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黃鈉鐵礬渣的綜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用1~10g/L的硫酸溶液按3~10: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獲得浸出渣和含有有價金屬的浸出液;(2)將浸出渣在400~700℃焙燒5~10h;(3)將焙燒后的渣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5~7,即得氧化鐵產品。且所述有價金屬為鎳、鈷、銅。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浸出、焙燒新工藝,回收鐵礬渣中的鎳鈷銅,同時將鐵轉化為應用領域廣,市場需求巨大的氧化鐵產品;工藝流程短,加工成本低,適宜大規模應用;提高了鎳鈷銅冶煉的有價金屬回收率;實現鐵開路,有望徹底解決黃鈉鐵礬渣大量堆存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有色金屬冶煉
,涉及。
技術介紹
在鎳、鈷、銅濕法冶煉過程中,常采用黃鈉鐵礬除鐵法,除去溶液中鐵雜質,得到黃鈉鐵礬渣,該渣主要成分為黃鈉鐵礬,另外夾帶有部分的鎳、鈷、銅有價金屬。 目前,黃鈉鐵礬渣的處理方法主要有(1)將黃鈉鐵礬渣與礦石搭配返回火法熔煉系統,該法主要回收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鐵再次以火法渣的形式堆存,得不到有效利用,鐵礬渣中夾帶的有價金屬經火法熔煉、濕法精煉進行回收,處理工藝流程長,金屬回收率低;(2)將黃鈉鐵礬渣焙燒、還原、破碎制備成鎳鐵合金粉,該法可有效利用鐵渣中的有價金屬,并實現鐵的綜合利用,不產生二次渣污染的問題,但因處理工藝流程長,加工費用高,且鐵渣中夾帶的有價金屬含量不穩定,制成的鎳鐵合金質量波動較大(3)中國專利20081022840. 7中提出將鐵礬渣與硫酸混合后用微波加熱,將鐵礬渣分解后制備成聚合硫酸鐵,由于黃鈉鐵礬渣是在高酸條件下生成的復鹽,即使微波加熱一次分解率也較低,分解得到的鐵需用雙氧水等氧化劑進行氧化,加工成本高,操作環境差,不適合大規模處理鐵礬渣,特別的,銅鎳精煉產生的鐵礬渣一年就上萬噸,利用該法處理不具有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該方法工藝流程短,加工成本低,能夠適宜大規模應用。為此,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包括如下步驟 (1)用f10g/L的硫酸溶液按3 10: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獲得浸出渣和含有有價金屬的浸出液;反應式為MSO4 _ M2^SO42+式中 M=Ni、Co 或 Cu ; (2)將浸出渣在40(T70(TC焙燒5 IOh;反應式為N3.2^eg (S 〇4)4 (OH) 12 - 3F 62 Qs+Nsq SO4+3 SOsf +6 O個; (3)將焙燒后的渣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5 7,渣中Na2SO4溶解于水中,最后得氧化鐵產品。因過濾出的浸出渣表面夾帶有硫酸,因此洗滌后的水略帶酸性,且通過洗滌可將Na2SO4溶解除去。進一步地,在步驟(I)進行前先用球磨機將黃鈉鐵礬渣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顆粒,然后再進行步驟(I)。本專利技術不同于已有的黃鈉鐵礬渣處理方法,為了有效地綜合利用黃鈉鐵礬渣,同時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獲得較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專利技術提出浸出、焙燒新工藝,回收鐵礬渣中的鎳鈷銅,同時將鐵轉化為應用領域廣,市場需求巨大的氧化鐵(氧化鐵紅)產品。綜上,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在于工藝流程短,加工成本低,適宜大規模應用;提高了鎳鈷銅冶煉的有價金屬回收率;實現鐵開路,有望徹底解決黃鈉鐵礬渣大量堆存的問題。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實施例中黃鈉鐵礬渣來自以硫化鎳銅鈷伴生礦為原料生產電解鎳過程中,采用黃鈉鐵礬除鐵法產生的黃鈉鐵礬渣,其中鐵含量為23. 7%,鎳含量為7%,鈷含量為I. 2%,銅含量為3. 0%。實施例I 用球磨機將黃鈉鐵礬渣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顆粒;用lg/L的硫酸溶液按10: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得浸出渣和含有鎳、鈷、銅有價金屬的浸出液, 浸出后渣中含鎳O. 35%,鈷O. 14%,銅O. 21%,鎳、鈷、銅浸出率分別為98. 9%、91· 7%,95. 0% ;將浸出渣在400°C下焙燒10h,再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7,即得氧化鐵產品。實施例2 用球磨機將黃鈉鐵礬渣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顆粒;用3g/L的硫酸溶液按7: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得浸出渣和含有鎳、鈷、銅有價金屬的浸出液,浸出后渣中含鎳O. 6%、鈷O. 12%、銅O. 09%,鎳、鈷、銅浸出率分別為93. 8%,92. 8%,97. 8% ; 將浸出渣在600°C下焙燒8h,再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6,即得氧化鐵產品。實施例3 用球磨機將黃鈉鐵礬渣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顆粒;用7g/L的硫酸溶液按3: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得浸出渣和含有鎳、鈷、銅有價金屬的浸出液,浸出后渣中含鎳O. 23%、鈷O. 07%、銅O. 13%,鎳、鈷、銅浸出率分別為97. 7%,95. 9%,96. 9% ;將浸出渣在500°C下焙燒6h,再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6,即得氧化鐵產品。實施例4 用球磨機將黃鈉鐵礬渣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顆粒;用10g/L的硫酸溶液按5: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得浸出渣和含有鎳、鈷、銅有價金屬的浸出液,浸出后渣中含鎳O. 17%、鈷O. 14%、銅O. 11%,鎳、鈷、銅浸出率分別為98. 2%、91· 8%,97. 4% ;將浸出渣在700°C下焙燒5h,再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5,即得氧化鐵產品。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用f10g/L的硫酸溶液按3 10: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獲得浸出渣和含有有價金屬的浸出液; (2)將浸出渣在40(T70(TC焙燒5 IOh; (3)將焙燒后的渣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5 7,即得氧化鐵產品。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為鎳、鈷、銅。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驟(I)進行前先用球磨機將黃鈉鐵礬渣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顆粒,然后再進行步驟(I)。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驟(1)用1~10g/L的硫酸溶液按3~10: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獲得浸出渣和含有有價金屬的浸出液;(2)將浸出渣在400~700℃焙燒5~10h;(3)將焙燒后的渣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5~7,即得氧化鐵產品。且所述有價金屬為鎳、鈷、銅。本專利技術提出浸出、焙燒新工藝,回收鐵礬渣中的鎳鈷銅,同時將鐵轉化為應用領域廣,市場需求巨大的氧化鐵產品;工藝流程短,加工成本低,適宜大規模應用;提高了鎳鈷銅冶煉的有價金屬回收率;實現鐵開路,有望徹底解決黃鈉鐵礬渣大量堆存的問題。文檔編號C22B7/00GK102888515SQ20121038592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專利技術者鄧洪民 申請人: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黃鈉鐵礬渣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用1~10g/L的硫酸溶液按3?~10:1的液固質量比,將黃鈉鐵礬渣中的有價金屬浸出,獲得浸出渣和含有有價金屬的浸出液;(2)將浸出渣在400~700℃焙燒5~10h;(3)將焙燒后的渣用水洗滌至洗滌后水pH=5~7,即得氧化鐵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洪民,
申請(專利權)人: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