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樹脂薄膜接合體的制造方法,在該樹脂薄膜接合體的制造方法中,將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相對并進行接合,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其特征在于,使用光吸收構件,該光吸收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高于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該光吸收構件包括與水接觸的接觸角為60°以上的表面;使上述端面彼此相對的部分與上述表面抵接,向上述光吸收構件照射激光而使上述光吸收構件發熱,從而使上述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熱熔接;自上述光吸收構件剝離上述相對的部分,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例如涉及將帶狀的樹脂薄膜構件彼此接合來制作樹脂薄膜接合體的。
技術介紹
以往,在將帶狀的樹脂薄膜構件連續地向加工機供給來實施加工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接著前面的樹脂薄膜構件而向加工機供給新的樹脂薄膜構件,將新的樹脂薄膜構件的頂端部分接合在前面的樹脂薄膜構件的末端部分(所謂的拼接)。另外,不限于這樣的情況,廣泛地實施將樹脂薄膜構件彼此在端部接合來制作樹脂薄膜接合體的。作為這種,提出有如下方法如圖4的(a)所示,隔著光吸收劑104將對于激光100R具有透射性的樹脂薄膜構件101、102彼此疊合、向該疊合而成的部分照射激光100R,使該樹脂薄膜構件101、102彼此熱熔接來進行接合(參照專利文獻I)。另外,作為其他方法,也公知有如下等方法如圖4的(b)所示,將對于激光100R具有透射性的樹脂薄膜構件101、102的端部彼此相對,用涂敷有光吸收劑104的接合構件105以光吸收劑104位于樹脂薄膜構件101、102與接合構件之間的界面的方式覆蓋樹脂薄膜構件101、102的端部的該相對的部分,向被該接合構件105覆蓋的部位照射激光100R,使樹脂薄膜構件101、102與接合構件105熱熔接來進行接合。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國專利特許第3682620號但是,在上述方法中,將樹脂薄膜構件彼此疊合、或使樹脂薄膜構件彼此與粘合構件熱熔融,因此有時在所制作的樹脂薄膜接合體的接合部分產生臺階。在該情況下,例如,利用將樹脂薄膜接合體卷成卷狀而成的樹脂薄膜接合體卷從外側抽出而卷繞成另一個卷的所謂卷對卷(roll to roll)來輸送該樹脂薄膜接合體時,接合部分(接縫、接合構件等)的臺階(邊緣)通過輸送用輥時,有可能損傷該輥。另外,在將該樹脂薄膜接合體卷成卷狀時,能在該臺階的周邊部分產生因該臺階而形成的擦傷,因此也存在產品的取出效率變差這樣的擔心。因此,想到如下制作方法如圖5所示,向發熱介質106涂敷光吸收劑104,將樹脂薄膜構件101、102相對,以光吸收劑位于樹脂薄膜構件101、102和發熱介質106之間的界面的方式用發熱介質106覆蓋上述相對的部分,向被該發熱介質106覆蓋的部位照射激光100R,僅將樹脂薄膜構件101、102彼此熱熔接來進行接合,將上述相對的部分自發熱介質106剝離,從而制作樹脂薄膜接合體107。但是,在該方法中,在熱熔接后,涂敷在發熱介質106上的光吸收劑104附著在樹脂薄膜接合體107上而自發熱介質106消失,因此,存在如下問題每次熱熔接都需要將光吸收劑104涂敷于發熱介質106的工序,準備時間變長。另外,需要用于涂敷光吸收劑104的涂敷裝置,因此,初期成本增加,另外,也存在如下問題與上述相應地使制造樹脂薄膜接合體的裝置自身變大。另外,在應該涂敷光吸收劑的部分以外也無意中作為異物而附著有光吸收劑104的情況下,產品成品率也有可能降低。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例如,也考慮到替代如上所述那樣涂敷有光吸收劑的發熱介質而使用將具有光吸收性的材料成形為例如膜狀等的光吸收構件的方法。該方法如下所述例如,使上述光吸收構件與上述那樣的兩個樹脂薄膜構件相對的部分抵接,向該光吸收構件照射激光而僅使樹脂薄膜構件彼此熱熔接來進行接合,將上述相對的部分自上述光吸收構件剝離,從而來制作樹脂薄膜接合體。但是,在該方法中,熱熔融的樹脂薄膜構件有時附著在光吸收構件的 表面上。產生該附著時,不易自上述表面剝離熱熔接后的樹脂薄膜構件,或者附著的樹 脂樹脂薄膜構件固定在上述表面上,不易再利用上述光吸收構件,效率變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縮小接合部分的臺階,不需要涂敷光吸收劑的工序,進一步抑制光吸收劑作為異物附著的情況,并且,高效地將樹脂薄膜構件彼此接合來制作樹脂薄膜接合體。本專利技術的,其特征在于,將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相對,使用光吸收構件,該光吸收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高于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該光吸收構件包括與水接觸的接觸角為60°以上的表面;使上述端面彼此相對的部分與上述表面抵接,向上述光吸收構件照射激光而使上述光吸收構件發熱,從而使上述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熱熔接;自上述光吸收構件剝離上述相對的部分,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優選上述光吸收構件對上述激光的波長具有10%以上的光吸收率。