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一種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流體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門裝置、檢查裝配口蓋、密封圈,其中,閥門裝置包括連桿、連桿座、閥門板、密封墊,閥體的流體入口端內壁設有密封管,密封管一端面有環形定位卡,密封管與閥體采用粘接或螺紋旋接或定位銷連接或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為一體,其特征在于,閥門板的背面設置有磁塊,在閥體上設置有電磁吸引裝置,磁塊與電池吸引裝置相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結構簡單,品種多,適用范圍廣,特別是解決了止回閥的閥門板與流體入口處的密封問題,防止了止回閥的跑、冒、滴、漏現象。使流體止回閥阻力小,開啟壓力小,汗流體要求不苛刻,關閉嚴,止回效果好,整體技術性能高,并且能通過遠程操作控制閥門的開啟與關閉,保證止回閥的正常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排放流體的裝置,具體是指一系列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流體止回閥。
技術介紹
目前,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采用止回閥的場合較多。美國專利US4054153A提供了一種單向閥,包括有閥體、閥門裝置、檢查裝配口蓋,閥體的流體入口端內壁設有一密封套,以解決閥門裝置與流體入口處的密封問題,但密封套定位不好,品種單一,適用范圍小。更重要的是,當進入該單向閥的水水壓過小時,則流體的沖擊力無法順利推開閥門板,會導致整個液流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品種單一、密封性能差、適用范圍小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流體止回阻力小、開啟壓力小、止回效果好、品種多、適用范圍廣,并能對閥門板的開啟或關閉實現遠程操控的流體止回閥。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流體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門裝置、檢查裝配口蓋、密封圈,其中,閥門裝置包括連桿、連桿座、閥門板、密封墊,閥體的流體入口端內壁設有密封管,密封管一端面有環形定位卡,密封管與閥體采用粘接或螺紋旋接或定位銷連接或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為一體,其特征在于,閥門板的背面設置有磁塊,在閥體上設置有電磁吸引裝置,磁塊與電池吸引裝置相對。當流體的壓力小于閥門板的開啟力時,通過遠程啟動電磁吸引裝置,為閥門板的開啟提供一定的輔助力,即便流體的沖擊力很小,使閥門板也能正常打開;而當流體的壓力大于閥門板的開啟力時,則無需啟動電磁吸引裝置,使其靠自身的沖擊力打開閥門板。基于上述兩種工作狀態,不難看出,與純電子控制的單向閥相比,本創作較為節能環保;而與純機械式的單向閥相比,使用相對可靠。上述技術方案中,電磁吸引裝置包括一與閥體固定連接的殼體和一處于該殼體內的電磁線圈,該電磁線圈與一設置在閥體外的電力控制裝置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電磁線圈與電力控制裝置的控制方式包括無線(藍牙、紅外、局域網)和有線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閥體的出水端還可與一立管結合為一整體。上述技術方案中,閥體或立管的下部還可設有一滲水管,滲水管內進水端設置有閥門裝置,閥門裝置的進水口部設有滲漏網。上述技術方案中,閥門裝置的連桿的端部可按一定角度延伸并配重。上述技術方案中,兩個流體止回閥的出水端還可與同一立管結合,成為一個整體。上述技術方案中,閥體進水端可加勘主接管現去蘭座或滲漏網。本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品種多,適用范圍廣,特別是解決了止回閥的閥門板與流體入口處的密封問題,防止了止回閥的跑、冒、滴、漏現象。使流體止回閥阻力小,開啟壓力小,汗流體要求不苛刻,關閉嚴,止回效果好,整體技術性能高,并且能通過遠程操作控制閥門的開啟與關閉,保證止回閥的正常使用。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外插式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粘接的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內插式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螺紋連接的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內插式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粘接的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帶有內插式安裝的定位卡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以螺紋旋接方式連接的水平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6為圖5檢查裝配口蓋用法蘭連接的水平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7為圖6閥體進水端的接口采用法蘭連接的水平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將檢查裝配口蓋、連桿座、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為一體用法蘭與閥體連接的水平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9為圖I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0為圖2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1為圖3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2為圖4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3為圖6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4為圖7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5為圖8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6為本技術立管三通的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7為圖9的閥體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8為圖10的閥體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19為圖11的閥體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0為圖12的閥體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1為圖14的閥體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2為圖15的閥體下部設置有一水平的滲水管的水平進水立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3為本技術兩個圖2止回閥的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4為本技術兩個圖4止回閥的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5為本技術兩個圖8止回閥的出水端與立管結合成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6為本技術兩個圖18止回閥同一立管結合成為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7為本技術兩個圖19止回閥同一立管結合成為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8為本技術兩個圖20止回閥同一立管結合成為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29為本技術兩個圖22止回閥同一立管結合成為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0為本技術兩個圖21止回閥同一立管結合成為水平進水立管四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1為圖I逆時針旋轉90度,進液口朝上,閥門裝置內腔增加空間,成為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2為圖2逆時針旋轉90度,進液口朝上,閥門裝置內腔增加空間,成為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3為圖3逆時針旋轉90度,進液口朝上,閥門裝置內腔增加空間,成為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4為圖4逆時針旋轉90度,進液口朝上,閥門裝置內腔增加空間,成為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5為圖8逆時針旋轉90度,進液口朝上,閥門裝置內腔增加空間,成為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6為圖31閥板水平設置,其他作相應改變的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7為圖36增設密封管的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8為圖36固定連桿座的位置發生改變的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39為圖38增設密封管的豎直進水兩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0為圖31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1為圖32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2為圖33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3為圖34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4為圖36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5為圖37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6為圖39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7為圖35的出水端與橫管結合成為豎直進水橫管三通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8為圖47與圖8結合成為豎直、水平雙進水水平出水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49為圖15與圖35,或圖34等結合成為豎直、水平雙進水豎直出水止回閥剖面示意圖。圖50為圖2的進、出口的中心線為同一水平直線上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流體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門裝置、檢查裝配口蓋、密封圈,其中,閥門裝置包括連桿、連桿座、閥門板、密封墊,閥體的流體入口端內壁設有密封管,密封管一端面有環形定位卡,密封管與閥體采用粘接或螺紋旋接或定位銷連接或密封管與閥體進水端為一體,其特征在于,閥門板的背面設置有磁塊,在閥體上設置有電磁吸引裝置,磁塊與電池吸引裝置相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玉蘭,陳水先,鄭建國,
申請(專利權)人:尹玉蘭,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