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包括前照燈燈殼(1)和前照燈燈罩(2),前照燈燈殼(1)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2)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燈燈殼(1)的環形凹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燈燈殼(1)的外側設置有前照燈護罩(3),所述前照燈護罩(3)由上邊框和對稱布置的左邊框、右邊框一體注塑成型,并將前照燈燈殼(1)的上邊緣、左邊緣和右邊緣分別罩住。前照燈護罩位于前照燈燈殼的外側,可以根據需要將前照燈護罩設計成各種顏色,并作為裝飾條將前照燈燈殼的邊緣罩住,從而提高整車的美觀度和靈動,模具簡單,結構可行,效果非常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摩托車零部件結構,具體涉及前照燈殼組件。
技術介紹
傳統的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由前照燈燈殼和前照燈燈罩組成,前照燈燈殼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粘接在前照燈燈殼的內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前照燈燈罩采用PC料一體注塑成型,在模具和注塑上無法滿足造型和色彩的要求,不能根據需要為前照燈燈罩搭配不同的顏色,使整車的美觀度受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造型美觀、能根據需要搭配不同色彩的摩托車前照燈殼組 件,使整車更加亮麗靈動。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包括前照燈燈殼和前照燈燈罩,前照燈燈殼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燈燈殼的環形凹槽內,關鍵在于所述前照燈燈殼的外側設置有前照燈護罩,所述前照燈護罩由上邊框和對稱布置的左邊框、右邊框一體注塑成型,并將前照燈燈殼的上邊緣、左邊緣和右邊緣分別罩住;所述前照燈燈殼的下端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A,在安裝支耳A上設置第一前面罩安裝孔,所述前照燈燈殼的左、右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B和安裝支耳C,在安裝支耳B上設置有第一螺釘過孔和第一限位孔,在安裝支耳C上設置有第二螺釘過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前照燈護罩的左、右邊框的上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D,在安裝支耳D上設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裝孔,前照燈護罩的左、右邊框的中部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E,在安裝支耳E上設置有與第一螺釘過孔位置對應的第三螺釘過孔、與第一限位孔位置對應的第一限位凸起,前照燈護罩的左、右邊框的下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F,在安裝支耳F上設置有與第二螺釘過孔位置對應的第四螺釘過孔、與第二限位孔位置對應的第二限位凸起。由于前照燈護罩由不封閉邊框構成,容易變形,因此安裝時,首先將前照燈護罩上的第一、第二限位凸起分別插入前照燈燈殼的第一、第二限位孔中進行初定位,再將前照燈燈罩與前照燈燈殼粘接在一起,最后由穿過第一前面罩安裝孔的自攻螺釘、穿過第一面板安裝孔的自攻螺釘,穿過第一、第三螺釘過孔的自攻螺釘和穿過第二、第四螺釘過孔的自攻螺釘將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安裝到前面罩上。優選為,所述前照燈燈殼和前照燈護罩由PP料制成,前照燈燈罩由PC料制成。有益效果前照燈護罩位于前照燈燈殼的外側,可以根據需要將前照燈護罩設計成各種顏色,并作為裝飾條將前照燈燈殼的邊緣罩住,從而提高整車的美觀度和靈動,模具簡單,結構可行,效果非常顯著。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前照燈燈殼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中前照燈燈罩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I中前照燈護罩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與前面罩的裝配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的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由前照燈燈殼I、前照燈燈罩2和前照燈護罩3三部分組成。前照燈燈罩2位于前照燈燈殼I的內側,前照燈護罩3位于前照燈燈殼I的外側。前照燈燈殼I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2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燈燈殼I的環形凹槽內。前照燈護罩3罩在前照燈燈殼I的外側。如圖2所示,前照燈燈殼I的下端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A,在安裝支耳A上設置第一前面罩安裝孔la,前照燈燈殼I的左、右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B和安裝支耳C,在安裝支耳B上設置有第一螺釘過孔Ib和第一限位孔lc,在安裝支耳C上設置有第二螺釘過孔Id和第二限位孔le。圖3所示為前照燈燈罩2,前照燈燈罩2采用透明材質制造。如圖4所示,前照燈護罩3由上邊框和對稱布置的左邊框、右邊框一體注塑成型,構成一個下端開口、中空的非封閉框架結構。結合圖I可知,前照燈護罩3將前照燈燈殼I的上邊緣、左邊緣和右邊緣分別罩住。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上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D,在安裝支耳D上設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裝孔3a,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中部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E,在安裝支耳E上設置有與第一螺釘過孔Ib位置對應的第三螺釘過孔3b、與第一限位孔Ic位置對應的第一限位凸起3c,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下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F,在安裝支耳F上設置有與第二螺釘過孔Id位置對應的第四螺釘過孔3d、與第二限位孔Ie位置對應的第二限位凸起3e。