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伸縮開關,它包括用于和固定所述開關的基體連接的外殼和軸向運動機構,所述軸向運動機構包括有連接桿,所述外殼中設有沿外殼軸向的孔,所述連接桿穿入所述孔,所述連接桿的頭部具有帽;所述開關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為豎放的塔形彈簧;所述外殼的其中一側設有軸向運動機構的運動位置控制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開關能安裝在某一基體上,通過按壓所述帽,使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并停留,當處于彈出位時,能夠使所述基體能和類似繩子、扣眼、支撐架等連接件連接,處于縮回位時,所述帽能和該基體對齊融為一體。所述開關的運動結構適合微小尺寸的便攜電子設備終端,且操作和結構極其簡單,狀態穩定可靠、手感良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開關,用于安裝在某一主體上,使該主體能和類似繩子、扣目艮、支撐架等連接件連接,所述主體尤指便攜電子設備終端,比如手機、平板電腦、隨身聽、小靈通、電子辭典、筆記本電腦、電子書、掌上游戲機等可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
技術介紹
諸如手機等便攜電子設備終端,其如何攜帶是容易被忽略的問題,目前,大多采用放置在口袋、包中作為攜帶的方式。也有將其配置一個單獨的連接套,并因此可以懸掛在使用者身上而攜帶。但這種連接套與電子產品相分離,不符合某些使用者的審美要求,也較容易被意外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伸縮開關,其能安裝在某一主體上,使該主體能和類似繩子和扣眼等連接件連接并且能和該主體盡可能地融為一體。為此,本技術采用以下方案它包括用于和固定所述開關的基體連接的外殼和可沿外殼軸向運動的軸向運動機構,所述軸向運動機構包括有連接桿,所述外殼中設有沿外殼軸向的孔,所述連接桿穿入所述孔,所述連接桿的頭部具有帽;所述開關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用于向軸向運動機構輸出頂出力,所述頂出力的方向為自連接桿的尾部向頭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彈簧為豎放的塔形彈簧;所述外殼的其中一側設有軸向運動機構的運動位置控制件,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提供有控制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停止于縮回位的縮回停止控制位,在處于縮回位時,所述帽的周邊與所述基體對齊;所述軸向運動機構與外殼之間還具有使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停止于彈出位的限位配合,在處于彈出位時,所述帽暴露在所述基體之外并且在帽之前的暴露在所述基體之外的開關部分的周圍形成環狀間隙,所述環狀間隙用于所述基體和外部連接。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外殼的主體呈一側缺口的圓筒形,在所述缺口處安裝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所述外殼的主體的表面設有用于連接的外螺紋或者卡接結構。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設有單向滑道,所述單向滑道自處于上部的彈出停止讓位部至縮回停止控制位再自縮回停止控制位至彈出停止讓位部,所述軸向運動機構設有與連接桿連接的運動控制彈性機構,所述彈性機構中設有提供所述彈性的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臥放在彈性機構中,所述彈性機構中具有與所述單向滑道及控制位配合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彈簧為在平面上彎曲的線彈簧,其主體為C形,所述第二彈簧繞過所述連接軸,并在彈簧的兩個端部向外彎曲,兩個端部的其中之一為安裝部,其中之另一為所述自由端。所述彈性機構設有彈簧安裝架或彈簧安裝盤,所述彈簧安裝架或彈簧安裝盤與連接桿連接,所述第二彈簧臥放在彈簧安裝架或彈簧安裝盤中;所述彈簧安裝架或彈簧安裝盤由上部安裝架或上部安裝盤與下部安裝架或下部安裝盤構成,所述第二彈簧臥放在上部安裝架或上部安裝盤與下部安裝架或下部安裝盤之間。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的內表面具有提供所述彈簧安裝架或彈簧安裝盤沿所述軸向滑動導向并防止彈簧安裝架或彈簧安裝盤轉動的平面。所述單向滑道自彈出停止讓位部至縮回停止控制位時經過比縮回停止控制位位置更低的第一底端過渡位,自縮回停止控制位至彈出停止讓位部時經過比縮回停止控制位位置更低的第二底端過渡位;所述單向滑道由以下部分組成自彈出停止讓位部至第一臺階的上坡滑道,自第一臺階段差底部至第一底端過渡位、縮回停止控制位前第二臺階區間的平滑道;自第二臺階段差底部至縮回停止控制位、第三臺階區間的平滑道;自第二底端過渡位經第三臺階段差底部至第四臺階的上坡滑道;所述第一臺階在運動位置控制件上的高度位置介于第一底端過渡位和縮回停止控制位之間,所述第三臺階在運動位置控制件上 的高度位置介于第二底端過渡位和縮回停止控制位之間;所述第四臺階在運動位置控制件上的高度位置介于彈出停止讓位部和縮回停止控制位之間并且所述自彈出停止讓位部至第一臺階的上坡滑道經過第四臺階的段差底部。所述單向滑道在第一底端過渡位和/或第二底端過渡位處設有向下延展的第二彈簧自由端的安裝滑入通道。所述塔形彈簧支撐在與外殼連接的底蓋上,所述底蓋具有塔形彈簧的定位孔。