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關于一種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包括有一盒體、一密封環以及一蓋體,其中,該盒體包含有一位于頂側的頂部,該密封環包括有一環繞凹設于該密封環底部且嵌設于該頂部的嵌合槽、兩片以上延伸且可彎折地大約等間隔設置于該密封環異于該嵌合槽的一側的壓合片,以及數量與該壓合片相同且形成于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之間的多個夾置空間,該蓋體為扁平狀且其周緣穿入該各夾置空間,該蓋體穿入該各夾置空間的壁面緊密貼靠于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這樣,該密封環填補了該蓋體與該盒體之間的縫隙,且該各壓合片壓合該蓋體可使密封效果更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關于一種野餐盒體或類似物的容器或裝置,特別關于一種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
技術介紹
現有密封餐盒的結構請參閱圖7及圖8所示,其包括有一盒體50、一蓋體60與一密封環70,其中,該盒體50為長方體且包括有六個分別位于該盒體50四個外側面上方的卡扣部51,該蓋體60包括有一凹設于該蓋體60 —側的凹槽61,以及四個延伸設置于該蓋體60四外側面的卡扣耳62,該蓋體60蓋合于該盒體50上側且該各卡扣耳62卡扣于該各卡扣部51,該密封環70設置于該凹槽61內,利用該卡扣耳62與該卡扣部51卡扣后向下緊迫該密封環70,以便形成該蓋體60與該盒體50的密封狀態。·但是,現有密封餐盒在使用上卻有下列缺點存在I、該密封環70是設置于該凹槽61中,不易取出清洗,長期使用下容易發霉滋生細菌,較不衛生。2、由于要卡扣該卡扣部51與該卡扣耳62需用較大的力氣,對于力氣較小的兒童而言,常常需要他人的幫忙才可打開餐盒,較為不便。3、為了使該卡扣耳62容易彎折于該蓋體60,因此該卡扣耳62與該蓋體60的連接處通常較薄,長期使用后,可能容易斷裂。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密封餐盒的密封環不易取出清洗,容易產生發霉問題,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解決目前技術問題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包括有一盒體,其包含有一位于該盒體頂側的頂部;—密封環,其為娃膠材質制成且包括有一嵌合槽、一握持部、兩片以上的壓合片以及數量與該壓合片相同的多個夾置空間,其中,該嵌合槽環繞凹設于該密封環底部且嵌設于該頂部,該嵌合槽的形狀匹配于該頂部,該握持部位于該密封環外側,該各壓合片均可延伸且可彎折地大約等間隔設置于該密封環異于該嵌合槽的一側,該各夾置空間分別形成于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之間,以及;一蓋體,其為扁平狀且其周緣穿入該各夾置空間,該蓋體穿入該各夾置空間的壁面緊密貼靠于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各壓合片均進一步包括有一位于該壓合片彎折處內側的彎折肋。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蓋體進一步包括有一環繞凸設于該蓋體底側的貼靠部,該貼靠部的外側壁面緊壓于該密封環內側壁面,該蓋體位于該貼靠部外側的壁面迫緊于該密封環。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密封環進一步包括有一環繞凸設于該密封環內側異于該嵌合槽壁面的抵靠部,該抵靠部緊壓于該貼靠部。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頂部由下至上略為朝外傾斜,該密封環內側由上至下略為朝內傾斜且斜度匹配于該頂部,該貼靠部由上至下略為朝內傾斜且斜度匹配于該密封環內側。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握持部的厚度較該密封環內側厚。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握持部的上半部的厚度比其下半部厚。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盒體為圓狀,該密封環為圓環狀,該蓋體為圓盤狀。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壓合片的數量為三個。 所述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中該頂部包含有一位于該頂部上緣朝該盒體外側延伸的延伸部。通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技術可達到下列的改進I、該密封環可填補該蓋體與該盒體之間的縫隙,且該各壓合部緊密壓合該蓋體,可使本技術的密封效果更佳,且只要將該密封環往異于該盒體的方向拉起,即可輕易取下該密封環,以進行每次使用完畢后的清潔工作,使用上較為方便衛生。