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智能插座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包括一個殼體,該殼體內包含電源輸出模塊,以及彼此相連的微處理器和電力載波通信模塊,該殼體的前面板上設有至少一個插孔,該插孔通過該電源輸出模塊與電力線相連,該殼體上還設有一個底部包含至少一個通孔的凹槽,該智能插座還包括充電模塊和至少一個充電接口,該充電接口由充電線經該通孔與該充電模塊相連,該充電模塊位于該殼體中,該充電接口位于所述凹槽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智能插座具有功能多樣、美觀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智能插座
,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家居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智能家居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備組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便利、舒適與安全的居住環境。對于日常家居中用電設備的控制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對用電設備的開啟、關斷的控制。現如今傳統的插座主要用于用電設備的電源插頭,由于其結構簡單,僅能實現插頭與電源的簡單電連接,因此不能對用電設備進行電能的計量、智能的遠程開關控制等功能,無法滿足智能家居的要求。因此,現代化的生活水平繼急需一種自動化、遠 程化、智能化的插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解決了智能插座多種方式通信問題的同時,提供了為手機等設備充電及電能計量等多種功能。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包括一個殼體,該殼體內包含電源輸出模塊,以及彼此相連的微處理器和電力載波通信模塊,該殼體的前面板上設有至少一個插孔,該插孔通過該電源輸出模塊與電力線相連,該殼體上還設有一個底部包含至少一個通孔的凹槽,該智能插座還包括充電模塊和至少一個充電接口,該充電接口由充電線經該通孔與該充電模塊相連,該充電模塊位于該殼體中,該充電接口位于該凹槽內。進一步,該智能插座還包括至少一個卷線器,該卷線器位于該殼體內部,通過所述卷線器,所述充電線與所述充電模塊相連。進一步,該殼體的前面板上還設有一個收線鍵,該收線鍵與該卷線器相連。進一步,該凹槽位于所述殼體的前面板、側面板或底面板上。進一步,該充電接口為USB接口或手機充電接口。進一步,該智能插座還包括一個保護蓋,該保護蓋覆蓋安裝于該凹槽上。進一步,該智能插座還包括一個電能計量模塊,該電能計量模塊位于該殼體內,與該微控制器相連。進一步,該智能插座還包括無線通信模塊,該無線通信模塊位于該殼體內,與該微控制器相連。進一步,該智能插座還包括一個顯示屏和一個顯示模塊,該顯示模塊位于該殼體內,分別與該微控制器和該顯示屏相連,該顯示屏位于該殼體的前面板上。本技術公開的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結合電力載波和無線通信兩種通訊方式,增強智能插座的控制靈活性;二是,通過充電模塊和充電接口,實現對手機、MP3等設備進行充電,方便用戶隨時對移動設備進行充電;三是,插座內置卷線器,控制充電線的收放,節約空間,可將充電接口和充電線很好地藏匿于凹槽和防護蓋中,具有防塵、美觀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多功能智能插座的正視圖。圖2為圖I所示多功能智能插座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多功能智能插座的正視圖。圖4為圖3所示多功能智能插座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見圖I、圖2,根據實施例一,本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101,包括殼體102、電源輸出模塊201、微處理器202、電力載波通信模塊203、充電模塊204和至少一個充電接口 106,殼體102的前面板上設有至少一個插孔103和一個底部包含至少一個通孔105的凹槽104,電源輸出模塊201、微處理器202、電力載波通信模塊203和充電模塊204位于殼體102內部,充電接口 106位于凹槽內,電力載波通信模塊203分別與微處理器202及電力線相連,插孔103和充電模塊204均通過電源輸出模塊201與電力線相連,充電接口 106由充電線107經通孔105與充電模塊204相連。其中,充電接口 106為USB接口或手機充電接口,如蘋果、諾基亞、三星等充電接口,實現對主流手機、大部分MP3、MP4等設備的充電功能。參見圖3、圖4,根據實施例二,本新型公開的另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301,包括殼體302、電源輸出模塊201、微處理器202、電力載波通信模塊203、充電模塊204、至少一個充電接口 106、卷線器401、顯示模塊402、無線通信模塊403和電能計量模塊404,與智能插座101相比,殼體302的內部增加了卷線器401、顯示模塊402、無線通信模塊403和電能計量模塊404,而殼體302的前面板除插孔103和凹槽104外,增設了防護蓋303、收線鍵304、顯示屏305和至少一個按鍵306,其中,通過卷線器401,充電接口 106由充電線經通孔105(未示出,參見圖I)與充電模塊204相連,使得在未充電的狀態下,充電線藏于卷線器401中,節約存儲空間,需要充電時,拉出充電線,將充電接口 106拖放至合適位置對手機等設備進行充電,充電完畢,通過按下收線鍵304可自動將充電線收回,使充電接口 106重新回到凹槽104中,當卷線器401為自動收回卷線器時,收線鍵304可省略,防護蓋303被覆蓋安裝于凹槽104上,一方面,可以防塵,另一方面,可以遮蓋凹槽104和充電接口 106,使得智能插座更加美觀,顯示屏305通過顯示模塊402與微處理器202相連,用于顯示微處理器202發送的用電量、電費等信息,至少一個按鍵306分別與微處理器202相連,用于輸入控制指令或將智能插座初始化等,當顯示屏305為觸摸屏時,至少一個按鍵306可省略,無線通信模塊403和電能計量模塊404分別與微處理器202相連,電能計量模塊404還與電力線相連,分別用于通過無線的方式收發數據,和測量用電信息。本技術公開的多功能智能插座可以是嵌入墻體的插座,也可是插排,凹槽104可像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一樣被設于前面板上,也可以被設于側面板、底面板或背面板上,凹槽104的形式也可根據美觀任意設計,而至少一個充電接口 106的充電線可匯聚成一根通過一個通孔105與充電模塊204相連,也可分別通過一個通孔105與充電模塊204相連。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技術的范疇,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應 由權利要求限定。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包括一個殼體,所述殼體內包含電源輸出模塊,以及彼此相連的微處理器和電力載波通信模塊,所述殼體的前面板上設有至少一個插孔,所述插孔通過所述電源輸出模塊與電力線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還設有一個底部包含至少一個通孔的凹槽,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充電模塊和至少一個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由充電線經所述通孔與所述充電模塊相連,所述充電模塊位于所述殼體中,所述充電接口位于所述凹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至少一個卷線器,所述卷線器位于所述殼體內部,通過所述卷線器,所述充電線與所述充電模塊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前面板上還設有一個收線鍵,所述收線鍵與所述卷線器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殼體的前面板、側面板或底面板上。5.根據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接口為USB接口或手機充電接口。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一個保護蓋,所述保護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智能插座,包括一個殼體,所述殼體內包含電源輸出模塊,以及彼此相連的微處理器和電力載波通信模塊,所述殼體的前面板上設有至少一個插孔,所述插孔通過所述電源輸出模塊與電力線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還設有一個底部包含至少一個通孔的凹槽,所述智能插座還包括充電模塊和至少一個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由充電線經所述通孔與所述充電模塊相連,所述充電模塊位于所述殼體中,所述充電接口位于所述凹槽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琳,
申請(專利權)人:賈琳,朱旭,唐鴻賓,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