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治療家禽細菌性疾病的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下述質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大青葉180~250份、苦參100~200份、益母草70~120份、黃芪40~60份、葛根50~80份、蒲公英30~60份、甘草30~60份、玄明粉200~300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選取的原料藥材合用時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活血潤肺、燥濕止瀉的功能,針對家禽常見細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經應用發現,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預防治療效果好,原料易得,價格低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綠色無殘留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我國的家禽養殖業十分發達,但每年因各類禽病引起的家禽死亡率高達20%,損失巨大,在引起家禽死亡的各類疾病中,傳染病占80%。近些年來,發病家禽的種類也在增多,疾病類型日趨復雜化,新的禽病不斷出現,給預防和治療帶來很大困難,對家禽業更是危害很大。目前應對家禽細菌性疾病的常用藥物仍是抗生素類,抗生素類藥物雖價格低廉,起效迅速,但長期大量使用會產生耐藥性、藥物殘留等嚴重問題。中藥含有多種生物有效成分,來源廣泛,資源豐富,獲取容易,且毒副作用微小,幾 乎不會產生殘留和耐藥性,不污染環境,有利于促進動物性食品安全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選用中藥制劑替代抗生素顯得尤為重要。但由中藥提取物制成的粉散劑儲存時常吸濕結塊,給使用帶來很大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活血潤肺、燥濕止瀉的治療家禽細菌性疾病的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該顆粒劑針對家禽的常見細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且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綠色無殘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家禽細菌性疾病的顆粒劑,由下述質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大青葉18(Γ250份、苦參10(Γ200份、益母草7(Γ120份、黃芪4(Γ60份、葛根50 80份、蒲公英30 60份、甘草30 60份、玄明粉200 300份。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大青葉、苦參、益母草、黃芪、葛根、蒲公英和甘草粉碎后,按處方量稱取; (2)將以上中藥藥粉混合,水煎兩次,合并兩次煎液并過濾,濾液濃縮至90°C相對密度I. (Tl. 2的浸膏,加入處方量的玄明粉、輔料制成軟材,烘干,粉碎后加無水葡萄糖配制成I (0. 8^1.2)的顆粒劑(S卩Ig顆粒劑相當于原料藥O. 8^1. 2g);其中I質量份的浸膏添加廣3質量份的輔料,并且所述輔料由質量比為(Γ7) (Γ3) (2^5)的無水葡萄糖、糊精和淀粉組成。較好地,水煎時,第一次加中藥藥粉總質量8 10倍量的水,煮沸廣2小時,第二次加第一次水煎之藥渣質量61倍量的水,煮沸O. 5^1小時。為達到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活血潤肺,燥濕止瀉的功能,本專利技術選擇大青葉、苦參、益母草、黃芪、葛根、蒲公英、甘草和玄明粉進行組合,可使幾種藥物產生協同作用,針對家禽常見的細菌性疾病作用顯著。選取的中藥材的功效和藥理作用如下大青葉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治療菌痢、急性胃腸炎、肺炎等;苦參苦,寒,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主治濕熱瀉痢,腸風便血;益母草苦,涼,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于調理家禽生殖系統,促進生長發育;黃芪甘,溫,補氣固表,利尿脫毒,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葛根甘,涼,解表退熱,升陽止瀉,清熱降火,可治療腹瀉、痢疾等病;蒲公英甘,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腸炎痢疾、感冒發熱等疾病;甘草甘,平,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可用于咳嗽氣喘,調和諸藥;玄明粉咸,寒,瀉熱通便,軟堅散結,清熱解毒,主治血熱便秘。