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
,涉及一種調模絲母。
技術介紹
在注塑機中,通常使用調模絲母調節模板距離和齒圈速度,常用的調模絲母由液壓馬達為動力輸出,通過調模絲母與拉桿配合作為動力轉換機構,把馬達輸出的扭矩轉換成推動模具離合的力,達到調節模板距離和齒圈速度的目的。現有的調模絲母包括本體,模板直接與絲母接觸,導致拉桿螺紋處應力集中,這樣容易使拉桿螺紋斷裂,結構不合理,承載能力較弱,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受力均勻、結構·合理、承載能力強、穩定性好的調模絲母。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調模絲母,包括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的本體截面為凸字形且所述的本體前端為大端,后端為小端。實際應用中,這樣的結構設計比較合理。在上述的調模絲母中,所述的前端和后端均為圓柱體。這樣的結構比較合理,受力均勻。在上述的調模絲母中,所述的通孔為內螺紋孔。內螺紋孔與拉桿連接,這樣的結構比較穩定。在上述的調模絲母中,所述的前端側壁開設有環形槽。環形槽用于放置齒圈,承載能力較強。在上述的調模絲母中,所述的通孔與前端接觸處設置有導向面。導向面方便調模絲母與拉桿的連接,結構合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截面為凸字形,前端為大端,后端為小端,前端和后端均為圓柱體,前端側壁開設有環形槽。環形槽用于放置齒圈,承載能力較強,結構合理,穩定性好。本體開設有內螺紋孔,通孔與前端接觸處設置有導向面,通孔與拉桿連接,結構合理,受力均勻。前端側壁開設有環形槽。環形槽用于放置齒圈,承載能力較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調模絲母,包括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1)上開設有通孔(5),所述的本體(1)截面為凸字形且所述的本體(1)前端(2)為大端,后端(3)為小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光杰,劉銳,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康發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