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排肥作業總成。
技術介紹
為了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農學工作者提出化肥分層深施的農藝要求,為此,目前我國眾多的播種機具上都設置安裝了化肥分層深施部件,基本適應和滿足了農業作業要求。但是,在播種施肥機具的設計上均是采用兩個獨立排肥器組成的兩套排肥裝置,不僅整體結構復雜,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兩套排肥裝置在機具上配置和安裝也非常困難,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缺陷,設計提供一種雙輪排肥器,達到簡化結構、降低制造成本、保證施肥作業質量、方便安裝與使用的目的。本技術的基本設計是,在殼體總成內部設有獨立的前腔室和后腔室,前排肥輪和后排肥輪分別配裝在前腔室內和后腔室內,在殼體總成位于前排肥輪和后排肥輪下側部位上分別設有與前排肥輪相配合的前排肥口和與后排肥輪相配合的后排肥口,至此構成雙輪排肥器。本技術不僅適應和滿足各種農業作物機械化施肥播種作業時的分層定量、深施肥作業,而且在機具上配裝與調節方便,占據空間尺寸小,具有整體結構簡單、外型尺寸緊湊、制造成本低廉、-->施肥可靠、作業質量好的特點。附圖說明附圖是雙輪排肥器總體結構示意圖。圖中件號說明:1、殼體總成、2、前排肥輪、3、前腔室、4、后腔室、5、后排肥輪、6、后排肥口、7、雙通道接肥盒、8、前排肥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最佳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雙輪排肥器包括殼體總成1,在殼體總成1內部設有獨立的前腔室3和后腔室4,前排肥輪2和后排肥輪5分別配裝在前腔室3內和后腔室4內,在殼體總成1位于前排肥輪2和后排肥輪5下側部位上分別設有與前排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輪排肥器,包括殼體總成(1),其特征在于在殼體總成(1)內部設有前腔室(3)和后腔室(4),前排肥輪(2)和后排肥輪(5)分別配裝在前腔室(3)內和后腔室(4)內,在殼體總成(1)位于前排肥輪(2)和后排肥輪(5)下側部位上分別設有與前排肥輪(2)相配合的前排肥口(8)和與后排肥輪(5)相配合的后排肥口(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輪排肥器,包括殼體總成(1),其特征在于在殼體總成(1)內部設有前腔室(3)和后腔室(4),前排肥輪(2)和后排肥輪(5)分別配裝在前腔室(3)內和后腔室(4)內,在殼體總成(1)位于前排肥輪(2)和后排肥輪(5)下側部位上分別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杞超,馬力,楊悅乾,紀文義,陳立,
申請(專利權)人:東北農業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3[中國|哈爾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