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輥進料機,它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與第二支架(2)的頂部設置有斜向的進料溜槽(13),所述第一支架(1)兩側中部均向后鉸接有輥筒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2)兩側均鉸接有壓輥油缸(4),所述壓輥油缸(4)的活塞桿端與輥筒支架(3)的中部鉸接,兩個輥筒支架(3)之間設置有輥筒安裝支架(5),所述輥筒安裝支架(5)上設置有左右布置的兩個液壓馬達支座(6)以及上下布置的上輥筒(7)與下輥筒(8)。該雙輥進料機具有采用液壓驅動,輸出扭矩大,速度可調并可以隨時反轉;下輥筒可以發生位移,適合所有輕泡廢鋼的碾壓,保證廢鋼的處理類型和產量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廢鋼破碎機,尤其涉及一種雙輥進料機。主要于廢鋼鐵、報廢汽車、家用電器的破碎,屬于廢鋼處理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的廢鋼破碎機采用的雙輥進料機主要有兩種減速機傳動的分置式雙輥進料機和液壓驅動的分置式雙棍進料機。減速機傳動屬于機械傳動的一種,由于輸出扭矩小、 速度變化和正反轉控制復雜,已逐漸被液壓傳動所替代。另外分置式雙輥進料機的下輥筒安裝在主機體上,上輥筒安裝在輥筒支架上,壓輥油缸工作時僅上輥筒上升,而下輥筒除了旋轉工作外,不發生位移,不太適合所有輕泡廢鋼的碾壓,影響廢鋼的處理類型和產量。因此尋求一種采用液壓驅動,輸出扭矩大,速度可調并可以隨時反轉;下輥筒可以發生位移,適合所有輕泡廢鋼的碾壓,保證廢鋼的處理類型和產量的雙輥進料機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采用液壓驅動,輸出扭矩大,速度可調并可以隨時反轉;下輥筒可以發生位移,適合所有輕泡廢鋼的碾壓,保證廢鋼的處理類型和產量的雙輥進料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雙輥進料機,它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高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的頂部之間設置有斜向的進料溜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兩側中部均向后鉸接有輥筒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兩側均鉸接有壓輥油缸,所述壓輥油缸的活塞桿端與輥筒支架的中部鉸接,兩個輥筒支架之間設置有輥筒安裝支架,所述輥筒安裝支架上設置有左右布置的兩個液壓馬達支座以及上下布置的上輥筒與下輥筒,所述液壓馬達支座上設置有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所述上輥筒與下輥筒的旋轉軸兩端設置有上鏈輪與下鏈輪,所述上鏈輪、下鏈輪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本專利技術采用液壓馬達驅動,輸出扭矩大,速度可調并可以隨時反轉;進入破碎機的物料首先經過上輥筒預壓再經過下輥筒終壓,物料的適應范圍大,物料經過兩次壓縮,破碎能力大;可以徹底關閉進料通道,避免破碎機進入過多物料導致電動機過載損壞設備。該雙輥進料機具有采用液壓驅動,輸出扭矩大,速度可調并可以隨時反轉;下輥筒可以發生位移,適合所有輕泡廢鋼的碾壓,保證廢鋼的處理類型和產量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雙輥進料機的側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雙輥進料機的正視圖。其中第一支架I 第二支架2 輥筒支架3 壓輥油缸4 輥筒安裝支架5 液壓馬達支座6 上輥筒7 下輥筒8 液壓馬達9 主動鏈輪10 上鏈輪11 下鏈輪12 進料溜槽13。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I和圖2,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雙輥進料機,它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支架I以及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I高于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I與第二支架2的頂部之間設置有斜向的進料溜槽13,所述第一支架I的兩側中部均向后鉸接有輥筒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2的兩側均鉸接有壓輥油缸4,所述壓輥油缸4的活塞桿端與輥筒支架3的中部鉸接,兩個輥筒支架3之間設置有輥筒安裝支架5,所述輥筒安裝支架5上設置有左右布置的兩個液壓馬達支座6以及上下布置的上輥筒7與下輥筒8,所述液壓馬達支座6上設置有液壓馬達9,所述液壓馬達9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10,所述上輥筒7與下輥筒8的旋轉軸兩端設置有上鏈輪11與下鏈輪12,所述上鏈輪11、下鏈輪12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10相連,所述上輥筒7與下輥筒8的轉動方向一致,其中下輥筒8的轉動速度大于上輥筒7的轉動速度。權利要求1.一種雙輥進料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支架(I)以及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I)高于第二支架(2 ),所述第一支架(I)與第二支架(2 )的頂部之間設置有斜向的進料溜槽(13),所述第一支架(I)的兩側中部均向后鉸接有輥筒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2)的兩側均鉸接有壓輥油缸(4),所述壓輥油缸(4)的活塞桿端與輥筒支架(3)的中部鉸接,兩個輥筒支架(3)之間設置有輥筒安裝支架(5),所述輥筒安裝支架(5)上設置有左右布置的兩個液壓馬達支座(6)以及上下布置的上輥筒(7)與下輥筒(8),所述液壓馬達支座(6)上設置有液壓馬達(9),所述液壓馬達(9)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10),所述上輥筒(7)與下輥筒(8)的旋轉軸兩端設置有上鏈輪(11)與下鏈輪(12),所述上鏈輪(11)、下鏈輪(12)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10)相連。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輥進料機,它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與第二支架(2)的頂部設置有斜向的進料溜槽(13),所述第一支架(1)兩側中部均向后鉸接有輥筒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2)兩側均鉸接有壓輥油缸(4),所述壓輥油缸(4)的活塞桿端與輥筒支架(3)的中部鉸接,兩個輥筒支架(3)之間設置有輥筒安裝支架(5),所述輥筒安裝支架(5)上設置有左右布置的兩個液壓馬達支座(6)以及上下布置的上輥筒(7)與下輥筒(8)。該雙輥進料機具有采用液壓驅動,輸出扭矩大,速度可調并可以隨時反轉;下輥筒可以發生位移,適合所有輕泡廢鋼的碾壓,保證廢鋼的處理類型和產量的優點。文檔編號B02C23/02GK102872965SQ20121032227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專利技術者黃艱生, 顧瑞華, 盧劍鋒, 胡品龍, 蔡文明 申請人: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輥進料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高于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與第二支架(2)的頂部之間設置有斜向的進料溜槽(13),所述第一支架(1)的兩側中部均向后鉸接有輥筒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2)的兩側均鉸接有壓輥油缸(4),所述壓輥油缸(4)的活塞桿端與輥筒支架(3)的中部鉸接,兩個輥筒支架(3)之間設置有輥筒安裝支架(5),所述輥筒安裝支架(5)上設置有左右布置的兩個液壓馬達支座(6)以及上下布置的上輥筒(7)與下輥筒(8),所述液壓馬達支座(6)上設置有液壓馬達(9),所述液壓馬達(9)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10),所述上輥筒(7)與下輥筒(8)的旋轉軸兩端設置有上鏈輪(11)與下鏈輪(12),所述上鏈輪(11)、下鏈輪(12)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10)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艱生,顧瑞華,盧劍鋒,胡品龍,蔡文明,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