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及裝置屬金屬連續鑄造,尤其涉及異型坯連鑄中包澆注方法及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中包和結晶器,特點是中包至少設置兩個中包水口,每個中包水口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和滑動下水口,分別與中包水口及全浸入式水口相連接,全浸入式水口插設在結晶器內,由托架支承,鋼水由這兩個密閉流鋼通道進行澆注,杜絕鋼水二次氧化,改善鑄坯質量;快換水口機構實施鋼水流量及在結晶器內液位的調控,減少粘結、漏鋼傾向;實現在線快速更換水口,提高中包連澆爐數,減少中包更換次數和中包用量,降低消耗,減少廢鋼量,提高成坯率,提高鑄機作業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金屬連續鑄造技術,尤其涉及異型坯連鑄中包澆注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異型坯斷面成H形,其連鑄時接受鋼水的結晶器亦為H形。為了保證進入結晶器內的鋼水流場均勻、溫度分布合理,當前異型坯連鑄中包澆注采用雙定徑水口控制鋼水流量,敞開澆注,即中包中的鋼水由定徑水口流出,形成兩個獨立的鋼流,暴露在空氣中,然后再進入半浸入式水口并注入結晶器。所采用的裝置是包括中包及設在中包上的兩個定徑水口,每個定徑水口下方與插設在結晶器中的半浸入式水口相對應,半浸入式水口由托架支承。由于采用定徑水口進行澆注,在澆注過程中無法實現在線更換水口,只得頻繁更換中包內襯。目前材質好的定徑水口使用壽命僅有10-15小時,而且兩個定徑水口的性能和使用壽命還參差不一,哪只損壞都得更換,因此耐火材料及水口消耗多;更換定徑水口必須停止澆注,中包中的鋼水報廢,廢鋼多,降低了成坯率;由于停澆、斷流,結晶器內發生粘結、漏鋼幾率增大。由于采用定徑水口,在澆注過程中,高溫鋼水侵蝕和沖刷水口孔,孔徑逐漸擴大,澆注速度產生波動無法控制,不利生產。由于采用半浸入式水口,澆注過程中,鋼水再次暴露于空氣中,鋼水二次氧化,使異型坯的表面和內在質量惡化。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及裝置,對澆注過程中的鋼水流量和速度進行控制,改善結晶器內的鋼水液位及溫度分布的波動;在澆注過程中實現在線、快捷、安全地更換水口,提高中包連澆爐數,延長中包使用壽命,降低消耗,提高鑄機作業率;解決鋼水二次氧化問題,改善異型坯表面和內在質量。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中包和結晶器之間設置兩個獨立的鋼水通道,中包中的鋼水由該兩個通道注入結晶器進行澆注,特點是中包底部至少設置兩個中包水口,每個中包水口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和滑動下水口,滑動上水口與中包水口相連接,滑動下水口與全浸入式水口相連通,全浸入式水口插設在結晶器內,中包水口、滑動上水口、滑動下水口及全浸入式水口同在一條中軸線上,上下貫通,構成兩個密閉的鋼水流動通道,鋼水由中包經密閉通道進行澆注;快換水口機構用來調節滑動水口的開度大小,以控制鋼水的流量和結晶器內鋼水液位,并實現澆注過程中對滑動下水口進行在線快速更換。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的裝置,包括中包和結晶器,其特點是中包底部至少設置兩個中包水口,每個水口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固定在中包底部,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與滑動下水口,滑動上水口與中包水口相連接,滑動下水口與全浸入式水口相連通,中包水口、滑動上水口、滑動下水口及全浸入式水口同在一條中軸線上,上下貫通,構成兩個密閉的鋼水流動通道;全浸入式水口插設在結晶器內,全浸入式水口由托架支承。所述快換水口機構底板上設有裝滑動上水口孔、裝滑槽螺孔,裝壓緊螺栓孔,裝固定板螺孔及安裝孔,滑槽及固定板設對應孔;兩根滑槽引導板由螺栓平行地固定在底板上,壓力板一端由壓緊螺栓、彈簧與螺母固定在底板上,壓力板的另一端緊壓在滑槽上;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上,并與滑槽垂直;油缸滑道與固定板由螺栓連接,油缸置于油缸滑道內;滑動上水口固定在底板的通孔臺肩內,與中包水口相連接,滑動下水口的臺肩置于托圈上,托圈臺肩滑裝于滑槽上,與全浸入式水口相連通;壓縮空氣管固定在壓緊彈簧旁的底板上。由于每個中包水口下方均用一快換水口機構,進行鋼水流量控制,可以控制一個水口,也可以實現兩個水口同步控制,方便靈活,提高結晶器鋼水液位控制精度;澆注過程中可以在線更換水口,或截流,只需將要更換的一只水口卸除,由油缸將備份水口或盲板推至澆注位置即可,而另一只水口仍處在工作狀態中,經過調整,結晶器仍能保持一定的液位。這樣,在澆注過程中既可以控制鋼水流量,又能快速更換水口。與
技術介紹
相比,其優點是1.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及裝置進行澆注,可有效地控制鋼水流量,提高了結晶器鋼水的控制精度,可以改善結晶器內鋼水液位波動,有利于結晶器內的鋼水流場和溫度合理分布,減少粘結、漏鋼的傾向發生。2.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及裝置進行澆注,可以在線快速更換水口,延長了中包連澆爐數,大大減少包襯和水口的消耗,減少因更換水口產生的廢鋼,提高成坯率;減少停澆時間,提高了鑄機作業率。3.快換水口機構,結構緊湊、合理,機械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減少了中包用量,還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4.采用全浸入式水口進行密閉澆注,杜絕了鋼水二次氧化,改善了鑄坯表面和內在質量。