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控制新型木材干燥窯,它包括左、右和后墻體、前大門(18)、頂層墻體和地基(21),所述的頂層墻體下方通過散熱管支架(25)和風機支架(26)與天棚支架(16)連接,天棚支架(16)與天棚擋板(15)連接,頂層墻體與天棚擋板(15)形成窯內頂層循環通道,天棚擋板(15)下方與地基(21)之間為木材干燥空間;風機支架(26)的前后各設有一散熱管支架(25),風機支架(26)與前后散熱管支架(25)之間的頂層墻體上設有從窯內通向窯外部的排濕通道(13),散熱管道(12)與散熱管支架(25)連接,電動風扇(14)與風機支架(26)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比現有干燥窯節約50%左右,產品合格率更高,特別是圓硬木棍類產品,徑向開裂在5%以下,經濟效率明顯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木材干燥
,涉及一種自動控制新型木材干燥窯。
技術介紹
木材干燥設備所起的作用有木材蒸煮、烘干、脫脂、調質、除蟲殺菌等。根據木材干燥窯的工作特性,一般要求達到保溫,耐腐蝕,可以按操作要求控制溫度和濕度,經過木材干燥窯加工后的同一批量產品品質基本一致,產品的含水率要求合格率在95%以上,木材干燥窯結構方面要求牢固耐用, 加工效率高。干燥窯的生產成本投入要適合各需求企業的要求,能被大量裝備。現有的木材干燥窯有如下幾種(I)、首先是進口設備如意大利800型、800β型、900型等。其優點是數據分析正確率高,加工過程自動化高,對產品的安全性能高。其缺點是干燥窯的價格昂貴,設備要求投入資金量大,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癥狀時很難發現,往往會以錯誤的程序進行生產。干燥的生產周期長,生產成本高,一般中小型企業很難大批量的裝備。易損件的投入資金更大,操作工的技術水平要求相對要高。(2)、其次是國內企業生產的電控類、蒸汽類干燥窯,它們的優點是對木切板材加工提供了生產需要,產品裝窯量大,操作技術要求不高,工作經驗要求豐富,生產成本低。缺點是檢測精度低,檢測參數不完整,工作系統且趨于老化落后,不能與新工藝緊密結合。(3)、再次有小鐵爐、蒙古包式干燥窯,設備投資小,技術原始,易被小企業作坊類工廠使用,防火性能差。然而,國內大多數干燥設備難免會出現木材干裂現象,特別是圓木棍類木材在干燥過程中徑向收縮、纖維拉裂現象難以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善木材干燥加工環境,特別是對圓棍類產品徑向干裂方面進行很好的控制的自動控制新型木材干燥窯。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它包括左墻體、右墻體、后墻體、前大門、頂層墻體和地基,所述的頂層墻體下方通過散熱管支架和風機支架與天棚支架連接,天棚支架與天棚擋板連接,頂層墻體與天棚擋板形成窯內頂層循環通道,天棚擋板下方與地基之間為木材干燥空間;風機支架的前后各設有一散熱管支架,風機支架與前后散熱管支架之間的頂層墻體上設有從窯內通向窯外部的排濕通道,散熱管道與散熱管支架連接,電動風扇與風機支架連接。進一步所述的窯內頂層循環通道為前后循環通道,天棚支架的左右兩端和天棚擋板的左右兩端與窯體的左、右墻體連接,天棚支架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后擋風板和前擋風板連接,后墻體和后擋風板組成窯內頂部通道的后通風口,前大門和前擋風板組成窯內頂部通道的前通風口。進一步所述的墻體包括墻體框架、耐腐蝕鋁板和玻璃巖棉,墻體框架中間設有玻璃巖棉,墻體框架兩邊與耐腐蝕鋁板連接。進一步在窯體內的左、右或后墻體上設有噴蒸組管道,噴蒸組管道的噴口朝向木材干燥空間內的上方位置。進一步鍋爐與通過主供汽管道與分供汽管道連接,主供汽管道與分供汽管道之間設有閥門,散熱管道的進口部分通過閥門與分供汽管道連接,散熱管道的出口部分通過出口控制閥與散熱回水管連接,散熱回水管通過出口對外排出或與鍋爐連接;分供汽管道分別通過閥門與噴蒸組管道和排污管道連接。所述的閥門由自動閥門與手動閥門兩部分組成。進一步在窯體內左、右或后墻體的中間位置上安裝一測試容器,測試容器中裝有水,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設在測試容器的上方,濕度傳感器通過吸水纖維或海綿與測 試容器底部連接。進一步在窯體內左、右或后墻體上設有三根含水率傳感器,檢測時,含水率傳感器通過檢測鋼釘與三個不同位置的木材連接。進一步岳體外后方下端設有控制室,在控制室的后墻體上設有觀察門,控制室內設有電源控制器、干燥室控制面板和蒸汽閥門,蒸汽閥門通過蒸汽進口管路與散熱管道連接,電源控制器與各用電設備連接,干燥室控制面板中的各控制鍵和各顯示鍵與各運行設備連接。