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選擇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芽孢菌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作為菌種;2)在反應器中加入400㎏清潔自來水,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3)取紅糖10㎏、蛋白胨15㎏,溫水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再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至30℃以上;4)用40℃溫水將菌種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在攪拌狀態下,溫度為35℃培養48h;5)檢查擴繁情況良好后加入菌種伴侶,并攪拌15min后檢查生長情況;6)包裝稱重后即為飼用微生態制劑備用。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操作簡單易于推廣,而且使用效果優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微生態制劑(Microecologicalagent)又稱微生態調節劑(Microecologicalmodulator)、益生素(Probiotic)等,是指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運用微生態原理,利用對宿主有益無害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正常微生物促生長物質經培養、發酵、干燥等特殊工藝制成的生物制劑或活菌制劑。它具有防治疾病、增 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生長、優化水體等多種功能,且無污染、無殘留、不產生抗藥性。近幾年,國內關于微生態制劑的應用與研究方面的報道已有很多,但在我國尚處于起步,許多技術的應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索。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配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應用越來越廣,各種類型的促生長劑和其他抗生素類添加劑應運而生。某些藥物在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確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帶來產品質量安全的弊端。目前,微生態技術已日漸成熟。為解決養殖業中存在的上述弊端帶來了希望。目前,我國農產品普遍存在著藥物殘留量高、品質差等嚴重問題。在畜禽、水產等養殖過程中濫用抗生素藥物,飼料生產中添加促生長劑、激素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些行為雖然加快了動物的生長速度,但對品質卻產生了負面影響。首先是破壞了腸道微生態平衡,導致機體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的升高,抗生素的產生以及抗生素含量的蓄積,造成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這些現象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利用既不含有害物質、無毒副作用、不污染環境,又能促進養殖動物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微生態制劑,以生產出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成為本專利技術重要的研究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本專利技術不僅操作簡單易于推廣,而且使用效果優良。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選擇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芽孢菌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作為菌種(購于北京普仁生態技術有限公司);2)在反應器中加入400 kg清潔自來水,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3)取紅糖10 kg、蛋白胨15 kg,溫水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再消毒60 min后攪拌升溫至30°C以上;4)用40°C溫水將菌種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在攪拌狀態下,溫度為35°C培養48h ;5)邊攪拌邊加入菌種伴侶,靜置15min即可裝入塑料桶,即為飼用微生態制劑備用;6) —星期后,檢查擴繁情況,擴繁良好即可使用。所述的步驟4)中菌種的加入重量比為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芽孢菌=1:1:1: I。所述的步驟6)中擴繁情況是指菌種在有氧環境里,溫度保持35°C的條件下進行繁殖和生長,菌群數量快速增長的過程;采用顯微鏡、血球計數板儀器,觀察菌種活力及單位菌種數量;活力強,菌種數量> I. OX IO6個/ml,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視為擴繁良好;兩者缺一視為擴繁不好,可再進行一個星期的擴繁。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在充分考慮了菌種的生理物性、細胞結構、組成成份及其分泌產物的基礎上,選取了各菌株間不存在互相排斥或拮抗作用,且具有互相協同作用的微生態復合菌。本專利技術不僅操作簡單易于推廣,而且使用效果優良;抗病力較強,施用效果均十分理想,累計減少化學藥品使用量達60%以上。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 圖2是本專利技術本實施例三個試驗組產蛋量比較 圖3本實施例三個試驗組平均蛋重變化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實施例的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如圖I所示,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選擇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芽孢菌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作為菌種(購于北京普仁生態技術有限公司);2)在反應器中加入400 kg清潔自來水,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3)取紅糖10kg、蛋白胨15kg,溫水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再消毒60 min后攪拌升溫至30°C以上。4)用40°C溫水將菌種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在攪拌狀態下,溫度為35°C培養48h ;所述的步驟4)中菌種的加入重量比為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芽孢菌5)邊攪拌邊加入菌種伴侶,靜置15min即可裝入塑料桶,即為飼用微生態制劑備用;6) —星期后,檢查擴繁情況,擴繁良好即可使用。擴繁成功后再重新進行產品包裝、重量等出廠合格檢查。所述的步驟6)中擴繁情況是指菌種在有氧環境里,溫度保持35°C的條件下進行繁殖和生長,菌群數量快速增長的過程;采用顯微鏡、血球計數板儀器,觀察菌種活力及單位菌種數量;活力強,菌種數量> I. OX IO6個/ml,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視為擴繁良好;兩者缺一視為擴繁不好,可再進行一個星期的擴繁。微生態制劑在養鴨中的應用 I、試驗方法每組在養殖模式、放養數量、規格、飼養管理等方面均相同。試驗池具體情況如表I所示;表I為本實施例試驗組與對照組情況表。2、試驗 試驗選擇在紹興國家級紹鴨原種場內進行。試驗時間為200X年5月11日至6月25日,為期I個月。試驗設置了 2個試驗組、I個對照組。每組蛋鴨100只,10月齡。2個試驗組的飼料添加本實施例的微生態制劑,濃度分別為1%、3%,對照組不添加,早晚各喂食一次。每天記錄產蛋數量、飼料用量、發病情況等,隔5天測定I次蛋重。3、試驗結果及分析 由表2,表2是本實施例三組產蛋量的比較表。圖2是本實施例三個試驗組產蛋量比較圖;圖3本實施例三個試驗組平均蛋重變化曲線;試驗I組、2組在施用微生態制劑半月后產蛋數量有明顯提高,平均蛋重比原來提高14. 24%,飼料轉化率提高5%。由于試驗群體是10月齡青年鴨,本身抗病力較強,因此在整個試驗期內,三組群體均無明顯病害發生,。施用效果均十分理想,累計減少化學藥品使用量達60%以上,且增產防病效果良好。 表I權利要求1.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選擇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芽孢菌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作為菌種;2)在反應器中加入400 kg清潔自來水,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3)取紅糖10 kg、蛋白胨15 kg,溫水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再消毒60 min后攪拌升溫至30°C以上;4)用40°C溫水將菌種化開后,力口入反應器,在攪拌狀態下,溫度為35°C培養48h;5)檢查擴繁情況良好后加入菌種伴侶,并攪拌15min后檢查生長情況;6)包裝稱重后即為飼用微生態制劑備用。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菌種的加入重量比為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芽孢菌=1:1:1: I。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擴繁情況是指菌種在有氧環境里,溫度保持35°C的條件下進行繁殖和生長,菌群數量快速增長的過程;采用顯微鏡、血球計數板儀器,觀察菌種活力及單位菌種數量;活力強,菌種數量> I. OX IO6個/ml,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視為擴繁良好;兩者缺一視為擴繁不好,可再進行一個星期的擴繁。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選擇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芽孢菌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作為菌種;2)在反應器中加入400㎏清潔自來水,消毒60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養鴨飼用微生態制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選擇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芽孢菌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作為菌種;2)在反應器中加入400㎏清潔自來水,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3)取紅糖10㎏、蛋白胨15㎏,溫水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再消毒60?min后攪拌升溫至30℃以上;4)用40℃溫水將菌種化開后,加入反應器,在攪拌狀態下,溫度為35℃培養48h;5)檢查擴繁情況良好后加入菌種伴侶,并攪拌15min后檢查生長情況;6)包裝稱重后即為飼用微生態制劑備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亞根,謝中富,殷黎明,張志允,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中亞工貿園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