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它包括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羽毛球拍的拍框與手柄之間連接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0~1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雙中桿的每一中桿的直徑為5~7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的制作模具,它包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其與羽毛球拍的拍框相連接的是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0~10mm。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羽毛球拍上設兩支中桿,且兩支中桿之間帶有縫隙或不帶縫隙,在揮拍擊球時,因有兩支中桿的支撐,球拍不會產生震動不穩的現象,擊球更精準。因兩支中桿,其扭力互相牽扯,產生更強的扭力效果,擊球時如果無法將球打在拍框中央,也能準確控制球的落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及其制作模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羽毛球拍,連接拍框和手柄的中桿為單支,當揮拍擊球時,拍框會產生震動不穩的現象,擊球會晃動,球的落點不精準。而且,羽毛球拍單支中桿其扭力較差,擊球時如果無法將球打在拍框中央,很難控制球的落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及其制作模具,先用碳纖維制 作兩支中桿,加熱硬化后,再與制作好的拍框相連接成為球拍初胚,再放入模具加熱硬化定型,套上手柄后成為雙中桿羽毛球拍。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它包括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羽毛球拍的拍框與手柄之間連接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O 10mm。本技術所述雙中桿的每一中桿的直徑為5 7 mm。本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的制作模具,它包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其與羽毛球拍的拍框相連接的是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O 10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羽毛球拍上設兩支中桿,且兩支中桿之間帶有縫隙或不帶縫隙,在揮拍擊球時,因有兩支中桿的支撐,球拍不會產生震動不穩的現象,擊球更精準。因兩支中桿,其扭力互相牽扯,產生更強的扭力效果,擊球時如果無法將球打在拍框中央,也能準確控制球的落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雙中桿羽毛球拍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雙中桿羽毛球拍的制作模具示意圖。圖中1.拍框,2.手柄,3.雙中桿,4.縫隙。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如圖I所示,所述羽毛球拍的拍框I與手柄2之間連接雙中桿3 ;雙中桿之間留有縫隙4。本技術所述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O IOmm ;中桿的直徑為5 7 mm。本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的制作模具,如圖2所示,所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其與羽毛球拍的拍框I相連接的是雙中桿3,雙中桿3之間的縫隙為O 10mm。本技術的制作過程如下I)將碳纖維與玻璃纖維復合原料經加工編織為碳纖維布與玻璃纖維布。2)將碳纖維布依球拍中桿尺寸與規格所需,裁制為交錯狀與直條狀素材。3)交錯狀素材與直條狀素材編排疊放在一起,將鐵芯置放素材上,經卷條機壓卷成一條狀,在外部包裹螺紋狀的塑料材質的OPP塑料皮膜。4)將條狀的中桿放置烤箱加熱硬化后,將鐵芯拉出及清除表面OPP塑料皮膜,制作完成球拍中桿。5)將碳纖維布依球拍框尺寸及規格所需,裁制為交錯狀素材與直條狀素材。6)碳纖維長條素材要長過拍框的周長并加上兩個中桿的長度,內部包裹一條或雙條的尼龍塑料管。7)其中一條塑料管穿入一硬質鐵芯。8)依靠鐵芯的強度,放置在碳纖維素材上卷曲成管狀素材。9)將鐵芯從塑料管一端軸向抽出;管狀素材彎成拍框形狀。10)將管狀素材兩端的尼龍塑料管穿過兩支碳纖中桿,尼龍塑料管兩端由球拍中桿穿出后各接各吹氣風嘴。11)拍框碳纖維素材與中桿接合處以碳纖維布輔強素材貼合成球拍初胚。(拍框與中桿的接合處是由拍框素材兩端尼龍塑料管分別穿過兩中桿后,接合處包扎長形和T形碳纖維布,在接合處三面貼補強碳纖維素材,完成拍框與兩支中桿的連接,形成雙中桿球拍初胚。)12)將球拍初胚置放于預先設置的金屬模具內,入模后蓋模放置成型加熱機器上,球拍中桿末端的吹氣風嘴注入高壓氣體,以充填于拍框塑料管、中桿。13)加熱硬化定型后,打開模具上蓋,取出雙中桿球拍。權利要求1.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它包括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羽毛球拍的拍框與手柄之間連接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O 10m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所述雙中桿的每一中桿的直徑為5 7 mm。3.—種雙中桿羽毛球拍的制作模具,它包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其與羽毛球拍的拍框相連接的是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O 10_。專利摘要本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它包括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羽毛球拍的拍框與手柄之間連接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0~10mm。本技術所述雙中桿的每一中桿的直徑為5~7mm。本技術所述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的制作模具,它包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其與羽毛球拍的拍框相連接的是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0~10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羽毛球拍上設兩支中桿,且兩支中桿之間帶有縫隙或不帶縫隙,在揮拍擊球時,因有兩支中桿的支撐,球拍不會產生震動不穩的現象,擊球更精準。因兩支中桿,其扭力互相牽扯,產生更強的扭力效果,擊球時如果無法將球打在拍框中央,也能準確控制球的落點。文檔編號A63B49/02GK202666325SQ20122016884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專利技術者盧建文 申請人:廈門富幃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中桿羽毛球拍,它包括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羽毛球拍的拍框與手柄之間連接雙中桿;雙中桿之間的縫隙為0~10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建文,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富幃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