進一步地基21包括道軌、地梁和“十”字型排水溝。本技術的有益效果I、在生產成本上比現有干燥窯節約50%左右,能被大、中、小型所有企業大量裝備。2、比現有產品裝窯容積更合理。生產的產品品質合格率更高,特別是圓硬木棍類產品,圓硬木棍總長度每窯8萬米,徑向開裂在5%以下,經濟效率明顯提高。3、在干燥窯與操作工藝配合上,各階段自動控制。比進口產品簡化,比國內現有產品更先進,更容易配合工藝操作。4、地基設計比現有干燥窯生產廠家更合理、牢固、耐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I地基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I散熱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I風機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I干燥室控制面板的示意圖。圖中電源控制器1,觀察門2,蒸汽閥門3,含水率傳感器4,濕度傳感器5,溫度傳感器6,木材堆7,噴蒸組管道8,外窯體9,內窯體10,窯頂擋雨層11,散熱管道12,排濕通道13,電動風扇14,天棚擋板15,天棚支架16,前擋風板17,前大門18,開門器19,保溫棉20,地基21,道軌22,地梁23,“十”字型排水溝24,散熱管支架25,風機支架26,溫度顯示窗口5— I、測點顯示窗口 5—2、含水率測點顯示窗口 5—3、控制器狀態指示燈5—4、風機運行指示窗口 5— 5、風機運行狀態指示5— 6、手/自動控制開關5— 7、濕度顯示窗口 5— 8、樹種顯示窗口 5— 9、控制器操作鍵盤5 —10、風機操作鍵盤5—11、電機控制開關5—12、電源開關 5—13。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然而,本技術的范圍并不限于下述實施例。實施例I :(I)、干燥窯建立在的混泥土平面上的,前大門18,左右兩邊墻體,后墻體及窯頂層,采用“凹”字型槽類硬質鋁合金作為墻體框架材料,經鋁焊接,不銹鋼螺栓等裝配而成。墻體中間安裝玻璃巖棉進行隔熱保溫,在墻體框架與保溫巖棉的兩邊,裝夾耐腐蝕鋁板,制成窯體平整表面,形成內外窯體平面。 (2)、干燥窯的窯內總寬度為8米,總深度為7米,實際裝窯高度空間為4. 5米,所述的頂層墻體下方通過散熱管支架25和風機支架26與天棚支架16連接,天棚支架16與天棚擋板15連接,以天棚擋板15與窯頂內長I米高度夾層空間形成窯內頂部循環通道。風機支架26在窯頂部循環通道中間,均勻分布安裝了四組耐高溫、高濕、高絕緣3KW電動風扇14,在風機支架26的前后與窯前內體、后內體間距I米處,安裝著前后散熱管支架25和散熱管道12,在前后散熱管道12與電動風扇14之間,設置兩組(每組三個)從窯內通向窯外部的排濕通道13,窯體前面設為前大門18,在特設的開門器19作用下進行開啟與關閉。天棚擋板15下方與地基21之間為木材干燥空間;在窯體內的左、右或后墻體上設有噴蒸組管道8,噴蒸組管道8的噴口朝向木材干燥空間內的上方位置。(3)、干燥窯的控制與能源供應在正確裝窯后,木材的干燥開始到結束,整個操作過程都在窯體外后方下端設有的控制室中進行。在控制室的后墻體上設有觀察門2,控制室內設有電源控制器I、干燥室控制面板和蒸汽閥門3,蒸汽閥門3通過分供汽管道與散熱管道12連接,電源控制器I與各用電設備連接,干燥室控制面板中的各控制鍵和各顯示鍵與各運行設備連接。正常工作狀態下,鍋爐房向干燥窯供應了 3mpa左右的壓力蒸汽,鍋爐與通過主供汽管道與分供汽管道連接,主供汽管道與分供汽管道之間設有閥門,散熱管道12的進口部分通過閥門與分供汽管道連接,散熱管道12的出口部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控制新型木材干燥窯,它包括左墻體、右墻體、后墻體、前大門(18)、頂層墻體和地基(21),其特征是:所述的頂層墻體下方通過散熱管支架(25)和風機支架(26)與天棚支架(16)連接,天棚支架(16)與天棚擋板(15)連接,頂層墻體與天棚擋板(15)形成窯內頂層循環通道,天棚擋板(15)下方與地基(21)之間為木材干燥空間;風機支架(26)的前后各設有一散熱管支架(25),風機支架(26)與前后散熱管支架(25)之間的頂層墻體上設有從窯內通向窯外部的排濕通道(13),散熱管道(12)與散熱管支架(25)連接,電動風扇(14)與風機支架(2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候領華,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太升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