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屬于電力電網斷路用開關設備。包括主箱體(1)、安裝在主箱體(1)內的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和三只固封式本體,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又包括永磁機構本體(2),其特征在于:在永磁機構本體(2)的左側設置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由于設置安裝在永磁機構左側的作合閘保持的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是依靠永磁力進行分閘與合閘操作,合閘彈簧與分閘彈簧作為輔助性合閘和分閘操作保持,從而實現雙重保持的功能。安全可靠和更加實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屬于電力電網斷路用開關設備。具體涉及12KV-24KV的三相交流電網50Hz中的小型化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電力電網市場的發展和高壓開關技術的進步,真空斷路器的結構由原來的固定式逐步發展為中置移開式手車,由原來的少油斷路器逐步換代為真空斷路器,其斷路器操作機構由原來電磁操作逐步換代為彈簧操作、永磁操作等。目前我國使用彈簧操作機構機械傳動零件多、制造工藝復雜、占用空間大、維修不方便。永磁式操作機構盡管被公認為中壓的換代產品、代表了中壓開關的發展趨勢、但目前不同結構和原理的永磁機構真空斷路器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目前的永磁式真空斷路器,歸納起來可以分單穩態永磁式真空斷路器和雙穩態永磁式真空斷路器兩個類型,它們各有特點I、單穩態永磁式斷路器的工作原理為依靠永磁力保持合閘、并靠分閘彈簧保持分閘的功能;2、雙穩態永磁式真空斷路器的工作原理為分閘與合閘保持完全依靠永磁力保持。從我國第一臺國產永磁式真空斷路器投入運行到現在,綜合比較各種結構的永磁式真空斷路器應用情況,可以看到無論是單穩態或是雙穩態永磁式真空斷路器都是通過電磁合閘、電磁分閘、和彈簧分閘等,但都克服不了完全依靠永磁力保持的現狀,盡管永磁式真空斷路器,相比彈簧操作式真空斷路器優化許多,但由于設計技術的不成熟,比如隨著時間、環境、溫度的改變而使永磁力的逐步減退所造成的分、合閘不可靠,勢必給電力行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我們的軍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這也是永磁式真空斷路器沒有大力推廣的根源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彈簧操作式真空斷路器和永磁操作式真空斷路器技術存在的不足,設計一種安全可靠和更加實用的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包括主箱體、安裝在主箱體內的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三只固封式本體和在主箱體下端安裝的底盤車,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又包括永磁機構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永磁機構本體的左側設置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所述的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包括驅動導向套和套裝在驅動導向套外的輔助合閘彈簧,所述的驅動導向套上端固定在主箱體上,其下端通過第一驅動臂板與主軸轉動連接。所述的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包括永磁機構本體、第一驅動臂板、驅動桿、第一驅動連扳、第二驅動臂板、第二驅動連扳、驅動杠桿和分閘組件,固定在主箱體下端的A、B、C三相傳動組件均由驅動臂板、驅動連扳和驅動杠桿組成,A、B、C三相的每一相的上端分別通過其驅動臂板與主軸轉動連接,其每一相的下端通過驅動杠桿與絕緣子轉動連接;在々、B、C三相的B相右側安裝永磁機構,所述永磁機構包括永磁機構本體和做上下運動的驅動桿,所述永磁機構通過第一驅動連板組件中的第三驅動臂板與主軸轉動連接;所述分閘組件包括分閘彈簧和固定板,分閘組件的上端固定在主箱體上,其下端通過分閘彈簧與驅動杠桿轉動連接;固封極柱本體通過連接在其下端的絕緣子與驅動杠桿轉動連接。所述的底盤車安裝在主箱體底部,底盤車包括底盤車本體、電、手動兩用絲杠和電機,所述的電機組件包括電機和三級變速箱組件,電機安裝在底盤車本體的前端,三級變速箱組件包括傳動齒輪和與電、手動兩用絲杠連接的蝸輪。所述的三只固封式本體包括固封極柱本體、澆注在其內的真空滅弧室和絕緣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置安裝在永磁機構左側的作合閘保持的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是依靠永磁·力進行分閘與合閘操作,合閘彈簧與分閘彈簧作為輔助性合閘和分閘操作保持,從而實現雙重保持的功能。