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包括轉軸、密封滾珠軸承、電機殼體、轉子盤、電機后蓋、風輪,所述的轉軸正中間套有轉子盤,轉子盤兩表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和N極永磁體通過M4平頭螺絲擰緊固定,轉子盤兩側分別設有線圈組件,轉軸的左右端分別設有密封滾珠軸承,電機殼體和電機后蓋分別套在轉軸左右端上的密封滾珠軸承上,轉軸的一端連接風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在單功率和雙功率式之間可任意轉換,操作方便,運行平穩,噪音振動小,滿足了各種應用市場的要求,非常適用于風力發電領域,制造簡便,一機兩用,故障率低,安全節能,磨損極低,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機,特別是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
技術介紹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蘊量巨大,現在,人們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風來發電。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研究出了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熱潮,因為風力發電沒有燃料問題,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風力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而傳統的風力發電機多數為結構復雜、功率單一,在風力較弱的情況下,只需功率很小的發電機就可發電,而傳統的發電機運行功率較大,不可改變,這樣就造成浪費能源,發電效率·極低,不符合節能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一機兩用、效率高的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包括轉軸、密封滾珠軸承、定位圈、電機殼體、線圈組件、轉子盤、電機后蓋、風輪,所述的轉軸正中間套有轉子盤,轉子盤兩表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和N極永磁體通過M4平頭螺絲擰緊固定,轉子盤兩側分別設有線圈組件,轉軸的左右端分別設有密封滾珠軸承,電機殼體和電機后蓋分別套在轉軸左右端上的密封滾珠軸承上,再用卡簧固定連成一體,右端密封滾珠軸承和線圈組件之間安裝有定位圈,定位圈用M4內六角螺絲固定在電機殼體上,電機殼體與電機后蓋通過M5內六角螺絲連接,電機殼體一側用M8內六角螺絲與線圈組件固定,轉軸的一端連接風輪。作為優選,所述的線圈組件上設有若干個霍爾傳感器。作為優選,所述的轉子盤和線圈組件可繞轉軸旋轉。作為優選,所述的風輪上至少設置2個以上的螺旋形葉輪。本技術的轉軸中間套著兩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和N極永磁體的轉子盤,兩永磁體與線圈組件相對應,電機運行時,兩面可同時啟動或按需要使用單功率與雙功率,在單功率和雙功率式之間可任意轉換,操作方便,運行平穩,噪音振動小,而且電機殼體和電機后蓋分別套在密封滾珠軸承上用卡簧固定,使整個電機結構牢固穩定,此電機滿足了各種應用市場的要求,非常適用于風力發電領域,制造簡便,一機兩用,故障率低,安全節能,磨損極低,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電機的結構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包括轉軸I、密封滾珠軸承3,14、定位圈4、電機殼體7、線圈組件8、轉子盤10、電機后蓋12、風輪18,所述的轉軸I正中間套有轉子盤10,轉子盤10兩表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9和N極永磁體11通過M4平頭螺絲16擰緊固定,轉子盤10兩側分別設有線圈組件8,轉軸I的左右端分別設有密封滾珠軸承3,14,電機殼體7和電機后蓋12分別套在轉軸I左右端上的密封滾珠軸承3,14上,再用卡簧2,13固定連成一體,右端密封滾珠軸承3和線圈組件8之間安裝有定位圈4,定位圈4用M4內六角螺絲5固定在電機殼體7上,電機殼體7與電機后蓋12通過M5內六角螺絲15連接,電機殼體7 —側用M8內六角螺絲6與線圈組件8固定,轉軸I的一端連接風輪18。所述的線圈組件上設有若干個霍爾傳感器17。所述的轉子盤10和線圈 組件8可繞轉軸I旋轉。