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包括有一嵌設有復數對導電彈片的基座,該基座上對應于各對彈片的位置上分別設有一控制各對彈片形成電路通路的控制件,且有一上蓋朝下罩住該基座并固定于該基座的周側,該基座呈矩形,沿該基座的周側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中容置有一密封組件,且該密封組件的外緣凸出該凹槽;并且該基座與該上蓋于對應的側面上分別設有數個可相互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簡易的卡合結構,可增加程序開關的水密性,而取代現有技術中以人工于基座上涂布黏膠的方式,可簡化生產流程的步驟,還可大幅改善產品的良率,進而達成降低成本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與程序開關結構有關,尤指一種嵌設有密封組件的程序開關。
技術介紹
現有的程序開關結構如圖6所不,其具有一嵌設有數對導電彈片40的基座4,基座4上對應各對彈片40位置分別置入一控制件41,再蓋上一蓋子5并進行封裝作業。其中于封裝時,先以熱熔技術將基座4與蓋子5做初步的定位,再以人工將黏膠涂布于基座4的周壁42與蓋子5之間以黏貼固定,此外,黏膠除了提供蓋子5與基座4的固定效果外,還需達成防止外界液體(例如助焊劑)侵入開關結構的功效,以避免開關損壞。 然而,以人工于基座4上涂布黏膠,有可能因為涂布不均而出現縫隙,造成此開關水密性不足的瑕疵,并因此降低生產的良率;并且,涂布完黏膠并蓋上蓋子5之后,還需經過加溫烘干的程序烘干黏膠,而有生產流程繁復且成本高的缺點存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于開關的基座周側上設有凹槽,可于其中嵌設密封組件以防水,且基座與蓋子設有卡合結構,可供輕易且快速地組裝,并具有提升生產良率的功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包括有一嵌設有復數對導電彈片的基座,該基座上對應于各對彈片的位置上分別設有一控制各對彈片形成電路通路的控制件,且有一上蓋朝下罩住該基座并固定于該基座的周側,其特征在于該基座呈矩形,沿該基座的周側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中容置有一密封組件,且該密封組件的外緣凸出該凹槽;并且該基座與該上蓋于對應的側面上分別設有數個可相互卡合的第--^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第一卡合部為一凸塊,該第二卡合部為一供前述凸塊對應置入卡合的容置空間。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凸塊的頂面形成一自該基座朝外漸降的斜面。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容置空間貫通該上蓋的側面。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凹槽為一環繞該基座周側的環槽,該密封組件呈環狀且容置于該環槽中。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環狀的密封組件為一矩形的環。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上蓋在設有第二卡合部的側面底端還設有數個缺口,各缺口與各第二卡合部呈間隔設置。如上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優選地,該凹槽將該基座界定區隔形成上、下兩段,該第一卡合部設于該下段的側面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提供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利用簡易的卡合結構組裝上蓋與基座,同時于上蓋卡合于基座時,利用上蓋的周壁壓迫嵌設于基座上的密封組件以達密封效果,增加程序開關的水密性,而取代現有技術中以人工于基座上涂布黏膠的方式,可簡化生產流程的步驟,還可大幅改善產品的良率,進而達成降低成本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第I圖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6為現有的程序開關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至圖3,其為本技術所提供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該程序開關包括有一于頂面嵌設有復數對導電彈片10的基座I,且各彈片10朝下貫通基座而伸出接腳100,該基座I上對應各對彈片10的位置上分別設有一控制各對彈片10形成電路通路的控制件11,并有一上蓋2朝下罩住該基座I并固定于該基座I的周側,且該上蓋2對應各控制件11的位置開設有令各控制件11露出以供撥動的開孔20,其中各控制件11的外形及其搭配的上蓋2開孔20配置并不限于如圖I、圖2所示,也有如圖4、圖5所揭露的型態存在,在此僅揭露其附圖而不特別贅述。