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它是在爐道的前段設置倒置式風冷裝置,在爐道中段和后段設置若干道順向風冷裝置。每道風冷裝置包括密封的不銹鋼帶隧道式爐道和互相連通的離心風機和冷卻水箱,所述離心風機的吸風道及吸風口設置在爐道左右兩側,爐道內腔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吹風道及吹風口,所述爐道內腔左右兩側還設有吸引多余氣體的輔助風道,所述輔助風道與吸風道連通,多余氣體在離心風機吸引下進入冷卻水箱降溫。吹風道的橫斷面設計成波浪狀,不銹鋼帶從上下吹風口的中間通過。本產品設置了多道風冷裝置,使不銹鋼帶在行進過程中能近距離、不間斷地受到冷風吹拂,增快降溫冷卻的速率,達到均勻急冷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金屬熱處理設備制造
,具體指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
技術介紹
不銹鋼帶在退火過程中,要求保持鋼帶表面的光亮效果,因此為了表面不被氧化而發黑,通常在爐內充有保護氣體。所謂保護氣體一般都用氨分解后氮氣和氫氣作保護氣氛,而氫氣是活潑元素,一遇空氣中的氧便會發生爆炸,所以對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的爐道基本上是密封的。但與此同時不銹鋼帶經加熱退火后需要冷卻,冷卻的方式通常是吹冷風。由于前述原因,冷風不能用爐外的含有氧氣空氣,并且由于爐內溫度通常較高,所以必須對爐內的熱氣體吸引至風道并經爐外水箱冷卻后才能循環使用。由于隧道式退火爐 爐道通常較長,前段和后段溫度高低不一,溫差相對較大,若只設一道風冷裝置進行吹風會使不銹鋼帶的硬度不均勻,并且冷卻降溫的速度也不夠快。所以只有在不銹鋼帶隧道式退火爐的爐道上下兩側面設置多道吹風冷卻裝置,并且盡量從近距離、不間斷地進行快速吹風,才能達到既快又均勻降溫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在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的爐道設置多道風冷裝置,在爐道頂面、底面兩側對不銹鋼帶實施吹風,達到快速均勻降溫冷卻的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是在爐道前段設置倒置式風冷裝置,在爐道中段和后段設置若干道順向風冷裝置。所述每道風冷裝置包括密封的爐道和在爐體上方所設的互相連通的離心風機和冷卻水箱,所述離心風機的吸風道及吸風口設置在爐道左右兩側,爐道內腔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吹風道及吹風口,所述爐道內腔左右兩側還設有吸引多余氣體的輔助風道,所述輔助風道與吸風道連通,多余氣體在離心風機吸引下進入冷卻水箱降溫。所述每道風冷裝置的離心風機用高速電機驅動,離心風機與冷卻水箱之間用過道管連通。所述每道風冷裝置吹風道的橫斷面設計成波浪狀,在波浪形的谷底設吹風口,可使冷風更直接地吹到不銹鋼帶的正反兩表面,同時在兩側的波浪狀風口附近設置吸風口,不銹鋼帶從上下吹風口的中間通過。上述所稱前段風冷裝置的設置方向為倒置式,即吹風口在前,吸風口在后;所述中段與后段風冷裝置為順向設置,即吸風口在前,吹風口在后。本技術在原雙側風冷的基礎上增加若干道雙側風冷裝置,使不銹鋼帶在行進過程中能近距離、不間斷地受到冷風吹拂,增快降溫冷卻的速率,達到均勻急冷的目的。另外將吹風口設計成波浪形,使從吹風口吹出的多余冷風迅速從附近吸風口被離心風機吸走并送至冷卻水箱,使冷風溫度可更低一些。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各道風冷裝置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吹風口斷面示意圖;圖3是圖I中A-A向俯視平面不意圖;圖中各部名稱及編號1-進料口、2-爐體、3-前吸風道、4-吹風道、5-離心風機、6-電機、7-過道管、8-冷卻水箱、9-吸風道、10-輔助風道、11-輔助吸風口、12-出料口。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圖3所示,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是在爐道前段設置倒置式風冷裝置,在爐道中段和后段設置若干道順向風冷裝置,其吹風口設置 在爐道內腔的頂面和底面。每道風冷裝置包括密封爐道和在爐體2上方所設的互相連通的離心風機5和冷卻水箱8,離心風機5的吸風道9及吸風口設置在爐道左右兩側,爐道內的熱氣體被離心風機5吸引經吸風道9進入冷卻水箱8。