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自動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包括前后連接的自動上樣裝置和檢驗裝置,其特征在于:由直線導軌機構完成樣本試管從待采樣區移動至采樣位、從采樣位移動至采樣完成區;由采樣針完成樣本從采樣區試管內移動至圓盤上的反應杯內;由圓盤型檢測裝置完成樣本的檢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清楚的將直線上樣機構和盤式檢測機構結合在POCT檢驗儀中,使得樣本上樣更靈活,樣本狀態更清晰,而又能保持很高的檢測速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帶自動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尤其涉及一種帶直線導軌機構型自動上樣裝置和圓盤檢測裝置的POCT檢驗儀,屬于醫療器械
技術介紹
目前,POCT檢驗儀是需手工操作的小型儀器,主要用于少量單獨樣本的檢測,需要大量人工,且批量檢測速度慢;而現有的自動化POCT檢驗儀可應對大批量的樣本,但面對少量單獨樣本時,表現為操作復雜,速度慢。如圖I所示,反應盤6右邊設有采樣針7,采樣針7右側設有旋轉式圓盤試管架16,旋轉式試管架16內部插有許多試管,到轉到合適的位置的時候,采樣針7插入試管內,吸取樣液,再轉到反應盤6 —側,注入反應盤6內,進行樣液檢驗。這種轉盤式自動上樣裝置實現了移動的上樣自動化,提高了一定效率,但是,由于是旋轉式圓盤試管架16,其試管裝載量是固定的,樣本較少時會有很多空余檢測位未利用,造成資源浪費;而在未完成當輪檢測時無法為下輪測試做準備,延誤了檢測時間;而且試管在圓盤試管架16內擺放無序,拿取和重新擺放試管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POCT檢驗儀在面對批量樣本時,速度慢、耗用大量人力;現有的自動化POCT檢驗儀在面對少量樣本時,操作復雜、耗時長。這兩種儀器都會影響醫院的檢驗效率,延誤病情診斷。本技術提供一種POCT檢驗儀,包括檢驗裝置和連在檢驗裝置正后方的自動上樣裝置,所述檢驗裝置包括圓形反應盤6,所述反應盤6內設有反應杯位和光電檢測部件,所述自動上樣裝置分為左側的待采樣區域(2)、右側的采樣完成區域13中間的采樣區域17 ;所述待采樣區域2上水平左右方向設置長條形試管架I,所述試管架I右側水平設置一垂直于試管架I的第一滑軌4,所述第一滑軌4上設置第一鎖鉤11,所述第一鎖鉤11鉤住試管架1,沿第一滑軌4在待采樣區域2內前后滑動,所述待采樣區域2后側水平左右方向設置凸輪機構組3,試管架I移動至第一滑軌4后端處脫離第一滑軌4,并處于凸輪機構組3上方,凸輪機構組3帶動試管架I向右滑動,從而依次使樣本試管進入和脫離采樣位,所述采樣區域與所述反應盤6之間設有采樣針7,所述采樣針7能夠吸取采樣位試管內的液樣,再注射進所述反應盤6的逐一轉動的反應杯內;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后側與所述凸輪機構組3同一水平線對應位置處設有另一組凸輪機構組14,所述另一凸輪機構組14與凸輪機構組3同步向右轉動,帶動試管架I移動至采樣完成區域13,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右側設置第二滑軌5,所述第二滑軌5上設置第二鎖鉤12,所述第二鎖鉤12拉動試管架I沿第二滑軌5在采樣完成區域13內前后移動。優選的,所述試管架I右端開設水平前后方向的滑槽15,所述第一滑軌4與所述滑槽15滑動配合。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二滑軌5與滑槽15滑動配合。優選的,所述圓形反應盤6圓周分布有徑向通光的反應杯;所述光電檢測部件包括激光發射器8和與之對應的光電池接收裝置9,所述激光發射器8發射的激光穿射透光的反應杯壁,進入光電池接收裝置9。優選的,所述采樣區域上方設置采樣針7,所述采樣針7能夠通過伸縮和旋轉到達采樣位,對試管架I上采樣位的試管樣本進行吸取,并注射到圓形反應盤6的反應杯中,完成采樣。優選的,所述待采樣區域2左側還設有第三滑軌,所述第三滑軌上設置第三鎖鉤,所述第三鎖鉤與一鎖鉤11相對,與第一鎖鉤11 一起拉動試管架I在待采樣區域2內前后移動。優選的,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左側還設有第四滑軌,所述第四滑軌 上設置第四鎖鉤,所述第四鎖鉤與第二鎖鉤12相對,與第二鎖鉤12 —起拉動試管架I在采樣完成區域13內前后移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清楚方便的將POCT檢驗儀自動上樣裝置分為待采樣區域、采樣區、采樣完成區域,對于哪些試管完成檢驗,哪些未完成檢驗一目了然。2)采用長條形的試管架,拿取和存放方便,樣本上架過程是化整為零進行的,可以通過調節樣本架的數量來面對多樣化的樣本。3)可以通過連續裝載試管架來進行連續上樣。4)試管架自動從待采樣區域移動至采樣區域,再移動至采樣完成區域,實現自動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的勞動量。5)圓盤式的檢測裝置大大節省了空間,提高了檢測速度,有利于儀器小型化。