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的基座I呈矩形,沿該基座I的周側設有一凹槽12,其中于本實施例中,該凹槽12環繞該基座I的周側而形成環槽,并借此將該基座I區隔形成上段13及下段14 ;而該凹槽12中容置有一具撓性的密封組件3,其中該密封組件3對應該凹槽12而形成矩形的環狀,且該密封組件3嵌入該凹槽12時,其外緣一部分凸出該凹槽12。此外,該基座I的兩相對側面上分別設有數個第一卡合部,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卡合部設于該基座I的下段14側面上,且該第一卡合部為朝外凸出的凸塊15,其中該凸塊15的頂面形成一自該基座I朝外漸降的斜面151。該上蓋2具有朝下延伸的四周壁21,而可蓋于該基座I上并以其周壁21固定于該基座I的周側上,同時封閉該基座I上的凹槽12 ;其中該上蓋2的周壁21內側對應該基座I凸塊15的位置設有第二卡合部,而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卡合部為供該凸塊15嵌入的容置空間,更進一步的實施方式上而言,該容置空間貫通該上蓋2的周壁21而為方孔22的型態;此外,該上蓋2于設有方孔22的周壁底端還設有數個缺口 23,其中該缺口 23與該方孔22呈間隔設置,借此令該上蓋2的周壁21具有些許彈性裕度。由以上各構件所組成的本技術于組裝時非常簡易且快速,如圖3所示,首先將密封組件3套入該基座I的凹槽12中,再將各控制件11置于對應的各對導電彈片10上,然后將該上蓋2朝下蓋住該基座I,此時該上蓋2的周壁21借由缺口 23的設計而擁有些許向外扳轉的彈性裕度,而在周壁21抵觸該基座I的凸塊15時,利用凸塊15頂面的斜度而可導引上蓋2的周壁21稍微朝外扳轉,并借此輕易地令該基座I的凸塊15嵌入該上蓋2的方孔22內,而穩固地固定該上蓋2與基座I。此外,在該上蓋2朝下蓋合于基座I的同時,該上蓋2的周壁21亦封閉了基座I的凹槽12,借此擠壓該凹槽12內的密封組件3,使其于凹槽12內稍微變形而填滿凹槽12內的空間,從而得以縮小基座I與上蓋2間的縫隙而增加水密性,避免外界水分侵入而造成該程序開關的損壞。而本技術的優點即在于,利用簡易的卡合結構組裝上蓋2與基座1,同時于上蓋2卡合于基座I時,利用上蓋2的周壁21壓迫嵌設于基座I上的密封組件3以達密封效果,增加程序開關的水密性,而取代現有技術中以人工于基座上涂布黏膠的方式,可簡化生產流程的步驟,還可大幅改善產品的良率,進而達成降低成本的目的。·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包括有一嵌設有復數對導電彈片的基座,該基座上對應于各對彈片的位置上分別設有一控制各對彈片形成電路通路的控制件,且有一上蓋朝下罩住該基座并固定于該基座的周側,其特征在于 該基座呈矩形,沿該基座的周側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中容置有一密封組件,且該密封組件的外緣凸出該凹槽;并且該基座與該上蓋于對應的側面上分別設有數個可相互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2.依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卡合部為一凸塊,該第二卡合部為一供前述凸塊對應置入卡合的容置空間。3.依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特征在于,該凸塊的頂面形成一自該基座朝外漸降的斜面。4.依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特征在于,該容置空間貫通該上蓋的側面。5.依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特征在于,該凹槽為一環繞該基座周側的環槽,該密封組件呈環狀且容置于該環槽中。6.依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特征在于,該環狀的密封組件為一矩形的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程序開關,其包括有一嵌設有復數對導電彈片的基座,該基座上對應于各對彈片的位置上分別設有一控制各對彈片形成電路通路的控制件,且有一上蓋朝下罩住該基座并固定于該基座的周側,其特征在于:該基座呈矩形,沿該基座的周側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中容置有一密封組件,且該密封組件的外緣凸出該凹槽;并且該基座與該上蓋于對應的側面上分別設有數個可相互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景隆,
申請(專利權)人:吳景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