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繞線機,包括走線機構、繞線機構、縱向支架、矩形支架、橫向支架,所述走線機構中的轉向導輪固定在縱向支架上,第一、第二滑塊與縱向支架活動連接;繞線機構中的收線器、剎車裝置、導輪固定在矩形支架上,通過第三傳動帶與第二電機連接,張緊器固定在橫向支架上。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固定有牽引桿,所述牽引桿上設有一端帶有雙向鉤的連桿;所述第一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傳動帶的兩端連接,第二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傳動帶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經轉向導輪與第一電機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帶經轉向導輪與第一電機的轉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適用于要求較低的產品,而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故障率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繞線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繞線機。
技術介紹
各行業均使用繞線機來繞制所需的各種紗團、紗錠。目前繞線機的種類很多,但是對于一些要求比較低的產品,現有的繞線機的一些功能利用不上,形成了一種資源的浪費,而且設備資金投入也比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繞線機,可以解決對低要求產品現有繞線機功能利用不上和設備資金投入大的問題。 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繞線機,包括走線機構、繞線機構、縱向支架、矩形支架、橫向支架,所述走線機構中的轉向導輪固定在縱向支架上,第一、第二滑塊與縱向支架活動連接;所述繞線機構中的收線器、剎車裝置、導輪固定在矩形支架上,張緊器固定在橫向支架上。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是,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固定有牽引桿,所述牽引桿上設有一端帶有雙向鉤的連桿;所述第一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傳動帶的兩端連接,第二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傳動帶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經轉向導輪與第一電機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帶經轉向導輪與第一電機的轉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是,收線器、剎車裝置、導輪通過第三傳動帶與第二電機連接;收線器的轉軸上固定有收線輪。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方案是,矩形支架兩邊的收線器的間距小于導輪的間距。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如下 完全能夠適用于要求較低的產品,而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故障率低。附圖說明圖I為繞線機主視圖。圖2為繞線機俯視圖。具體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種繞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線機構I、繞線機構2、縱向支架3、矩形支架4、橫向支架5,所述走線機構I中的轉向導輪16固定在縱向支架3上,第一、第二滑塊12、12'與縱向支架3活動連接;所述繞線機構2中的收線器26、剎車裝置24、導輪25固定在矩形支架4上,張緊器23固定在橫向支架5上。如圖I所示,第一滑塊12和第二滑塊12'之間固定有牽引桿13,所述牽引桿13上設有一端帶有雙向鉤15的連桿14 ;所述第一滑塊1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傳動帶11的兩端連接,第二滑塊1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傳動帶11'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11經轉向導輪16與第一電機17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帶11'經轉向導輪16'與第一電機17的轉軸連接。如圖2所示,收線器26、剎車裝置24、導輪25通過第三傳動帶21與第二電機27連接;收線器26的轉軸上固定有收線輪22。如圖2所示,矩形支架4兩邊的收線器26的間距小于導輪25的間距。放線盤6放出的線經張緊器23提供表面張力,然后纏繞在雙向鉤15上,再固定在收線輪22上;第二電機27通過第三傳動帶21帶動收線器26轉動,收線器26上的收線輪22旋轉,拉動并纏繞線;每個收線器26對應的剎車裝置24可以在出問題的時候(比如斷線)對單個收線器26進行緊急停車,而不影響其他收線器的工作,問題解決以后打開剎車裝置恢復工作;第一電機17為伺服電機,通過第一、第二傳動帶11、11'帶動連桿14上的雙向 鉤15上下運動,從而實現收線輪22的走線。權利要求1.一種繞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線機構(I)、繞線機構(2)、縱向支架(3)、矩形支架(4)、橫向支架(5),所述走線機構(I)中的轉向導輪(16)固定在縱向支架(3)上,第一、第二滑塊(12、12')與縱向支架(3)活動連接;所述繞線機構(2)中的收線器(26)、剎車裝置(24)、導輪(25)固定在矩形支架(4)上,張緊器(23)固定在橫向支架(5)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12)和第二滑塊(12')之間固定有牽引桿(13),所述牽引桿(13)上設有一端帶有雙向鉤(15)的連桿(14);所述第一滑塊(1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傳動帶(11)的兩端連接,第二滑塊(12')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傳動帶(1P )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11)經轉向導輪(16)與第一電機(17)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帶(11')經轉向導輪(16')與第一電機(17)的轉軸連接。3.如權利要求I所述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線器(26)、剎車裝置(24)、導輪(25)通過第三傳動帶(21)與第二電機(27)連接;收線器(26)的轉軸上固定有收線輪(22)。4.如權利要求3所述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架(4)兩邊的收線器(26)的間距小于導輪(25)的間距。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繞線機,包括走線機構、繞線機構、縱向支架、矩形支架、橫向支架,所述走線機構中的轉向導輪固定在縱向支架上,第一、第二滑塊與縱向支架活動連接;繞線機構中的收線器、剎車裝置、導輪固定在矩形支架上,通過第三傳動帶與第二電機連接,張緊器固定在橫向支架上。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固定有牽引桿,所述牽引桿上設有一端帶有雙向鉤的連桿;所述第一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傳動帶的兩端連接,第二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傳動帶的兩端連接,所述第一傳動帶經轉向導輪與第一電機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帶經轉向導輪與第一電機的轉軸連接。本專利技術能夠適用于要求較低的產品,而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故障率低。文檔編號B65H54/20GK102874651SQ20121036013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專利技術者李 浩 申請人:江蘇昌澤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繞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線機構(1)、繞線機構(2)、縱向支架(3)、矩形支架(4)、橫向支架(5),所述走線機構(1)中的轉向導輪(16)固定在縱向支架(3)上,第一、第二滑塊(12、12′)與縱向支架(3)活動連接;所述繞線機構(2)中的收線器(26)、剎車裝置(24)、導輪(25)固定在矩形支架(4)上,張緊器(23)固定在橫向支架(5)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浩,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昌澤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