本專利技術選取的原料藥材合用時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活血潤肺、燥濕止瀉的功能,針對家禽常見細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經應用發現,本專利技術具有預防治療效果好,原料易得,價格低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綠色無殘留的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地詳細介紹,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實施例I 原料藥(質量)大青葉250g、苦參150g、益母草100g、黃芪50g、葛根50g、蒲公英50g、甘草50g、玄明粉300g。制備方法將以上幾味中藥原料藥粉碎成粗粉后,按處方量稱重配齊,置提取罐內,第一次加中藥藥粉總質量10倍量的水,煮沸I. 5小時,第二次加第一次煮沸之藥渣質量8倍量的水,煮沸I小時,合并煎液并過濾,濃縮濾液至90°C相對密度I. 2的浸膏時加入玄明粉、輔料制軟材,置烘房中烘干,粉碎后加無水葡萄糖配制成1:1的顆粒劑(即Ig顆粒劑相當于原料藥lg),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即得。其中,Ig浸膏添加2g輔料,并且所述輔料由質量比為5 2 3的無水葡萄糖、糊精和淀粉組成。實施例2 原料藥(質量):大青葉240g、苦參130g、益母草80g、黃芪60g、葛根70g、蒲公英60g、甘草40g、玄明粉270g 制備方法將以上幾味中藥原料藥粉碎成粗粉后,按處方量稱重配齊,置提取罐內,第一次加中藥藥粉總質量8倍量的水,煮沸I小時,第二次加第一次煮沸之藥渣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O. 5小時,合并煎液并過濾,濃縮濾液至90°C相對密度I. O的浸膏時加入玄明粉、輔料制軟材,置烘房中烘干,粉碎后加無水葡萄糖配制成1:1的顆粒劑(即Ig顆粒劑相當于原料藥lg),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即得。其中,Ig浸膏添加Ig輔料,所述輔料由質量比為4 3 3的無水葡萄糖、糊精和淀粉組成。實施例3 原料藥(質量):大青葉220g、苦參110g、益母草70g、黃芪40g、葛根60g、蒲公英40g、甘草60g、玄明粉280g 制備方法將以上幾味中藥原料藥粉碎成粗粉后,按處方量稱重配齊,置提取罐內,第一次加中藥藥粉總質量9倍量的水,煮沸I. 5小時,第二次加第一次煮沸之藥渣質量7倍量的水,煮沸I小時,合并煎液并過濾,濃縮濾液至90°C相對密度I. I的浸膏時加入玄明粉和輔料制軟材,置烘房中烘干,粉碎后加無水葡萄糖配制成1:0. 8的顆粒劑(即Ig顆粒劑相當于原料藥O. Sg),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即得。其中,Ig浸膏添加3g輔料,所述輔料由質量比為7 :1 2的無水葡萄糖、糊精和淀粉組成。實施例4 原料藥(質量):大青葉200g、苦參120g、益母草90g、黃芪50g、葛根80g、蒲公英50g、甘草50g、玄明粉290g 制備方法將以上幾味中藥原料藥粉碎成粗粉后,按處方量稱重配齊,置提取罐內,第一次加中藥藥粉總質量10倍量的水,煮沸I. 5小時,第二次加第一次煮沸之藥渣質量8倍量的水,煮沸I小時,合并煎液并過濾,濃縮濾液至90°C相對密度I. O的浸膏時加入玄明粉和輔料制軟材,置烘房中烘干,粉碎后加無水葡萄糖配制成I: I. 2的顆粒劑(即Ig顆粒劑相當于原料藥I. 2g),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即得。其中,Ig浸膏添加2g輔料,所述輔料由質量比為4 1 5的無水葡萄糖、糊精和淀粉組成。 應用試驗 I、試驗藥品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顆粒劑、乳酸環丙沙星可溶性粉。試驗動物 自然發病患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病雞1000只(由剖檢和臨床觀察結果判定)。2、試驗方法 給藥途徑飲水。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制備的顆粒劑組(規格1:1) (A組)每IOOg藥物加水100kg,連用5天。乳酸環丙沙星可溶性粉組(規格10%,即IOOg乳酸環丙沙星可溶性粉中含IOg乳酸環丙沙星)(B組)每IOOg藥物加水200kg,連用5天。3、藥效判定方法(停藥后連續觀察3天) (I)治愈凡在試驗期間(包括觀察期),用藥后其臨床癥狀如腹瀉,排綠色、黃色或白色稀糞,有時混有少量血液,怕光流淚,咳喘,鼻腔或口腔流粘性液體,張口呼吸,縮頸閉眼,精神不振,羽毛蓬亂,腹膜炎,氣囊炎,關節炎,心包炎等恢復正常者判定為治愈。(2)有效凡在試驗期間(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家禽細菌性疾病的顆粒劑,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質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大青葉180~250份、苦參100~200份、益母草70~120份、黃芪40~60份、葛根50~80份、蒲公英30~60份、甘草30~60份、玄明粉200~30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勝耀,苑青艷,郭芳茹,楊果,郭菊,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亞衛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