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
技術介紹
電壓互感器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計量和保護設備,電壓互感器的筒體主要是焊裝結構,如圖I所示,其主要由上法蘭1,拔口 2 (即封頭),直筒3和下法蘭4組成,四部分順次焊接相連,傳統的拔口封頭設計為球冠狀或碟形(如圖2所示),圖中I、II、III為焊縫位置。由于電壓互感器筒體采用整體焊裝結構,這就需要各個零件相互之間有一定的配合關系,但是球冠形封頭由于大圓處沒有直邊,與直筒對接中不易對中,焊接過程垂直度和圓度 不易控制,且拔口采用冷拔加工后容易起褶皺,影響產品的總體外觀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以解決現有筒體結構焊接過程垂直度和圓度不易控制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由上法蘭,封頭,直筒和下法蘭組成,四部分順次焊接相連,所述封頭的上端和/或下端邊緣處設有直筒狀的直邊結構,其上端的直邊與上法蘭焊接相連,下端的直邊與直筒焊接相連。所述封頭為橢圓形結構。本技術的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與傳統筒體結構相比,封頭的上下端采用直筒狀的直邊結構,結構簡單,上圓和下圓都留有直邊方便焊接和對中,能夠提高焊接效率和成品率,工藝性良好,筒體外觀美觀。附圖說明圖I是傳統的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圖;圖2是傳統的球冠形封頭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電壓互感器筒體封頭實施例的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電壓互感器筒體實施例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4所示為本技術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該筒體由上法蘭1,封頭2,直筒3和下法蘭4組成,四部分順次焊接相連,封頭2的上端和/或下端邊緣處設有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壓互感器筒體結構,由上法蘭,封頭,直筒和下法蘭組成,四部分順次焊接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頭的上端和/或下端邊緣處設有直筒狀的直邊結構,其上端的直邊與上法蘭焊接相連,下端的直邊與直筒焊接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超軍,李陽,王紅慶,田鳳英,
申請(專利權)人:平高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