由于冷卻水箱8具有熱交換功能,氣體降溫后經離心風機5鼓動而至爐道兩側吹風道4的吹風口吹出。爐道內腔左右兩側還設有吸引多余氣體的輔助風道10,輔助風道10與吸風道9連通,多余氣體在離心風機5吸引下進入冷卻水箱8降溫。每道風冷裝置的離心風機5用高速電機6驅動,離心風機5與冷卻水箱8用過道管7連通。每道風冷裝置吹風道4的橫斷面設計成波浪狀,在波浪形的谷底設吹風口,可使冷風更直接地吹到不銹鋼帶的正反兩表面,同時在兩側的波浪狀風口附近設置吸風口,不銹鋼帶從中間通過。上述所稱前段風冷裝置的設置方向為倒置式,即吹風口在前,吸風口在后;所述中段與后段風冷裝置為順向設置,即吸風口在前,吹風口在后。在進行不銹鋼帶退火時,不銹鋼帶從加熱段出來后再從進料口進入冷卻降溫爐道。冷風從爐道內腔的頂部和底部吹向不銹鋼帶上表面和下表面,氣體經吸熱后被吸風道9吸入冷卻水箱8,與冷卻水箱8中冷水進行熱交換后,氣體的溫度降低,然后被離心風機5鼓動而從吹風道4的吹風口吹出。一部分多余氣體經輔助吸風道11被下一道風冷裝置的順向吸風道吸引而進入下一道冷卻水箱進行熱交換,如此逐級漸進,爐內氣體的溫度越來越低,從而達到快速均勻降溫的目的。本技術能根據爐體長度及用戶需求,可在爐道中段設置若干道風冷裝置,其設置狀況基本相同,這里不再贅述。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是在爐道前段設置倒置式風冷裝置,在爐道中段和后段設置若干道順向風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每道風冷裝置包括密封的爐道和在爐體(2)上方所設的互相連通的離心風機(5)和冷卻水箱(8),所述離心風機(5)的吸風道(9)及吸風口設置在爐道左右兩側,爐道內腔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吹風道(4)及吹風口,所述爐道內腔的左右兩側還設有吸引多余氣體的輔助風道(10),所述輔助風道(10)與吸風道(9)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其特征是所述每道風冷裝置的離心風機(5)用高速電機(6)驅動,離心風機(5)與冷卻水箱(8)之間用過道管(7)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其特征是所述每道風冷裝置的吹風道(4)的橫斷面設計成波浪狀,在波浪形的谷底設吹風口。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它是在爐道的前段設置倒置式風冷裝置,在爐道中段和后段設置若干道順向風冷裝置。每道風冷裝置包括密封的不銹鋼帶隧道式爐道和互相連通的離心風機和冷卻水箱,所述離心風機的吸風道及吸風口設置在爐道左右兩側,爐道內腔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吹風道及吹風口,所述爐道內腔左右兩側還設有吸引多余氣體的輔助風道,所述輔助風道與吸風道連通,多余氣體在離心風機吸引下進入冷卻水箱降溫。吹風道的橫斷面設計成波浪狀,不銹鋼帶從上下吹風口的中間通過。本產品設置了多道風冷裝置,使不銹鋼帶在行進過程中能近距離、不間斷地受到冷風吹拂,增快降溫冷卻的速率,達到均勻急冷的目的。文檔編號C21D1/26GK202671611SQ20122031301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3日專利技術者丁海濤, 沈嶸, 毛炳南 申請人:丁海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多道風冷裝置的隧道式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是在爐道前段設置倒置式風冷裝置,在爐道中段和后段設置若干道順向風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每道風冷裝置包括密封的爐道和在爐體(2)上方所設的互相連通的離心風機(5)和冷卻水箱(8),所述離心風機(5)的吸風道(9)及吸風口設置在爐道左右兩側,爐道內腔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吹風道(4)及吹風口,所述爐道內腔的左右兩側還設有吸引多余氣體的輔助風道(10),所述輔助風道(10)與吸風道(9)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海濤,沈嶸,毛炳南,
申請(專利權)人:丁海濤,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