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車用穿線槽,包括開設有縱向延伸的槽的槽體,槽體上縱向延伸設有供管線進入槽內的槽口,槽體的槽中設有與槽口相通的管線通道,在槽體中位于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與管線通道之間還設有防護板,防護板與相鄰的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間隔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車用穿線槽在其槽體內位于管線通道和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之間設置防護板,將槽壁與管線通道隔離,其在安裝內飾、扶手等附件時,在槽體的槽壁上打孔的鉆頭在伸入槽體內時被內設的防護板阻擋,從而有效避免了管線被鉆頭損壞的現象,保證了管線的安全,提高了客車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客車車廂內壁中用于穿設管線的穿線槽。
技術介紹
客車中連接車身各設備的管線主要穿設在車體上固定的穿線槽中,這種穿線槽采用鋼板或型鋼制成,而客車內飾以及扶手等附件有時需要通過螺釘或螺栓固定在穿線槽上。在裝配過程中,客車內飾包圍在穿線槽外圍,造成穿線槽內的管線被遮擋,使得裝配人員不易確定穿線槽內的管線位置,因而經常會在穿線槽上打孔時因鉆頭伸入過多而誤將槽內管線損壞,后續檢查中也不容易發現管線的破壞情況,容易造成電器短路、失效或者管路漏氣漏水等事故發生,影響行車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用穿線槽,以解決現有車輛在裝配過程中損壞線槽內管線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用穿線槽,包括開設有縱向延伸的槽的槽體,槽體上縱向延伸設有供管線進入槽內的槽口,槽體的槽中設有與槽口相通的管線通道,在所述槽體中位于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與管線通道之間還設有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與相鄰的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間隔設置。所述的槽體由上槽壁、下槽壁及橋接在上、下槽壁之間的后槽壁圍成,其橫截面呈C形結構,所述的防護板包括間隔豎向固定在槽體上槽壁上靠近槽口的第一防護板和遠離槽口的第二防護板,所述的第二防護板的下邊沿固設有朝向所述槽體的槽口部延伸的橫隔板,在第一防護板與橫隔板之間設有與槽口相通供管線通過的開口。本技術的車用穿線槽在其槽體內位于管線通道和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之間設置防護板,將槽壁與管線通道隔離,其在安裝內飾、扶手等附件時,在槽體的槽壁上打孔的鉆頭在伸入槽體內時被內設的防護板阻擋,從而有效避免了管線被鉆頭損壞的現象,保證了管線的安全,提高了客車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車用穿線槽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車用穿線槽的使用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車用穿線槽的具體實施例如圖I所示,該穿線槽包括由鋼板彎折而成并開設有縱向延伸的槽的槽體1,該槽體I具體由相對間隔設置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及橋接于上、下槽壁之間的后槽壁一體構成,其橫截面呈槽口 10朝前的C形結構。槽體I中設有用于穿裝管線3的管線通道,在槽體I中位于管線通道和用于穿裝螺紋堅固件的槽壁之間設有防護板。由于客車的內飾、扶手等附件主要固定在槽體I的下槽壁及后槽壁上,因此本實施例中,其在槽體I內上槽壁上間隔固定有第一防護板21和第二防護板22,第一防護板21靠近槽體I的槽口部10,第二防護板22遠離槽體I槽口部10、靠近后槽壁,該兩防護板21、22在槽體I的橫截面上均朝槽體I的下槽壁延伸,且第二防護板22的長度大于第二防護板21的長度,在第二防護板22的末端一體固設有朝槽體I槽口部10垂直延伸的翻沿23,管線通道設于兩防護板21、22之間,在第一防護板21的末端與該翻沿23之間縱向延伸的設有朝向槽體I的槽口部10、供管線通過的開口 20。在裝配客車內飾、扶手等附件時,如圖2所示,當內飾4套在穿線槽的槽體I外后,槽體的槽口部被內飾4遮擋,在安裝內飾4的固定螺釘7時,需要在穿線槽的槽體I下槽壁用電鉆打孔,鉆頭在穿過槽體I下槽壁后被槽體內第二防護板22下端的翻沿23阻擋,從而避免了鉆頭接觸管線3,避免管線3的損壞。在穿線槽的槽體I上固定扶手6時,需要在槽體I的后槽壁用鉆頭鉆取安裝扶手固定螺栓5的螺栓連接孔,打孔時,鉆頭穿過槽體后槽壁后被第二防護板22阻擋,從而避免了管線3的損壞。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上述的車用穿線槽還可以采用開口朝上的U形 槽結構的槽體,固定在槽體內的防護板可以采用固定在槽底部的H形結構或固定在兩側槽壁上的倒η形結構,只要其在穿線槽內通過固定設置的防護板圍設有管線穿線區將槽體分成內外兩層,且該管線穿線區具有朝向槽體槽口部的開口,不論其形狀或結構如何變化,其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穿線槽,包括開設有縱向延伸的槽的槽體,槽體上縱向延伸設有供管線進入槽內的槽口,槽體的槽中設有與槽口相通的管線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體中位于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與管線通道之間還設有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與相鄰的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間隔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用穿線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體由上槽壁、下槽壁及橋接在上、下槽壁之間的后槽壁圍成,其橫截面呈C形結構,所述的防護板包括間隔豎向固定在槽體上槽壁上靠近槽口的第一防護板和遠離槽口的第二防護板,所述的第二防護板的下邊沿固設有朝向所述槽體的槽口部延伸的橫隔板,在第一防護板與橫隔板之間設有與槽口相通供管線通過的開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車用穿線槽,包括開設有縱向延伸的槽的槽體,槽體上縱向延伸設有供管線進入槽內的槽口,槽體的槽中設有與槽口相通的管線通道,在槽體中位于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與管線通道之間還設有防護板,防護板與相鄰的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間隔設置。本技術的車用穿線槽在其槽體內位于管線通道和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之間設置防護板,將槽壁與管線通道隔離,其在安裝內飾、扶手等附件時,在槽體的槽壁上打孔的鉆頭在伸入槽體內時被內設的防護板阻擋,從而有效避免了管線被鉆頭損壞的現象,保證了管線的安全,提高了客車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文檔編號H02G3/04GK202678860SQ20122021470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專利技術者陳林, 朱永勝, 程世奇, 周利廣 申請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用穿線槽,包括開設有縱向延伸的槽的槽體,槽體上縱向延伸設有供管線進入槽內的槽口,槽體的槽中設有與槽口相通的管線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體中位于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與管線通道之間還設有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與相鄰的用于穿裝螺紋緊固件的槽壁間隔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林,朱永勝,程世奇,周利廣,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