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包括陶瓷絕緣外殼及置于陶瓷絕緣外殼內的電子線路,其中,電子線路包括橋式整流電路及啟動電路,啟動電路依次串聯高頻逆變電路及啟輝電路,在啟動電路與高頻逆變電路之間跨接有異常保護自動恢復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橋式整流電路及啟動電路之間連接有帶功率反饋的功率因數主校正電路,在市電輸入端和橋式整流電路之間設有功率因數輔助校正電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的提高了流明系數,增加了光輸出;抑制浪涌,同時防止雷擊及電源輸入超高所造成的破壞;在使用中可有效降低對其他同線路中電器產生的干擾;降低了無功損耗,極大的提高電能利用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整流器,特指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
技術介紹
常見的電子整流器包括橋式整流電路,橋式整流電路依次串聯啟動電路、高頻逆變電路及啟輝電路,在啟動電路及高頻濾波電路之間跨接異常保護自動恢復電路。對于,這種結構的電子整流器而言沒有任何對功率因素進行校正的電路,因此這種電路往往在抗電磁干饒方面較差,同時流明系數低,無法通過CE,CCC等安全認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對功率因素進行校正的電子整流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包括陶瓷絕緣外殼及置于陶瓷絕緣外殼內的電子線路,其中,電子線路包括橋式整流電路及啟動電路,啟動電路依次串聯聞頻逆變電路及啟輝電路,在啟動電路與聞頻逆變電路之間跨接有異常保護自動恢復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橋式整流電路及啟動電路之間連接有帶功率反饋的功率因數主校正電路,在市電輸入端和橋式整流電路之間設有功率因數輔助校正電路。本技術使用了和其他普通線路不一樣的原理,高泵逐流,使功率因數> O. 95,ITHD ( 20%,燈電流波峰比小于I. 7,有效的提高了流明系數,增加了光輸出;功率因數輔助校正電路有效的達到了電磁兼容的要求,使電子整流器在使用中可有效降低對其他同線路中電器產生的干擾。本技術的優點是有效的提高了流明系數,增加了光輸出;抑制浪涌,同時防止雷擊及電源輸入超高所造成的破壞;在使用中可有效降低對其他同線路中電器產生的干擾;降低了無功損耗,極大的提高電能利用率;有效的保護三極管的溫度和抗電流沖擊性能,能有效的防止三極管進入深度飽和,而使產品壽命更長;有效的降低了因為上沿和下沿時波形的畸變而造成的三極管不能快速的進入飽和、快速的退出飽和狀態,而引起的晶體管溫度過高的不良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電路框圖;圖2為本技術的電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詳細的闡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的電路框圖,包括橋式整流電路2及啟動電路4,啟動電路4依次串聯高頻逆變電路5及啟輝電路7,在啟動電路4與高頻逆變電路5之間跨接有異常保護自動恢復電路8,在橋式整流電路2及啟動電路4之間連接有帶功率反饋的功率因數主校正電路3,在市電輸入端和橋式整流電路2之間設有功率因數輔助校正電路I。如圖2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的電原理圖,功率因數輔助校正電路I包括濾波電感LFl,共模電感LF2,第一電容器Cl及第二電容C2,濾波電感LFl的一端和保險絲FUSE的一端共連,濾波電感LFl另一端與第一電容Cl的一端、壓敏電阻RV的一端及共模電感LF2輸入端的一端共連,共模電感LF2上與該輸入端對應的輸出端與第二電容C2的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第五電容C5的一端及第三電容C3的一端共連,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與壓敏電阻RV的另一端、第二電源輸入線P1-2及共模電感LF2輸入端的另外一端共連,共模電感LF2上與該輸入端對應的輸出端和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六電容C6的一端及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共連。其輔助功率因數校正電路I的元件參數為 LI = 1. 0-2. 5mH, Cl = C2 = O. 22uF/630V。