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內孔配合的圓形凸臺,所述上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外壁配合的圓形凹腔,且上模的上端設有把手。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制模效率高,對拉伸成型后的殼體進行修正,過程中操作方便,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滿足了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模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
技術介紹
濾清器螺板是通過模具擠壓制作而成。所謂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制備濾清器殼體成型后需要進行修正,其修正模具的結構會影響到模具的加工和使用性能,已有的修正模具結構設計不合理,制模效率低,同時操作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解決了已有的修正模具結構設計不合理,制模效率低,同時操作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內孔配合的圓形凸臺,所述上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外壁配合的圓形凹腔,且上模的上端設有把手。所述的下模的下端面分布有限位孔。所述的圓形凸臺的外圓面和圓形凹腔的內圓形上分別設有潤滑層。I、所述的上模、下模采用以下模具鋼材料制成 a、澆注模具鋼坯料步驟 模具鋼坯料基本化學成份的重量百分比為C O. 85 I. 15%、Si O. 8 1.5%、MnO. 5 I. 2%,Cr 4. 5 5. 5%、Mo I. 8 2. 5%、Ni :0. 4-1. l%、Ti: O. 05-0. 2%、W O. 8 3. 0%、VO. 8 3. 0%、A1 O. 3 2. 0%,余量為Fe和少量雜質,再將模具鋼坯料加熱至950_990°C,保溫5-6小時,爐冷至280-320°C,保溫3_5小時,再加熱至650_690°C,保溫3小時,再加熱至820-890°C,保溫3小時,再以40°C /小時冷卻至400°C,再以18°C /小時,冷卻至120°C;如此返反復三次; b、熱處理步驟 對步驟a中得到的坯料,再加熱至1080°C并保溫I 一 2h,油冷至不高于100°C后重新加熱至680°C — 710°C的溫度范圍并保溫20-23h,之后水冷;經過回火處理后,再將模具鋼加熱到320-400°C,保溫24-25小時,然后噴霧冷卻處理; C、將熱處理后的模具鋼拋丸處理; d、磷化處理,在常溫下將模具鋼在溫度為280-300°C,采用PH值為8的表面調整劑處理l-2min,經滴空l_2min后,采用磷化劑處理15_20min,再經滴空l_2min后,采用清水清洗l-2min,再滴空l-2min后,以將模具鋼置于78_100°C的熱水中處理O. 5-lmin ;e、將拋丸處理的模具鋼包裝。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制模效率高,通過上模和下模中的圓形凸臺、圓形凹腔和把手的結構設計,對拉伸成型后的殼體進行修正,過程中操作方便,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滿足了使用要求。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 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制模效率高,對拉伸成型后的殼體進行修正,過程中操作方便,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滿足了使用要求。附圖說明 圖I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I、下模2,下模2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內孔配合的圓形凸臺3,上模I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外壁配合的圓形凹腔4,且上模I的上端設有把手5 ;下模2的下端面分布有限位孔6 ;圓形凸臺3的外圓面和圓形凹腔4的內圓形上分別設有潤滑層7。所述的上模I、下模2采用以下模具鋼材料制成 a、澆注模具鋼坯料步驟 模具鋼坯料基本化學成份的重量百分比為C O. 85 I. 15%、Si O. 8 1.5%、MnO. 5 I. 2%,Cr 4. 5 5. 5%、Mo I. 8 2. 5%、Ni :0. 4-1. l%、Ti: O. 05-0. 2%、W O. 8 3. 0%、VO. 8 3. 0%、A1 O. 3 2. 0%,余量為Fe和少量雜質,再將模具鋼坯料加熱至950_990°C,保溫5-6小時,爐冷至280-320°C,保溫3_5小時,再加熱至650_690°C,保溫3小時,再加熱至820-890°C,保溫3小時,再以40°C /小時冷卻至400°C,再以18°C /小時,冷卻至120°C;如此返反復三次; b、熱處理步驟 對步驟a中得到的坯料,再加熱至1080°C并保溫I 一 2h,油冷至不高于100°C后重新加熱至680°C — 710°C的溫度范圍并保溫20-23h,之后水冷;經過回火處理后,再將模具鋼加熱到320-400°C,保溫24-25小時,然后噴霧冷卻處理; C、將熱處理后的模具鋼拋丸處理; d、磷化處理,在常溫下將模具鋼在溫度為280-300°C,采用PH值為8的表面調整劑處理l-2min,經滴空l_2min后,采用磷化劑處理15_20min,再經滴空l_2min后,采用清水清洗l-2min,再滴空l_2min后,以將模具鋼置于78-100°C的熱水中處理O. 5-lmin ; e、將拋丸處理的模具鋼包裝。上模、下模經檢測性能指標如下硬度 HRC 60-65 抗彎強度2000-2400Mpa 沖擊韌性60-74J/cm2 抗壓強度1800-2100 Mpa 耐磨性達到D2。權利要求1.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內孔配合的圓形凸臺,所述上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外壁配合的圓形凹腔,且上模的上端設有把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的下端面分布有限位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形凸臺的外圓面和圓形凹腔的內圓形上分別設有潤滑層。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下模采用以下模具鋼材料制成 a、澆注模具鋼坯料步驟 模具鋼坯料基本化學成份的重量百分比為C 0.85 I. 15%、Si 0.8 1.5%、MnO. 5 I. 2%,Cr 4. 5 5. 5%、Mo I. 8 2. 5%、Ni :0. 4-1. l%、Ti: O. 05-0. 2%、W O. 8 3. 0%、V O. 8 3. 0%、A1 O. 3 2. 0%,余量為Fe和少量雜質,再將模具鋼坯料加熱至950_990°C,保溫5-6小時,爐冷至280-320°C,保溫3_5小時,再加熱至650_690°C,保溫3小時,再加熱至820-890°C,保溫3小時,再以40°C /小時冷卻至400°C,再以18°C /小時,冷卻至120°C;如此返反復三次; b、熱處理步驟 對步驟a中得到的坯料,再加熱至1080°C并保溫I 一 2h,油冷至不高于100°C后重新加熱至680°C — 710°C的溫度范圍并保溫20-23h,之后水冷;經過回火處理后,再將模具鋼加熱到320-400°C,保溫24-25小時,然后噴霧冷卻處理; C、將熱處理后的模具鋼拋丸處理; d、磷化處理,在常溫下將模具鋼在溫度為280-300°C,采用PH值為8的表面調整劑處理l-2min,經滴空l_2min后,采用磷化劑處理15_20min,再經滴空l_2min后,采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殼體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內孔配合的圓形凸臺,所述上模的中部設有與待修正殼體外壁配合的圓形凹腔,且上模的上端設有把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雯,
申請(專利權)人:蚌埠市昊業濾清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