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由上部的可換針裝配部和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構成,兩者成一體式單體結構或成分體式裝配結構,彈性密封限位部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彈性密封限位部的外壁處形成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其端部具備螺旋式可換針結構,替換針頭與內針座之間采用旋接方式配合,該單體式內針座結構具有很好的彈性緩沖效果,彈性緩沖區能確保內針座與筒頸之間的咬合力和密封性,并在內針座回抽時,減少內針座回拉時所需的拉力,使得本身矛盾的兩個關鍵要素達到一個最佳平衡點,內針座可一次注塑成型,有效減低了制造成本,簡化了制造工序,工作狀態穩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的
,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特別涉及其機械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對比文件,專利號201010204868. 5,申請日 2010. 06. 21,公告號CN101862490A,專利權人溫嶺市千禧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一種可換針自毀式胰島素注射器”,包括針筒、推桿、膠塞、針座,推桿前端通過卡芯連接有錐臺,針座與針筒前端為可拆式連接,針座內設有安裝針頭的針頭座,針頭座與針座之間設有封水O型彈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針筒設有與針頭座相配合的聯接針座,聯接針座由支撐座支撐固定在針筒前端,針頭座向下延伸成型有固定環,聯接針座上端成型有卡環,卡環伸入固定環內孔并與固定環相卡合固定,聯接針座內孔的孔壁上設有大凹槽,支撐座上端伸入聯接針座內孔,支撐座上端成型有向中心聚攏的第一彈性棘爪,支撐座上端外側設有一圈凸臺,凸臺落在大凹槽內,并可沿大凹槽上下滑動,聯接針座下端成型有第一彈性撐爪,相應地針筒內壁設有第一彈性撐爪可嵌入的小凹槽,支撐座下端外側設有一圈凸臺肩,凸臺肩與第一彈性撐爪相抵。現有的單針座回抽式安全自毀式注射器或安全注射器在設計和使用中均存在同一個難題,就是回抽時所需拉力和內針座卡合力之間的平衡點問題,為了克服上述平衡力問題,出現了雙針座結構的注射器,但此類雙針座注射器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無法克服,例如,雙針座注射器的密封性不佳,雙座注射器的工作穩定性不佳,雙針座注射器的模具成本較聞。綜上所述,仍然需要對現有針座回拉式安全或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結構進行進一步改進,研發出一種能夠同時滿足內針座卡合力和回拉力,且具備可換針功能的單體內針座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其采用單體式內針座結構,內針座外壁形成緩沖部,能提供穩定而合理的卡合力效果,獲取最佳的回抽力和卡合力的平衡點,并具備螺旋式可換針功能,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它包括內針座本體,內針座本體下端開設有回拉鎖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由上部的可換針裝配部和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構成,兩者成一體式單體結構,彈性密封限位部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彈性密封限位部的外壁處形成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它包括內針座本體,內針座本體下端開設有回拉鎖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由上部的可換針裝配部和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構成,兩者成分體式裝配結構,彈性密封限位部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彈性密封限位部外壁處形成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其端部具備螺旋式可換針結構,替換針頭與內針座之間采用旋接方式配合,該單體式內針座結構具有很好的彈性緩沖效果,克服了材質本身特性帶來的缺陷,彈性緩沖區能確保內針座與筒頸之間的咬合力和密封性,并在內針座回抽時,減少內針座回拉時所需的拉力,使得本身矛盾的兩個關鍵要素達到一個最佳平衡點,內針座可一次注塑成型,有效減低了制造成本,簡化了制造工序,成品注射器在實際使用中操作簡便,工作狀態穩定,具有很好的實用性,相比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外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筒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使用狀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進行描述。本專利技術為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它包括內針座本體1,內針座本體I下端開設有回拉鎖定腔2,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I由上部的可換針裝配部3和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4構成,兩者成一體式單體結構,彈性密封限位部4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5,彈性密封限位部4的外壁處形成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它包括內針座本體1,內針座本體I下端開設有回拉鎖定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I由上部的可換針裝配部3和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4構成,兩者成分體式裝配結構,彈性密封限位部4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5,彈性密封限位部4外壁處形成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可換針裝配部3上部呈圓錐臺狀,其錐度為6 :100,可換針裝配部3外壁設有外螺旋紋8,可換針裝配部3下部的外壁處呈環狀分布有防側旋凸筋9。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可換針裝配部3呈柱狀體,柱狀體內腔中空,中空內腔的內壁上部形成內螺旋紋10,中空內腔下部腔體呈倒圓錐臺狀,其錐度為6 :100,可換針裝配部3的外壁處呈環狀分布有防側旋凸筋9。在具體實施時,所述防側旋凸筋9的端部呈半圓弧狀或錐狀,可與注射器筒體14端部筒頸內壁限位結構相配合,有效防止內針座側旋。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可換針裝配部3與彈性密封限位部4之間形成環狀臺階11或環狀坡面,環狀臺階11處套接有“O”形密封橡圈,“O”形密封橡圈位于筒頸和內針座之間,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環狀緩沖間隙5槽口至槽底的高度為O. lmm-20mm,環狀緩沖間隙5的寬度為O. lmm-20mm,環狀緩沖間隙5外側槽壁與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表面弧面弧頂的距離為O. lmm-20mm,環狀緩沖間隙5外側槽壁槽口處與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外壁之間的距離為O. lmm-20mm,環狀緩沖間隙5外側槽壁槽底處與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外壁之間的距離為O. lmm-20mm。在具體實施時,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的表面成弧面狀,具有很好的導向效果。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表面成弧面狀,其弧頂至弧面上邊緣的距離小于弧頂至弧面下邊緣的距離。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4外壁處形成環狀凹陷12。·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環狀凹陷12與環狀緩沖間隙5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或高于環狀緩沖間隙5的槽底。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彈性密封限位部4上表面或下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5。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彈性密封限位部4設置于可換針裝配部3底部處或中段處或頂部處,兩者形成一體式單體結構或分體式裝配結構。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彈性密封限位部4外壁的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處形成若干缺口或切斷線。如圖6中所示,內針座本體I從筒體14后部組裝到筒頸15內,內針座本體處的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剛好卡在筒頸內腔內壁處的環狀限位密封凹陷部17內,而內針座本體I外壁處的防側旋凸筋9可與筒頸內壁處的防側旋輔助凸筋18交叉配合鎖定,有效防止內針座在使用時發生側旋,可換針頭16從前端旋入內針座本體I內即可,兩側采用螺紋旋接方式配合,方便替換。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專利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它包括內針座本體(I),內針座本體(I)下端開設有回拉鎖定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I)由上部的可換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的可換針內針座結構,它包括內針座本體(1),內針座本體(1)下端開設有回拉鎖定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針座本體(1)由上部的可換針裝配部(3)和下部的彈性密封限位部(4)構成,兩者成一體式單體結構,彈性密封限位部(4)表面開設有環狀緩沖間隙(5),彈性密封限位部(4)的外壁處形成環狀密封限位卡合部(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祖揚,
申請(專利權)人:王祖揚,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