功率因數主校正電路3包括二極管第五二極管D5、第六二極管D6、第七二極管D7、第八二極管D8、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第十四電容C14及第十五電容C15,第十五電容C15的一端、第八電容C8的正極和第八二極管D8的負極與由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及第四二極管D4組成的橋式整流電路的輸出正電位端共連,第十四電容C14的一端、第七二極管D7的正極和第七電容C7的負極與橋式整流電路的輸出零電位端共連,第八二極管D8的正極、第七電容C7的正極與第五二極管D5的負極共連,第七二極管D7的負極及第八電容CS的負極與第六二極管D6的正極共連,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所述共模電感LF2的輸出一端、所述第二電容C2的一端與所述第三電容C3的一端共連,第六電容C6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共模電感LF2輸出的另一端與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及第四電容C4的一端共連,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十四電容C14及第十五電容C15的另一端與第五二極管D5的正極、第六二極管D6的負極及燈絲的一端P2-4共連。功率因數主校正電路3的電路元件系數如下C8 = C7=10UF/250V-22UF/250V, D5-D8 = FR107 DO-41, C5 = C6 = O. 015uF/630VC14 = C15 =O.022uF/400V。啟動電路由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及第三電阻R3組成。高頻逆變部分由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十電容C10、第i^一電容C11、第一電感LI、第二電感L2、第九二極管D9、第十二極管D10、第九電容C9、第五電阻R5、第四電阻R4、第十一二極管D11、第十二二極管D12和脈沖變壓器RT組成。自恢復保護線路是由第十三二極管D13、第十四二極管D14、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三電容C13、第七電阻R7、雙向穩壓管DB、第六電阻R6、第十二電容C12、第三三極管Q3和第一扼流圈Tl及第二扼流圈T2的副邊線圈組成。線路異常時,第一扼流圈Tl及第二扼流圈T2的副邊線圈將感應出比較高的電壓,經過第十三二極管D13及第十四二極管D14的整流輸出,使第十三電容C13兩端的電壓達到了雙向穩壓管DB的擊穿電壓,使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得到了足夠深的負電位而使第一三極管Ql截止,由于雙向穩壓管DB的導通,使第十二電容C12兩端快速得充足了一定的電荷,此電荷使第三三極管Q3導通,使第一三極管Ql得不到正偏電壓而繼續工作。而當第一三極管Ql截止后電路停止了工作,第一扼流圈Tl及第二扼流圈T2的副邊線圈也就沒有電壓去維持雙向穩壓管DB的導通,但是由于第十二電容C12中儲存了一定的電荷,由于第十二電容C12和第六電阻R6的放電時間周期,所以維持了第三三極管Q3的繼續導通,使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得不到正偏電位而無法使電路正常工作。隨著第十二電容C12在第六電阻R6的放電時間作用下,第十二電容C12中的電荷緩慢釋放,一定時間后,第十二電容C12中的電荷不能維持第三三極管Q3的導通,所以第三三極管Q3退出飽和而截止工作,第一三極管Ql再次得到正偏電壓而工作,如果異常已解除,第十三三極管C13兩端將得不到足夠的電荷使雙向穩壓管DB導通,否則將繼續上述過程,直至異常解除。由圖2可以看出,本技術的電源前端使用壓敏電阻Rv,有效得起到了抑制浪涌,并可以防止雷擊及電源輸入超高等;濾波電感LF1、共模電感LF2、第一電容Cl及第二電容C2有效的達到了電磁兼容的要求,使電子整流器在使用中可有效降低對其他同線路中電器產生的干擾;第一二極管Dl至第八二極管D8和周邊元件有效得提高了線路的功率因數,降低了母線電壓,降低了輸入電流,降低了無功損耗,極大的提高電能利用率,給國家有 效的降低了輸入電纜的能源;第一三極管Ql及第二三極管Q2使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率電子整流器,包括陶瓷絕緣外殼及置于陶瓷絕緣外殼內的電子線路,其中,電子線路包括橋式整流電路(2)及啟動電路(4),啟動電路(4)依次串聯高頻逆變電路(5)及啟輝電路(7),在啟動電路(4)與高頻逆變電路(5)之間跨接有異常保護自動恢復電路(8),其特征在于,在橋式整流電路(2)及啟動電路(4)之間連接有帶功率反饋的功率因數主校正電路(3),在市電輸入端和橋式整流電路(2)之間設有功率因數輔助校正電路(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樹芳,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朗格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