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的帶旋轉式圓盤試管架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帶自動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自動上樣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試管架I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帶自動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外殼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反應盤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試管架,2待采樣區域,3凸輪機構組,4第一滑軌,5第二滑軌,6反應盤,7采樣針,8激光發射器,9光電池接收裝置,10反應盤驅動桿,11第一鎖鉤,12第二鎖鉤,13采樣完成區域,14另一凸輪機構組,15滑槽,16旋轉式圓盤試管架,17采樣區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 6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自動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包括一種POCT檢驗儀,包括檢驗裝置和連在檢驗裝置正后方的自動上樣裝置,所述自動上樣裝置分為左側的待采樣區域2,右側的采樣完成區域13和中間的采樣區域17 ;所述待采樣區域2上水平左右方向設置長條形試管架1,所述試管架I上依次插有至少一排試管,所述試管架I右端開設水平前后方向的滑槽15,所述試管架I右側水平設置一垂直于試管架I并與滑槽15配合的第一滑軌4,所述第一滑軌4上設置第一鎖鉤11,所述第一鎖鉤11鉤住試管架,由第一步進電機驅動拉動試管架I沿第一滑軌4在待采樣區域2內前后滑動,所述待采樣區域2后側水平左右方向設置凸輪機構組3,試管架I移動至第一滑軌4后端處脫離第一滑軌4,并處于凸輪機構組3上方,凸輪機構組3由第二步進電機驅動設定向右轉動頻率從而依次使樣本試管進入和脫離采樣位;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后側與所述凸輪機構組3同一水平線對應位置處設有另一組凸輪機構組14,所述另一凸輪機構組14由第二步進電機驅動與凸輪機構組3同步向右轉動,帶動試管架I移動至采樣完成區域13,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右側設置與滑槽15配合的第二滑軌5,所述第二滑軌5上設置第二鎖鉤12,所述第二鎖鉤12拉動試管架I沿第二滑軌5在采樣完成區域13內前后移動。所述凸輪機構組3包括兩個凸輪機構。所述另一凸輪機構組14包括兩個凸輪機構。所述待采樣區域2左側還設有第三滑軌,所述第三滑軌上設置第三鎖鉤,所述第三鎖鉤與一鎖鉤11相對,與第一鎖鉤11 一起拉動試管架I在待采樣區域2內前后移動。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左側還設有第四滑軌,所述第四滑軌上設置第四鎖鉤,所述第四鎖鉤與第二鎖鉤12相對,與第二鎖鉤12 — 起拉動試管架I在米樣完成區域13內如后移動。本POCT檢驗儀工作時,裝載樣液的試管放入試管架I內,試管架I在第一鎖鉤的拉動下沿第一滑軌向后滑動,直到脫離第一滑軌,試管架I正好處于凸輪機構組3上,此時采樣針7轉動到試管架一側,凸輪機構組設定向右轉動頻率從而依次使樣本試管進入和脫離采樣區域的采樣位,采樣針7通過伸縮和旋轉到達指定采樣位置,并抽取少許液樣,并注射到反應盤6中,待試管架I上每個試管均采樣完成后,凸輪機構組3最后一次轉動,試管架I脫離凸輪機構組3,來到另一凸輪機構組1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自動上樣裝置的POCT檢驗儀,包括檢驗裝置和連在檢驗裝置正后方的自動上樣裝置,所述檢驗裝置包括圓形反應盤(6),所述反應盤(6)內設有反應杯位和光電檢測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上樣裝置分為左側的待采樣區域(2)、右側的采樣完成區域(13),中間的采樣區域(17);所述待采樣區域(2)上水平左右方向設置長條形試管架(1),所述試管架(1)右側水平設置一垂直于試管架(1)的第一滑軌(4),所述第一滑軌(4)上設置第一鎖鉤(11),所述第一鎖鉤(11)鉤住試管架(1),沿第一滑軌(4)在待采樣區域(2)內前后滑動,所述待采樣區域(2)后側水平左右方向設置凸輪機構組(3),試管架(1)移動至第一滑軌(4)后端處脫離第一滑軌(4),并處于凸輪機構組(3)上方,凸輪機構組(3)驅動試管架(1)向右滑動,從而依次使樣本試管進入和脫離采樣位,所述采樣區域(17)與所述反應盤(6)之間設有采樣針(7),所述采樣針(7)能夠吸取采樣位試管內的液樣,再注射進所述反應盤(6)的逐一轉動的反應杯內;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后側與所述凸輪機構組(3)同一水平線對應位置處設有另一組凸輪機構組(14),所述另一凸輪機構組(14)與凸輪機構組(3)同步向右轉動,帶動試管架(1)移動至采樣完成區域(13),所述采樣完成區域(13)右側設置第二滑軌(5),所述第二滑軌(5)上設置第二鎖鉤(12),所述第二鎖鉤(12)拉動試管架(1)沿第二滑軌(5)在采樣完成區域(13)內前后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建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奧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