2、該彎折肋可確保該各壓合片無法自行彈回該密封環內側,可在翻折該各壓合片時更方便。3、該各壓合片可折彎,使用時只需將該各壓合片往外翻便可拿起該蓋體,或是在置放該蓋體后將該各壓合片往內翻便可蓋合該蓋體,相當省力。4、本技術的盒體及蓋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且該密封環為硅膠材質所制成,因此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的連接處較不易斷裂。5、該握持部的上半部的厚度比其下半部厚,可方便使用者容易以手扳起該密封環,另外,當餐盒內裝熱食時,由于該握持部的厚度較厚,具有較佳的隔熱效果,可避免使用者被燙傷。6、該嵌合槽的形狀匹配于該頂部,該頂部、該密封環內側、該貼靠部的相匹配的傾斜結構,以及該抵靠部緊壓于該貼靠部等設計,均可使本技術的氣密效果更佳。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中密封環的另一角度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剖面圖。圖5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使用流程圖。圖6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使用流程圖。圖7為現有密封餐盒的立體分解圖。圖8為現有密封餐盒的局部剖面圖。附圖標號說明10盒體11頂部111延伸部20密封環21嵌合槽22握持部23壓合片231彎折肋24夾置空間25抵靠部30蓋體31貼靠部50盒體51卡扣部60蓋體61凹槽62卡扣耳70密封環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圖及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本技術所提出的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的優選實施例如圖I及圖2所示,其包括有一盒體10、一密封環20以及一蓋體30,其中該盒體10為圓狀一體成形且包含有一位于該盒體10頂側的頂部11,該頂部11由下至上略為朝外傾斜,該頂部11包含有一位于該頂部11上緣朝該盒體10外側延伸的延伸部 111。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該密封環20為硅膠材質一體成形所制成的圓環形,該密封環20包括有一嵌合槽21、一握持部22、三壓合片23、三夾置空間24以及一抵靠部25,其中,該嵌合槽21環繞凹設于該密封環20底部,該嵌合槽21嵌設于該頂部11且該嵌合槽21的形狀匹配于該頂部11,該握持部22位于該密封環20外側,該握持部22的厚度比該密封環20內側厚,且該握持部22的上半部的厚度比其下半部厚,該密封環20內側由上至下略為朝內傾斜且斜度匹配于該頂部11,該三壓合片23均可延伸且可彎折地并等間隔地設置于該密封環20異于該嵌合槽21的一側,該三壓合片23分別包括有一位于該壓合片23彎折處內側的彎折肋231,該各夾置空間24分別形成于該各壓合片23與該密封環20之間,該抵靠部25環繞凸設于該密封環20內側異于該嵌合槽21的壁面。請參閱圖2及圖4所示,該蓋體30為一體成形的扁平狀,該蓋體30包括有一環繞凸設于該蓋體30底側的貼靠部31,該貼靠部31由上至下略為朝內傾斜且斜度匹配于該密封環20內側,該貼靠部31的外側壁面緊壓于該抵靠部25,該蓋體30位于該貼靠部31外側的壁面迫緊于該密封環20,該蓋體30的周緣分別穿入該各夾置空間24,且該蓋體30異于該貼靠部31的一側的壁面緊密貼靠于該各壓合片23,這樣,以該各壓合片23向該盒體10方向緊密壓合該蓋體30與該盒體10,由于該嵌合槽21的形狀匹配且緊密貼合于該頂部11,使該蓋體30、該盒體10與該密封環20之間沒有縫隙,以達到密封的效果。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使用流程請參閱圖5及圖6所示,將該密封環20設置于該盒體10上側,且該嵌合槽21嵌合于該頂部11,將該各壓合片23往外翻,該各彎折肋231可確保該各壓合片23無法自行彈回該密封環20內側,置放該蓋體30使其貼靠于該密封環20,再將該各壓合片23往內翻,使該各壓合片23緊密壓合于該蓋體30。同時,本技術并不局限該盒體10、該密封環20以及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盒體,其包含有一位于該盒體頂側的頂部;一密封環,其為硅膠材質制成且包括有一嵌合槽、一握持部、兩片以上的壓合片以及數量與該壓合片相同的多個夾置空間,其中,該嵌合槽環繞凹設于該密封環底部且嵌設于該頂部,該嵌合槽的形狀匹配于該頂部,該握持部位于該密封環外側,該各壓合片均可延伸且可彎折地大約等間隔設置于該密封環異于該嵌合槽的一側,該各夾置空間分別形成于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之間;一蓋體,其為扁平狀且其周緣穿入該各夾置空間,該蓋體穿入該各夾置空間的壁面緊密貼靠于該各壓合片與該密封環。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睿纮,
申請(專利權)人:段睿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