最好是,前照燈燈殼I和前照燈護罩3由PP料制成,前照燈燈罩2由PC料制成。結合圖I——圖5可知,當位于最外側的前照燈護罩3的第一限位凸起3c從前照燈燈殼I的第一限位孔Ic中伸出、前照燈護罩3的第二限位凸起3e從前照燈燈殼I的第二限位孔Ie中伸出后,前照燈護罩3的第三螺釘過孔3b與前照燈燈殼I的第一螺釘過孔Ib軸線重合、前照燈護罩3的第四螺釘過孔3d與前照燈燈殼I的第二螺釘過孔Id軸線重合。分別由穿過第一前面罩安裝孔Ia的自攻螺釘,穿過第二前面罩安裝孔3a的自攻螺釘,先穿過第一螺釘過孔lb、再穿過第三螺釘過孔3b的自攻螺釘,先穿過第二螺釘過孔Id、再穿過第四螺釘過孔3d的自攻螺釘,將前照燈殼組件安裝到前面罩4上,在前面罩4上對應設置有螺柱。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包括前照燈燈殼(I)和前照燈燈罩(2),前照燈燈殼(I)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2)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燈燈殼(I)的環形凹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燈燈殼(I)的外側設置有前照燈護罩(3),所述前照燈護罩(3)由上邊框和對稱布置的左邊框、右邊框一體注塑成型,并將前照燈燈殼(I)的上邊緣、左邊緣和右邊緣分別罩住; 所述前照燈燈殼(I)的下端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A,在安裝支耳A上設置第一前面罩安裝孔(Ia),所述前照燈燈殼(I)的左、右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B和安裝支耳C,在安裝支耳B上設置有第一螺釘過孔(Ib)和第一限位孔(Ic),在安裝支耳C上設置有第二螺釘過孔(Id)和第二限位孔(Ie); 所述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上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D,在安裝支耳D上設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裝孔(3a),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中部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E,在安裝支耳E上設置有與第一螺釘過孔(Ib)位置對應的第三螺釘過孔(3b)、與第一限位孔(Ic)位置對應的第一限位凸起(3c),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下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F,在安裝支耳F上設置有與第二螺釘過孔(Id)位置對應的第四螺釘過孔(3d)、與第二限位孔(Ie)位置對應的第二限位凸起(3e)。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燈燈殼(I)和前照燈護罩⑶由PP料制成,前照燈燈罩⑵由PC料制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包括前照燈燈殼(1)和前照燈燈罩(2),前照燈燈殼(1)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2)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燈燈殼(1)的環形凹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燈燈殼(1)的外側設置有前照燈護罩(3),所述前照燈護罩(3)由上邊框和對稱布置的左邊框、右邊框一體注塑成型,并將前照燈燈殼(1)的上邊緣、左邊緣和右邊緣分別罩住。前照燈護罩位于前照燈燈殼的外側,可以根據需要將前照燈護罩設計成各種顏色,并作為裝飾條將前照燈燈殼的邊緣罩住,從而提高整車的美觀度和靈動,模具簡單,結構可行,效果非常顯著。文檔編號B62J6/02GK10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摩托車前照燈殼組件,包括前照燈燈殼(1)和前照燈燈罩(2),前照燈燈殼(1)的內側設置有與前照燈燈罩(2)外輪廓匹配的環形凹槽,前照燈燈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燈燈殼(1)的環形凹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燈燈殼(1)的外側設置有前照燈護罩(3),所述前照燈護罩(3)由上邊框和對稱布置的左邊框、右邊框一體注塑成型,并將前照燈燈殼(1)的上邊緣、左邊緣和右邊緣分別罩住;所述前照燈燈殼(1)的下端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A,在安裝支耳A上設置第一前面罩安裝孔(1a),所述前照燈燈殼(1)的左、右兩側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B和安裝支耳C,在安裝支耳B上設置有第一螺釘過孔(1b)和第一限位孔(1c),在安裝支耳C上設置有第二螺釘過孔(1d)和第二限位孔(1e);所述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上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D,在安裝支耳D上設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裝孔(3a),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中部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E,在安裝支耳E上設置有與第一螺釘過孔(1b)位置對應的第三螺釘過孔(3b)、與第一限位孔(1c)位置對應的第一限位凸起(3c),前照燈護罩(3)的左、右邊框的下端各設置有一個安裝支耳F,在安裝支耳F上設置有與第二螺釘過孔(1d)位置對應的第四螺釘過孔(3d)、與第二限位孔(1e)位置對應的第二限位凸起(3e)。...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羊本偉,章昊,劉林,
申請(專利權)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