附圖說明對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1.圖1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2.圖2是本專利技術快換水口機構的底板示意圖。3.圖3是本專利技術快換水口機構A-A向視圖。4.圖4是本專利技術快換水口機構示意圖。5.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開澆板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由圖1可知,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及裝置,中包1和結晶器7之間設置兩個獨立的鋼水通道,中包1中的鋼水由這兩個獨立通道注入結晶器7里進行澆注,是適應異型坯澆注特點,使鋼水流場和溫度分布均勻合理。中包1底部設有兩個座磚2,中包水口3裝于其中;每個中包水口3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4,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16與滑動下水口17,滑動上水口16與中包水口3相連通,滑動下水口17與全浸入式水口5相接,全浸入式水口5插設在結晶器7內,全浸入式水口5由托架支承。在澆注狀態下,中包水口3、渭動上水口16、滑動下水口17及全浸入式水口5同在一條中軸線上,上下貫通,構成兩個獨立的、密閉的鋼水流動通道;采用快換水口機構4一是用來調節滑動水口16、17的開度,以控制鋼水流量及控制結晶器7內鋼水的液位,二是用來在澆注過程中在線快速更換滑動下水口17,以減少停澆時間,延長中包連澆爐數,降低耐火材料的消耗。采用全浸水口5以杜絕鋼水二次氧化,改善了鑄坯表面和內在質量。開澆時,將開澆板20置于滑槽9的起始位置,液壓油缸置于油缸滑道14內,并推向起始位置;液壓油缸將開澆板20推向澆注位置,開始引流,待鋼水穩定后,將滑動下水口17置于托圈18上,由液壓油缸推至澆注位置,連接全浸入式水口5,將盲板19置于滑道14的起始位置。截流停澆,將盲板19置于滑槽9的起始位置,如遇緊急情況,用液壓油缸將其推至澆注位置,切斷鋼流,停止澆注。更換水口,當需要更換水口時,盲板19取下,將備份滑動下水口17置于滑槽9的起始位置,接著取下全浸入式水口5,用液壓油缸將備份滑動下水口17推至澆注位置,連接全浸入式水口5。在進行更換水口時,調整另一水口的鋼水流量,以保持結晶器內鋼水的液位。由圖2、圖3、圖4可以看出,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及裝置用快換水口機構4的底板8上設有安裝滑動上水口16孔、裝滑槽9螺孔,裝壓緊螺栓11孔,裝固定板13螺孔及安裝孔,滑槽9及固定板13上設對應孔,組成滑槽9的兩條倒“L”形引導板由螺栓平行地固定在底板8上,壓力板10的一端由壓緊螺栓11、彈簧12與螺母21固定在底板8上,壓力板10的另一端緊壓在滑槽9上,調節螺母可以調整施加在滑動下水口17上頂壓力,以使滑動上水口16與滑動下水口17滑動面密封嚴密。固定板13固定在底板8上,并與滑槽9垂直,垂足處為滑槽9的起始位置。油缸滑道14與固定板13由螺栓連接,液壓油缸置于油缸滑道14內;滑動上水口16固定在底板8的通孔臺肩內,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中包(1)和結晶器(7)之間設置兩個獨立的鋼水通道,中包(1)中的鋼水由該兩個通道注入結晶器(7)進行澆注,其特征在于中包(1)底部至少設置兩個中包水口(3),每個中包水口(3)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4),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16)和滑動下水口(17),滑動上水口(16)與中包水口(3)相連接,滑動下水口(17)與全浸入式水口(5)相通,中包水口(3)、滑動上水口(16)、滑動下水口(17)及全浸入式水口(5)同在一條中軸線上,上下貫通,構成兩個密閉的鋼水流動通道,鋼水由中包(1)經密閉通道進行澆注;快換水口機構(4)用來調節滑動水口(16)、(17)的開度,以控制鋼水的流量和結晶器(7)內鋼水的液位,實現澆注過程中對滑動下水口(17)進行在線快速更換。
【技術特征摘要】
1.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中包(1)和結晶器(7)之間設置兩個獨立的鋼水通道,中包(1)中的鋼水由該兩個通道注入結晶器(7)進行澆注,其特征在于中包(1)底部至少設置兩個中包水口(3),每個中包水口(3)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4),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16)和滑動下水口(17),滑動上水口(16)與中包水口(3)相連接,滑動下水口(17)與全浸入式水口(5)相通,中包水口(3)、滑動上水口(16)、滑動下水口(17)及全浸入式水口(5)同在一條中軸線上,上下貫通,構成兩個密閉的鋼水流動通道,鋼水由中包(1)經密閉通道進行澆注;快換水口機構(4)用來調節滑動水口(16)、(17)的開度,以控制鋼水的流量和結晶器(7)內鋼水的液位,實現澆注過程中對滑動下水口(17)進行在線快速更換。2.異型坯連鑄中包快換水口澆注方法的裝置,包括中包(1)和結晶器(7),其特征在于中包(1)底部至少設置兩個中包水口(3),每個中包水口(3)下方設置快換水口機構(4),固定在中包座磚(2)中,其上設有滑動上水口(16)與滑動下水口(17),滑動上水口(16)與中包水口(3)相連接,滑動下水口(17)與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松林,李建中,湯寅波,蘇順德,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4[中國|安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