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用領域,具體為一種觸感放大墊。該觸感放大墊自上而下依次為上層觸膜、中層油和下層觸膜,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下層觸膜相互密封連接形成密封腔,所述中層油位于所述密封腔內。使用該觸感放大墊的方法為: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觸感放大墊放于待觸摸物上,使所述上層觸膜或所述下層觸膜接觸所述待觸摸物;用手掌壓住所述觸感放大墊,通過所述觸感放大墊放大所述待觸摸物的觸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觸膜微型物體時放大觸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用領域,具體為一種觸感放大墊。
技術介紹
目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癥狀之一即為乳房內出現腫塊,但是,這些腫塊往往在生長到一定尺寸后才會被觸摸至IJ,在臨床中生長到一定尺寸的腫塊已經成為乳腺癌的中晚期,給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而尚處于萌芽期的腫塊,因其很小很難被觸摸到,只能依靠醫療手段或專業人員進行檢測。正是由于萌芽期狀況不明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自我觸摸檢查感觸不到腫塊,往往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最終導致病情惡化,造成極大的身體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同樣,人們在保 健按摩機構經常遇到專業的人員通過按摩身體,可以感知發現某個部位發生了病變,這主要是通過身體內部肌腱、經絡發生輕微變化和專業人員高度敏感的觸感感覺到異常而判斷出來,但是人們不會天天去保健按摩機構,日常生活中自我檢查很難觸摸感知到異常或病變,由此錯過了早發現、早治療的最佳時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觸感放大墊,能夠在觸摸微型物體時放大觸感。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觸感放大墊,自上而下依次為上層觸膜、中層油和下層觸膜,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下層觸膜相互密封連接形成密封腔,所述中層油位于所述密封腔內;所述上層觸膜、所述下層觸膜、所述中層油分別用于在觸摸操作中,接受力并傳遞力。所述上層觸膜的邊緣與所述下層觸膜的邊緣優選為相互密封連接形成所述密封腔。所述觸感放大墊優選為進一步設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優選為設于所述上層觸膜的上方并與所述上層觸膜相連接;或,所述固定件優選為設于所述下層觸膜的下方并與所述下層觸膜相連接。所述固定件優選為包括一個以上的固定帶,所有所述固定帶的兩端優選為分別與所述上層觸膜或所述下層觸膜的邊緣相連接;或,所述固定件優選為包括一層以上固定膜,所述固定膜的邊緣優選為分別與所述上層觸膜或所述下層觸膜相連接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優選為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優選為用于手掌穿過。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下層觸膜的大小優選為相同、和/或形狀優選為相同。所述觸感放大墊優選為手掌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種。所述上層觸膜優選為采用熱塑性聚氨酯或聚氯乙烯或橡膠或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彈性薄膜;和/ 或,所述下層觸膜優選為采用熱塑性聚氨酯或聚氯乙烯或橡膠或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彈性薄膜;和/ 或,所述中層油優選為采用親水性礦物油和/或丙三醇制成的油膜。所述上層觸膜和/或所述下層觸膜的厚度優選為O. 05-0. 11毫米。所述上層觸膜和/或所述下層觸膜的厚度優選為O. 08毫米。所述上層觸膜和所述下層觸膜的厚度優選為相等;和/ 或,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中層油的厚度比優選為10 : I I : 10;和/ 或,所述下層觸膜與所述中層油的厚度比優選為10 : I I : 10。通過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觸感放大墊,能夠達到如下的有益效果I.本技術的觸感放大墊自上而下設有上層觸膜、中層油和下層觸膜,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下層觸膜相互密封連接形成密封腔,所述中層油位于所述密封腔內。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中的其中一層接觸待觸摸物,另一層用于接觸手掌,按壓所述觸感放大墊,壓力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力傳遞傳與所述待觸摸物,待觸摸物的反作用力又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力傳遞傳反作用于手掌末梢神經,末梢神經快速反應至大腦,立即感應數倍超立體的明顯腫塊,從而手掌感到待觸摸物的觸摸感得到放大;連煙灰、細致的棉花纖維及針頭般大小硬塊都可以觸摸到,檢測出。2.本技術結構簡單,包括固定件、上層觸膜、中層油和下層觸膜,原料成本低,制作工藝簡單,但是,由于本技術提供的觸感放大墊能夠將微型物體的觸摸感進行放大,從而可以用于中醫按摩、身體細微組織變化的觸摸,從而確定身體結構和身體的病變,本技術成本低廉但是在探究身體病變和維持人們的身體健康方面作用巨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以下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所示實施例得到其它的實施例及其附圖。圖I為本技術左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手掌形觸感放大墊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長方形觸感放大墊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1、2或3對本技術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所保護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觸感放大墊,如圖1,所示,自上而下依次為上層觸膜I、中層油4和下層觸膜2,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下層觸膜相互密封連接形成密封腔,所述中層油位于所述密封腔內;所述上層觸膜、所述下層觸膜、所述中層油分別用于在觸摸操作中,接受力并傳遞力;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中的其中一層接觸待觸摸物,另一層用于觸摸操作,在觸摸操作中,按壓所述觸感放大墊,壓力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力傳遞傳與所述待觸摸物,待觸摸物的反作用力又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傳遞反作用,完成觸摸操作中觸摸感放大。 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中的其中一層接觸待觸摸物,另一層用于觸摸操作,在觸摸操作中,按壓所述觸感放大墊,壓力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力傳遞傳與所述待觸摸物,待觸摸物的反作用力又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傳遞反作用,完成觸摸操作中觸摸感放大。從而上層觸膜與下層觸膜將中層油封閉在里面,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相當于形成了一個袋裝,里面盛放了油。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在使用時其中一層用于與待觸摸物接觸,另一層用于與手掌接觸,中層油主要起到力傳遞的作用。按壓所述觸感放大墊,壓力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力傳遞傳與所述待觸摸物,待觸摸物的反作用力又通過上層觸膜和下層觸膜以及中層油的力傳遞傳反作用于手掌末梢神經,末梢神經快速反應至大腦,立即感應數倍超立體的明顯腫塊,從而手掌感到待觸摸物的觸摸感得到放大;連煙灰、細致的棉花纖維及針頭般大小硬塊都可以觸摸到,檢測出。在一些實施例中,上層觸膜基本選用柔軟、人體適用無毒且利于力傳遞的材料,其中優選為采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薄膜(TPU)、或聚氯乙烯彈性薄膜(PVC)、或橡膠彈性薄膜、或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彈性薄膜;由于TPU的人體適用性強,且為常用醫用材料,因此,優選采用這種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與上層觸膜的選取同樣道理,下層觸膜基本選用柔軟、人體適用無毒且利于力傳遞的材料,其中優選為采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薄膜(TPU)、或聚氯乙烯彈性薄膜(PVC)、或橡膠彈性薄膜、或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彈性薄膜;由于TPU的人體適用性強,且為常用醫用材料,因此,優選采用這種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層油為油膜,選取自利于力傳遞且流動性較好的油性物質,優選為采用親水性礦物油、和/或丙三醇。其中丙三醇流動性好,力傳遞好,因此更優選采用丙三醇。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感放大墊,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為上層觸膜、中層油和下層觸膜,所述上層觸膜與所述下層觸膜相互密封連接形成密封腔,所述中層油位于所述密封腔內;所述上層觸膜、所述下層觸膜、所述中層油分別用于在觸摸操作中,接受力并傳遞力。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曉梅,楊惠仁,
申請(專利權)人:賀鳳雙,李曉梅,楊惠仁,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