所述外殼設有上蓋,所述軸向運動機構中的運動控制彈性機構與所述上蓋形成使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停止于彈出位的所述限位配合。所述外殼的主體呈一側缺口的圓筒形,其外徑小于等于8_,在所述缺口處安裝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在處于縮回停止控制位,所述開關的高度小于等于7_。由于采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所提供的開關能安裝在某一基體上,通過按壓所述帽,使軸向運動機構在彈出位和縮回位之間運動并可停留在彈出位和縮回位上,當處于彈出位時,所述開關能夠使所述基體能和類似繩子、扣眼、支撐架等連接件連接,處于縮回位時,所述帽能和該基體對齊融為一體,從而既為所應用的基體提供了一種基于連接件的攜帶方式、支撐放置方式,又使所述開關能和所述基體在外形上融為一體,且被所述基體所保護。進一步地,所述開關的運動結構適合運用于微小尺寸的外形結構,外徑可在8_以下,高度可在7_以下,適合運用于類似諸如手機等薄形的便攜電子設備終端,且操作和結構極其簡單,運動狀態和停留狀態穩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手感。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提供的實施例的結構爆炸圖。圖2為通過側面顯示、縱向剖面顯示、橫向剖面顯示來顯示開關運動過程的組合示意圖,其中的左起第一列各分圖顯示軸向運動機構停止于彈出時的狀態,其中的左起第二列各分圖顯示軸向運動機構被按壓至所述自由端處于第一底端過渡位時的狀態,其中的左起第三列各分圖顯示軸向運動機構停止于縮回位時的狀態,其中的右側各分圖顯示軸向運動機構被按壓至所述自由端處于第二底端過渡位時的狀態。圖3為圖I所示實施例中外殼和運動位置控制件的組合示意圖。圖3a為圖I所示實施例中外殼的另一個方向的示意圖。圖4為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的示意圖。圖5為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的單向滑道的示意圖。圖6為上部安裝盤的示意圖。圖7為底蓋采用另一種實施方式時的本技術的剖視圖。圖8為底蓋采用再一種實施方式時的示意圖。圖9為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的單向滑道采用另一種實施方式時的示意圖。圖10為第二彈簧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11為第二彈簧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12為本技術所提供的開關固定于基體后與繩子的連接示意圖。圖13為本技術所提供的開關固定于基體后與支架的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本技術所提供的開關200包括用于和固定所述開關的基體100連接的外殼I和可沿外殼軸向運動的軸向運動機構,所述軸向運動機構包括有連接桿2,所述外殼I中設有沿外殼軸向的孔10,所述連接桿2穿入所述孔10,所述連接桿的頭部具有帽20 ;所述基體100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隨身聽、小靈通、電子辭典、筆記本電腦、電子書、掌上游戲機等可隨身攜帶的便攜電子設備終端。所述開關200設有第一彈簧3,所述第一彈簧3用于向軸向運動機構輸出頂出力,所述頂出力的方向為自連接桿2的尾部向頭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彈簧3為豎放的塔形彈簧,所述豎放可以是如本實施例那樣正放,也可以是倒過來放。所述外殼I的其中一側設有軸向運動機構的運動位置控制件4,運動位置控制件4可采用金屬粉末注塑工藝制造,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提供有控制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停止于縮回位的縮回停止控制位41,在處于縮回位時,所述帽20的周邊與所述基體100對齊,所述對齊可以是在高度上兩者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微型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和固定所述開關的基體連接的外殼和可沿外殼軸向運動的軸向運動機構,所述軸向運動機構包括有連接桿,所述外殼中設有沿外殼軸向的孔,所述連接桿穿入所述孔,所述連接桿的頭部具有帽;所述開關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用于向軸向運動機構輸出頂出力,所述頂出力的方向為自連接桿的尾部向頭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彈簧為豎放的塔形彈簧;所述外殼的其中一側設有軸向運動機構的運動位置控制件,所述運動位置控制件提供有控制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停止于縮回位的縮回停止控制位,在處于縮回位時,所述帽的周邊與所述基體對齊;所述軸向運動機構與外殼之間還具有使軸向運動機構運動停止于彈出位的限位配合,在處于彈出位時,所述帽暴露在所述基體之外并且在帽之前的暴露在所述基體之外的開關部分的周圍形成環狀間隙,所述環狀間隙用于所述基體和外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冠倫,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安費諾飛鳳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