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利用廢催化劑生產污水絮凝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廢催化劑粉碎至40~60目顆粒,經600~800℃焙燒活化6-12h,待用;2)聚合反應:將強酸及水加入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升溫,溫度達到預定值時,向反應釜投加一定比例的廢催化劑和鋁礬土,反應3小時;3)調整反應:將反應釜中反應物從卸料口卸至調整反應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鋁酸鈣粉和水繼續反應2-2.5小時;4)后處理:將調整反應后的溶液冷卻至40度進行壓濾,得到液體產品。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廢催化劑生產污水絮凝劑,徹底解決了廣大石化公司固體廢物的處理難題,在節約了固體廢物處理費用的同時,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徹底解決了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環保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污水絮凝劑的生產方法。
技術介紹
煉油企業催化裂化裝置每年產生一定數量的廢舊催化劑,作為廢渣,其環保處理成為一直困擾煉油企業的難題。該催化劑通過催化劑磁分離裝置分離后,所剩高磁催化劑 每年近500噸,其主要含Al2O3約30%,其余含重金屬Fe、Ni、Gu等。該催化劑為固體粉末球狀,狀態穩定,不溶于水,在溫度高達1000°C以上時可熔融,廢催化劑中的重金屬可以提煉,但由于含量低,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等,難以實現。目前,國內外對廢催化劑的處理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主要采用的通用做法,有深埋法、提取鎳等重金屬法、燒磚、儲存法等處理方法。對以上處理方法進行調研和實驗,得出如下結論深埋法能百分之百的處理廢催化劑,一次性投資高,同時需要有資質的深埋場所,道路運輸時會造成二次污染。提取鎳等重金屬法通過聯系河南、山東等單位提取廢催化劑內的重金屬鎳,但由于重金屬含量低,造成提取成本高,同時,不能達到減量、無害化處理。儲存法由于廢催化劑是粒度很低的細小顆粒,儲存難度較大,同時,在北方沿海地區,一年四季干燥多風,廢催化劑儲存幾年后,由于包裝袋破損會造成極為嚴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對于煉化的廢催化劑,急需一種環保、合理的處理方法。聚氯化招(polyaluminum chloride,PAC)是一種無機高分子含不同量輕基的多核高效混凝劑,其分子式為 · C13m_n(m=2 13,η彡3m),自20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因其效能在許多方面優于A12(S04)3,如投加劑量低、對原水水溫及pH的變化適應性強等,已廣泛應用于水和廢水處理。目前,國內的污水處理普遍使用聚氯化鋁產品,因此,具有廣闊的市場。若可以將廢催化劑進行再利用,用于生產該市場前景廣闊的聚氯化鋁絮凝劑,則既可以解決廢催化劑的處理難題,又可以實現絮凝劑的生產,創造經濟效益,本專利技術即致力于解決此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為實現上述的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包括如下處理步驟I)前處理將廢催化劑粉碎至40 60目顆粒,經600 800°C焙燒活化612h,待用;2)聚合反應將強酸及水通過計量罐稱量后加入到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并通過夾套升溫,待溫度達到預定值時,向反應釜投加一定比例的廢催化劑和鋁礬土,保持此溫度壓力條件反應3小時;3)調整反應將反應釜中反應物從卸料口卸至調整反應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鋁酸鈣粉和水繼續進行調整反應2-2. 5小時;4)后處理將調整反應后的溶液冷卻至40度進行壓濾,得到液體產品進入成品罐儲存,渣滓排放進入渣池。進一步地,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應中,按照如下重量份數添加強酸20-50份 廢催化劑50-70份鋁礬土5-10 份水補齊至100份保持溫度120-150度,壓力為1-1. 5個大氣壓;所述調整反應中,鋁酸鈣粉的添加量為廢催化劑添加量的1-2倍,水補齊至200份。所述廢催化劑為煉化催化劑經磁分離裝置分離后,所剩下的高磁催化劑,其主要含Al2O3約30%,其余含重金屬Fe、Ni、Gu等。所述強酸選用鹽酸或硫酸。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廢催化劑生產污水絮凝劑,徹底解決了廣大石化公司固體廢物的處理難題,在節約了固體廢物處理費用的同時,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徹底解決了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利益的雙豐收。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下表I為三個實施例分別的添加量及反應條件控制表I實施例Γ1Γ~2Γ1廢催化劑量kg504020其他高鋁原料量(鋁礬土)kgO510聚合反應時間/h33權利要求1.,包括如下處理步驟 1)前處理將廢催化劑粉碎至40 60目顆粒,經600 800°C焙燒活化6_12h,待用; 2)聚合反應將強酸及水通過計量罐稱量后加入到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并通過夾套升溫,待溫度達到預定值時,向反應釜投加一定比例的廢催化劑和鋁礬土,保持此溫度壓力條件反應3小時; 3)調整反應將反應釜中反應物從卸料口卸至調整反應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鋁酸鈣粉和水繼續進行調整反應2-2. 5小時; 4)后處理將調整反應后的溶液冷卻至40度進行壓濾,得到液體產品進入成品罐儲存,渣滓排放進入渣池。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應中,按照如下重量份數添加 強酸20-50份 廢催化劑50-70份 鋁礬土 5-10份 水補齊至100份 保持溫度120-150度,壓力為1-1. 5個大氣壓。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反應中,鋁酸鈣粉的添加量為廢催化劑添加量的1-2倍,水補齊至200份。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廢催化劑為煉化催化劑經磁分離裝置分離后,所剩下的高磁催化劑,其主要含Al2O約30%,其余含重金屬Fe、Ni、Gu等。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強酸選用鹽酸或硫酸。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廢催化劑粉碎至40~60目顆粒,經600~800℃焙燒活化6-12h,待用;2)聚合反應將強酸及水加入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升溫,溫度達到預定值時,向反應釜投加一定比例的廢催化劑和鋁礬土,反應3小時;3)調整反應將反應釜中反應物從卸料口卸至調整反應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鋁酸鈣粉和水繼續反應2-2.5小時;4)后處理將調整反應后的溶液冷卻至40度進行壓濾,得到液體產品。本專利技術利用廢催化劑生產污水絮凝劑,徹底解決了廣大石化公司固體廢物的處理難題,在節約了固體廢物處理費用的同時,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徹底解決了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問題。文檔編號C01F7/56GK102887578SQ20121037735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專利技術者齊勇, 郝日詩, 姚桂瑩, 陳愛春, 袁波, 梁遠凱, 蘇超, 王軍 申請人:天津萊特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廢催化劑生產污水絮凝劑的方法,包括如下處理步驟:1)前處理:將廢催化劑粉碎至40~60目顆粒,經600~800℃焙燒活化6?12h,待用;2)聚合反應:將強酸及水通過計量罐稱量后加入到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并通過夾套升溫,待溫度達到預定值時,向反應釜投加一定比例的廢催化劑和鋁礬土,保持此溫度壓力條件反應3小時;3)調整反應:將反應釜中反應物從卸料口卸至調整反應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鋁酸鈣粉和水繼續進行調整反應2?2.5小時;4)后處理:將調整反應后的溶液冷卻至40度進行壓濾,得到液體產品進入成品罐儲存,渣滓排放進入渣池。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勇,郝日詩,姚桂瑩,陳愛春,袁波,梁遠凱,蘇超,王軍,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萊特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