該斷路器特點是由于合閘保持和分閘保持吸收了彈簧操作式真空斷路器與永磁操作式真空斷路器的優點,所以該斷路器更加穩定實用、更加安全可靠。同時進行了優化設計,解決了現有真空斷路器制造工藝復雜、部件種類多、可靠性差、操作、安裝、維修難度大等缺陷,其部件設計為集成化、模塊化、通用化、從而簡化了制造工藝、使其結構緊湊、操作簡單、傳動性能良好、占用空間小、使用壽命長。在斷路器主箱體底部安裝的底盤車,可實現電動、手動定位進出,既可與柜體配合使用也可作為單獨的手車使用。這種簡單結構減少了復雜的傳動關系,顯著的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通用性、更利于實現綜合保護、監控、和智能化操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的B-B剖視俯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主箱體 2、永磁機構本體 3、驅動導向套 4、輔助合閘彈簧 5、第一驅動臂板 6、驅動桿 7、主軸 8、第一驅動連板 9、第二驅動臂板10、第二驅動連板11、驅動杠桿12、第三驅動臂板13、分閘彈簧14、固定板15、固封極柱本體16、真空滅弧室17、絕緣子18、底盤車19、電、手動兩用絲杠20、電機21、蝸輪。圖1-3是本技術的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最佳實施例,圖1-3是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以下結合附圖1-3對本技術的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1-3 該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主要包括主箱體I、安裝固定在主箱體I內的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和三只固封式本體。所述的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包括永磁機構本體2、第一驅動臂板5、驅動桿6、第一驅動連扳8、第二驅動臂板9、第二驅動連扳10、驅動杠桿11和分閘組件,在永磁機構本體2的左側設置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由驅動導向套3和套裝在驅動導向套3外的輔助合閘彈簧4組成,驅動導向套3上端固定在主箱體I上,其下端通過第一驅動臂板5與傳動主軸7轉動連接。由驅動臂板、驅動連扳和驅動杠桿組成三相傳動組件分A、B、C三相固定在主箱體I下端,A、B、C三相的每一相的上端分別通過驅動臂板與傳動主軸7轉動連接,其每一相的下端通過驅動杠桿11與絕緣子17轉動連接;在A、B、C三相的B相右側安裝永磁機構,所述永磁機構包括永磁機構本體2和做上下運動的驅動桿6,所述永磁機構通過第一驅動連板8組件中的第三驅動臂板12帶動傳動主軸7轉動;所述分閘組件包括分閘彈簧13和固定板14,分閘組件的上端固定在主箱體I上,其下端通過分閘彈簧13與驅動杠桿11轉動連接;所述固封式本體包括固封極柱本體15和其內的真空滅弧室16,固封極柱本體15通過連接在其下端的絕緣子17與驅動杠桿11轉動連接。所述的三只固封式本體包括固封極柱本體15、真空滅弧室16和絕緣子17。在主箱體I下端安裝底盤車18,底盤車18包括底盤車本體、電、手動兩用絲杠19、電機和三級變速箱,電機20安裝在底盤車本體的前端,所述的電機組件包括電機和三級變速箱組件,三級變速箱組件包括傳動齒輪和與電、手動兩用絲杠19連接的蝸輪21。工作原理與工作過程如下本技術的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主箱體I上部設置有五十八線航空插座。它是連接斷路器各零部件的主要輸鈕;固定在主箱體I下端的可電動、手動操作進出底盤車18可實現就地、遠控操作,并能通過電機20配置的三級變速減速箱帶動電、手動專用絲杠19順時針旋轉約20圈時由三級變速減速箱內設置的超越離合器實施離合,這時斷路器方能從事合、分閘操作,從而避免了操作人員必須到現場手動操作繁瑣程序。當斷路器發生短路故障時,斷路器將發出分閘指令于永磁式操作機構實施分閘,并通過驅動桿帶動主軸7逆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置移開式真空斷路器,包括主箱體(1)、安裝在主箱體(1)內的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三只固封式本體和在主箱體(1)下端安裝的底盤車(18),永磁式彈簧操作機構又包括永磁機構本體(2),其特征在于:在永磁機構本體(2)的左側設置輔助性合閘彈簧組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立博,李運良,葉鵬志,
申請(專利權)人:博山金龍電力設備配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