12、存取控制器13)進行初始化。在處理單元14對終端設備內部的各個元件進行初始化之后,處理單元基于操作系統啟動程序(如,OS loader)進行操作系統的啟動。在現有技術中,在終端設備內部的所有需要初始化的元件的初始化均完成之后,處理單元14才開始加載操作系統啟動程序,并且基于該操作系統啟動程序將啟動操作系統所需的各種啟動文件(如,SMSS)寫入到第二存儲單元12并開始啟動操作系統。然而,根據本專利技術,可以對諸如BIOS之類的預定程序進行配置,使得在處理單元14響應于啟動命令對第一存儲單元11、第二存儲單元12 以及存取控制器13進行初始化之后,并且在處理單元14基于操作系統啟動程序啟動操作系統之前,通過存取控制器13將諸如各種啟動文件或安全數據之類的數據從第一存儲單元11寫入到第二存儲單元12。下面將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執行的操作。例如,在用戶按下開機鍵或選擇重啟終端設備之后,處理單元14接收預定的開機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終端設備,包括:第一存儲單元,配置來存儲包含操作系統的數據;第二存儲單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高于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的存取速度;存取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和所述第二存儲單元連接,并且配置來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中的數據的一部分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以及處理單元,配置來對包含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第二存儲單元以及存取控制器的元件進行初始化,并且配置來啟動所述操作系統,其中,在所述處理單元響應于啟動命令對所述第一存儲單元、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以及所述存取控制器進行初始化之后,并且在所述處理單元啟動所述操作系統之前,所述存取控制器將第一數據從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寫入到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曉毅,劉旭國,易賢群,
申請(專利權)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