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優選上述光吸收構件含有類金剛石、玻碳或者碳石墨。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優選上述激光具有800nm IlOOOnm的波長。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優選具有150μπι以下的厚度。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優選含有熱塑性樹脂,該熱塑性樹脂具有3000C以下的熔點或者玻化溫度。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優選含有三醋酸纖維素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環烯烴聚合物、降冰片烯樹脂或者聚乙烯醇樹脂中的一種以上的樹脂。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一實施方式的中的端面形成工序和相對工序的概略工序圖。圖2是表示一實施方式的中的接合工序的圖。圖3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的樹脂薄膜接合體卷成卷狀的工序的圖。圖4是表示作為現有技術的使用了激光的的圖。圖5是表示能夠想到的、使用了激光的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是將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相對來進行接合而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的,該方法如下所述使用光吸收構件,該光吸收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高于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該光吸收構件包括與水接觸的接觸角為60°以上的表面;使上述端面彼此相對的部分與上述表面抵接,向上述光吸收構件照射激光而使上述光吸收構件發熱,從而使上述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熱熔接,自上述光吸收構件剝離上述相對的部分,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的中,實施如下工序端面形成工序,將第I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部和第2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部重疊,將該重疊的端部雙方同時切斷,從而在上述端部間形成作為相互吻合的端面的斷面;相對工序,使在該端面形成工序形成的一個端面與另一個端面相對,使相對的部分與光吸收構件的表面抵接;將該相對的部分與光吸收構件一起固定的工序;接合工序,向該光吸收構件照射激光而使該光吸收構件發熱,從而使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熱熔接,自上述光吸收構件剝離上述相對的部分,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作為上述的第I樹脂薄膜構件和第2樹脂薄膜構件,通常含有同種熱塑性樹脂,但不限于是同種樹脂的情況,只要是彼此能夠熱熔接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種類的樹脂,例如,也能夠使用具有相熔性的不同種類的熱塑性樹脂。另外,優選這樣的熱塑性樹脂具有300°C以下的熔點,更優選具有250°C以下的熔點。通過使上述熱塑性樹脂具有300°C以下的熔點,易于使樹脂薄膜構件熱熔融。另外,在上述那樣的熱塑性樹脂是不具有熔點的非結晶性的熱塑性樹脂的情況下,上述熱塑性樹脂優選具有300°C以下的玻化溫度,更優選具有250°C以下的玻化溫度。通過使上述熱塑性樹脂具有300°C以下的玻化溫度,易于使樹脂薄膜構件熱熔融。這樣,通過使上述熱塑性樹脂具有300°C以下的熔點或者玻化溫度,易于使樹脂薄膜構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樹脂薄膜接合體的制造方法,其通過將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相對而進行接合,從而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其特征在于,使用光吸收構件,該光吸收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高于上述樹脂薄膜構件對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長的光吸收率,該光吸收構件包括與水接觸的接觸角為60°以上的表面;使上述端面彼此相對的部分與上述表面抵接,向上述光吸收構件照射激光而使上述光吸收構件發熱,從而使上述樹脂薄膜構件的端面彼此熱熔接;自上述光吸收構件剝離上述相對的部分,形成樹脂薄膜接合體。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松尾直之,下田麻由,高見伸行,
申請(專利權)人:日東電工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