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導線剝皮器,屬于剝皮器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易于操作、能帶電作業的一種導線剝皮器;解決該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為Z形,第一刀片的刀刃與連接螺絲的軸向平行并通過第一壓片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端的端部,第一三角凹槽沿第一刀片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端上與第一刀片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刀片的刀刃與連接螺絲的軸向垂直并通過第二壓片固定安裝在第二手持端的一側,第二三角凹槽垂直于第二刀片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一手持端上與第二刀片相對應的位置;第一手持端和第二手持端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電力建設領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一種導線剝皮器,屬于剝皮器
,具體涉及到一種絕緣導線的剝皮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社會對電力的安全可靠供應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的線路運行水平和標準化作業越來越受到電力行業的高度重視,因此架空絕緣導線在電力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逐步將原來的裸導線更替為絕緣導線,但是絕緣導線在施工建設中由于外皮堅韌,尤其在“T”接引線過程中剝除外皮工作難度較大。現有的絕緣導線剝皮工具,都是傳統的電工刀,這種刀剛性不好、刃口不鋒利且容易產生銹蝕,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傳統的電工刀機械強度較弱,容易折斷,對作業人員的手 造成威脅,影響了施工進度,給作業人員增加了勞動強度。同時因為傳統的電工刀幾乎沒有絕緣,嚴重威脅作業人員帶電作業的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一種導線剝皮器,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易于操作、能帶電作業的一種導線剝皮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導線剝皮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夾持端、第二夾持端、第一手持端、第二手持端以及連接螺絲,所述第一手柄由第一夾持端和第一手持端組成,第二手柄由第二夾持端和第二手持端組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為Z形,所述連接螺絲穿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2Z形中心的螺紋通孔將二者活動連接,第一刀片的刀刃與連接螺絲的軸向平行并通過第一壓片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端的端部,第一三角凹槽沿第一刀片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端上與第一刀片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刀片的刀刃與連接螺絲的軸向垂直并通過第二壓片固定安裝在第二手持端的一側,第二三角凹槽垂直于第二刀片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一手持端上與第二刀片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手持端和第二手持端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所述限位螺絲穿過設在第一夾持端上側的螺紋通孔頂到第二夾持端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安裝有絕緣手柄,增加作業人員的安全系數,保證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尤其是對于從事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的人員。2、本技術利用杠桿的原理,手柄采用厚度為5mm扁鋼,加工為Z型雙片,加大刀片尖端的力量,Z型扁鋼中間用螺絲連接固定,且具有靈活性,增強剝皮器強度的同時也減少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作業時間。3、本技術中通過調整限位螺釘的位置,控制手柄的張合程度,以適應各種直徑的絕緣導線,同時還可以保護內部導線不被刀片割傷。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左視圖。圖中,I為第一手柄1、2為第二手柄、3為第一夾持端、4為第二夾持端、5為第一手持端、6為第二手持端、7為連接螺絲、8為第一刀片、9為第一壓片、10為第一三角凹槽、11為第二刀片、12為第二壓片、13為第二三角凹槽、14為限位螺絲、15為絕緣套。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一種導線剝皮器,包括第一手柄I、第二手柄2、第一夾持端3、第二夾持端4、第一手持端5、第二手持端6以及連接螺絲7,所述第一手柄I由第·一夾持端3和第一手持端5組成,第二手柄2由第二夾持端4和第二手持端6組成,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均為Z形,所述連接螺絲7穿過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Z形中心的螺紋通孔將二者活動連接,第一刀片8的刀刃與連接螺絲7的軸向平行并通過第一壓片9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端3的端部,第一三角凹槽10沿第一刀片8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端4上與第一刀片8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刀片11的刀刃與連接螺絲7的軸向垂直并通過第二壓片12固定安裝在第二手持端6的一側,第二三角凹槽13垂直于第二刀片11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一手持端5上與第二刀片11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手持端5和第二手持端6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15。所述限位螺絲14穿過設在第一夾持端3上側的螺紋通孔頂到第二夾持端4上。本技術第一手持端5和第二手持端6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15,所以既可以斷電作業,也可以帶電作業,作業時將絕緣導線放到第一三角凹槽10中,調節限位螺絲14使第一刀片8至合適位置,拉住絕緣導線軸線運動,第一刀片8可以切割絕緣導線的軸向絕緣皮,再將絕緣導線放到第二三角凹槽13中,調節限位螺絲14使第二刀片11至合適位置,旋轉絕緣導線,第二刀片11可以切割絕緣導線的徑向絕緣皮,這樣在絕緣導線的中間切掉絕緣皮,方便了 T形電路的連接。整個作業過程作業人員與刀片都保持距離,最大程度的保護了作業人員的手不受傷害,本技術利用杠桿的原理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減少了作業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權利要求1.一種導線剝皮器,包括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第一夾持端(3)、第二夾持端(4)、第一手持端(5)、第二手持端(6)以及連接螺絲(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I)由弟一夾持(3)和弟一手持纟而(5)組成,弟_■手柄(2)由弟_■夾持纟而(4)和弟_■手持纟而(6)組成,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均為Z形,所述連接螺絲(7)穿過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Z形中心的螺紋通孔將二者活動連接,第一刀片(8)的刀刃與連接螺絲(7)的軸向平行并通過第一壓片(9)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端(3)的端部,第一三角凹槽(10)沿第一刀片(8)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端(4)上與第一刀片(8)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刀片(11)的刀刃與連接螺絲(7)的軸向垂直并通過第二壓片(12)固定安裝在第二手持端(6)的一側,第二三角凹槽(13)垂直于第二刀片(11)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一手持端(5)上與第二刀片(11)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手持端(5)和第二手持端(6)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1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導線剝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絲(14)穿過設在第一夾持端(3)上側的螺紋通孔頂到第二夾持端(4)上。專利摘要本技術一種導線剝皮器,屬于剝皮器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易于操作、能帶電作業的一種導線剝皮器;解決該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為Z形,第一刀片的刀刃與連接螺絲的軸向平行并通過第一壓片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端的端部,第一三角凹槽沿第一刀片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端上與第一刀片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刀片的刀刃與連接螺絲的軸向垂直并通過第二壓片固定安裝在第二手持端的一側,第二三角凹槽垂直于第二刀片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一手持端上與第二刀片相對應的位置;第一手持端和第二手持端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電力建設領域。文檔編號H02G1/12GK202678847SQ20122017264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專利技術者付敏, 崔向陽, 王俊峰 申請人:山西省電力公司長治供電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線剝皮器,包括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第一夾持端(3)、第二夾持端(4)、第一手持端(5)、第二手持端(6)以及連接螺絲(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1)由第一夾持端(3)和第一手持端(5)組成,第二手柄(2)由第二夾持端(4)和第二手持端(6)組成,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均為Z形,所述連接螺絲(7)穿過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Z形中心的螺紋通孔將二者活動連接,第一刀片(8)的刀刃與連接螺絲(7)的軸向平行并通過第一壓片(9)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端(3)的端部,第一三角凹槽(10)沿第一刀片(8)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端(4)上與第一刀片(8)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刀片(11)的刀刃與連接螺絲(7)的軸向垂直并通過第二壓片(12)固定安裝在第二手持端(6)的一側,第二三角凹槽(13)垂直于第二刀片(11)的刀刃方向固定安裝在第一手持端(5)上與第二刀片(11)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手持端(5)和第二手持端(6)的尾端都設置有絕緣套(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敏,崔向陽,王俊峰,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電力公司長治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