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化工生產的輔助設備,特別涉及余熱回收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反應釜產生的尾氣直接通過尾氣排出口排到大氣中,這樣造成了大量尾氣熱量的浪費,而且污染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余熱回收裝置。其技術方案是余熱回收裝置,主要由反應釜、蛇形管、軟化水儲水罐、集水罐、泵及回水管線構成,所述蛇形管固定貫穿軟化水儲水罐,一端與反應釜的尾氣出口相連接,另一端設置在集水罐中,所述集水罐與泵連接,泵通過回水管線與反應釜的進料口相連接。蛇形管加大了尾氣的散熱面積,有利于軟化水吸收熱量。通過本技術,取得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實現余熱的回收利用,有利于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反應釜1,蛇形管2,軟化水儲水罐3,集水罐4,泵5,回水管線6,蒸汽進汽管線7,反應釜進料口 1-1,反應釜進汽口 1-2,反應釜尾氣出口 1-3。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余熱回收裝置,主要由反應釜I、蛇形管2、軟化水儲水罐3、集水罐4、泵5及回水管線6構成,所述蛇形管2固定貫穿軟化水儲水罐3,一端與反應釜I的尾氣出口 1-3相連接,另一端設置在集水罐4中,所述集水罐4與泵5連接,泵5通過回水管線6與反應釜I的進料口 1-1相連接。在生產中,蒸汽進汽管線7與反應釜I的進汽口 1-2相連接,蒸汽進入到反應釜I內,而高溫尾氣通過反應釜I的尾氣出口 1-3進入到蛇形管2內,尾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汽,在溫度較低的軟化水儲水罐3內的軟化水冷卻下,水蒸氣冷凝成水于集水罐4中,冷凝水通過泵5及回水管線6又返回到反應釜I內,同時被尾氣加熱了 ...
【技術保護點】
余熱回收裝置,主要由反應釜、蛇形管、軟化水儲水罐、集水罐、泵及回水管線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固定貫穿軟化水儲水罐,一端與反應釜的尾氣出口相連接,另一端設置在集水罐中,所述集水罐與泵連接,泵通過回水管線與反應釜的進料口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濤,
申請(專利權)人:東營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