所述的風輪18上至少設置2個以上的螺旋形葉輪。此風力發電機在弱風情況下,不需要大功率的電機,因此只需讓電機中的一個線圈組件8運行來發電,有利于節約,當風力發電機在強風情況下,這時需要大功率電機,此時讓兩個線圈組件8同時運行來發電,跟據需要來選擇單功率或雙功率,在單功率和雙功率式之間可任意轉換,操作方便,運行平穩,噪音振動小,而且電機殼體7和電機后蓋12分別套在密封滾珠軸承3、14上用卡簧2、13固定,使整個電機結構牢固穩定,此電機滿足了各種應用市場的要求,非常適用于風力發電領域,制造簡便,一機兩用,故障率低,安全節能,磨損極低,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包括轉軸(I)、密封滾珠軸承(3,14)、定位圈(4)、電機殼體(7)、線圈組件(8)、轉子盤(10)、電機后蓋(12)、風輪(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軸(I)正中間套有轉子盤(10),轉子盤(10)兩表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9)和N極永磁體(11)通過M4平頭螺絲(16)抒緊固定,轉子盤(10)兩側分別設有線圈組件(8),轉軸(I)的左右端分別設有密封滾珠軸承(3,14),電機殼體(7)和電機后蓋(12)分別套在轉軸(I)左右端上的密封滾珠軸承(3,14)上,再用卡簧(2,13)固定連成一體,右端密封滾珠軸承(3)和線圈組件(8)之間安裝有定位圈(4),定位圈(4)用M4內六角螺絲(5 )固定在電機殼體(7 )上,電機殼體(7 )與電機后蓋(12)通過M5內六角螺絲(15 )連接,電機殼體(7 ) —側用M8內六角螺絲(6 )與線圈組件(8 )固定,轉軸(I)的一端連接風輪(18)。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線圈組件上設有若干個霍爾傳感器(17)。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子盤(10)和線圈組件(8)可繞轉軸(I)旋轉。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輪(18)上至少設置2個以上的螺旋形葉輪。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包括轉軸、密封滾珠軸承、電機殼體、轉子盤、電機后蓋、風輪,所述的轉軸正中間套有轉子盤,轉子盤兩表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和N極永磁體通過M4平頭螺絲擰緊固定,轉子盤兩側分別設有線圈組件,轉軸的左右端分別設有密封滾珠軸承,電機殼體和電機后蓋分別套在轉軸左右端上的密封滾珠軸承上,轉軸的一端連接風輪,本技術可在單功率和雙功率式之間可任意轉換,操作方便,運行平穩,噪音振動小,滿足了各種應用市場的要求,非常適用于風力發電領域,制造簡便,一機兩用,故障率低,安全節能,磨損極低,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文檔編號H02K29/00GK202679198SQ20122024430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專利技術者邱昌, 金光照 申請人:山耐斯氣動液壓(磐安)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風力發電的雙功率盤式直流無刷電機,包括轉軸(1)、密封滾珠軸承(3,14)、定位圈(4)、電機殼體(7)、線圈組件(8)、轉子盤(10)、電機后蓋(12)、風輪(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軸(1)正中間套有轉子盤(10),轉子盤(10)兩表面分別內嵌S極永磁體(9)和N極永磁體(11)通過M4平頭螺絲(16)擰緊固定,轉子盤(10)兩側分別設有線圈組件(8),轉軸(1)的左右端分別設有密封滾珠軸承(3,14),電機殼體(7)和電機后蓋(12)分別套在轉軸(1)左右端上的密封滾珠軸承(3,14)上,再用卡簧(2,13)固定連成一體,右端密封滾珠軸承(3)和線圈組件(8)之間安裝有定位圈(4),定位圈(4)用M4內六角螺絲(5)固定在電機殼體(7)上,電機殼體(7)與電機后蓋(12)通過M5內六角螺絲(15)連接,電機殼體(7)一側用M8內六角螺絲(6)與線圈組件(8)固定,轉軸(1)的一端連接風輪(1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昌,金光照,
申請(專利權)人:山耐斯氣動液壓磐安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