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燃氣熱水器外部氣體止回閥,公開了一種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包括氣流流量監測儀、設置在進氣口(1)與出氣口(3)之間的止回閥(2),止回閥(2)設置在風機(5)的下風區,所述的止回閥(2)包括罩在排氣進氣口(1)上的閥片(4),閥片(4)上連接有閥片定位支撐座(6)。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閥片覆蓋在排氣的進氣口上,并且在閥片與進氣口接觸部位設置密封口,當燃氣熱水器停止工作時,利用閥片自身受到的重力以及閥片定位支撐座的重量,使得閥片緊緊的壓在排氣進氣口上,有效的避免外部氣體進入熱水器內,在冬季凍壞燃氣熱水器的問題,提高了燃氣熱水器的安全性能,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排煙管止回閥,尤其涉及了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
技術介紹
目前的燃氣熱水器工作時產生的大量廢氣,由排煙管排向室外。然而在燃氣熱水器不工作時,冬季室外的寒風會通過排煙管進入燃氣熱水器內,凍壞燃氣熱水器內的水管和水箱。為了制止燃氣熱水器不防凍這ー產品缺陷,必須在燃氣熱水器的排煙管上加裝氣流止回裝置——防凍止回閥。而現有的燃氣熱水器上應用的防凍止回閥,由于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差,導致室外氣體仍能通過進入燃氣熱水器,以致在冬季造成大量用戶的燃氣熱水器凍壞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燃氣熱水器防凍止回閥密封效果差、長期遇高溫容易變形、使用壽命短及容易造成多面安全隱患等缺點,提供了ー種密封效果好、抗高溫、不變形、使用壽命長的防凍止回閥,大大保證了燃氣熱水器的使用安全性。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包括氣流流量監測儀、設置在進氣ロ與出氣ロ之間的止回閥,止回閥設置在風機的下風區,所述的止回閥包括罩在排氣進氣口上的閥片,閥片上連接有閥片定位支撐座。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定位支撐座設置在止回閥的上端,閥片定位支撐座包括與閥片連接的支撐桿,以及與出氣口內壁滑動連接的定位支架。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定位支撐座設置在止回閥的下端,閥片定位支撐座包括與閥片連接的支撐桿,以及與進氣口內壁滑動連接的定位支架。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與進氣ロ的接觸部位設置有一圈環形的密封ロ。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為中空的半球體,其截面為半圓形,閥片的內凹面面向進氣□。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為中空的半球體,其截面為半圓形,閥片的外凸面面向進氣□。 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支架與出氣口內壁接觸的部位設有滾輪。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為一圓形的面板。作為優選,所述的閥片的中部設有內凹面,進氣ロ與閥片的接觸部位截面為弧形。本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技術通過將閥片覆蓋在排氣的進氣口上,并且在閥片與進氣ロ接觸部位設置密封ロ,當燃氣熱水器停止工作時,利用閥片自身受到的重力以及閥片定位支撐座的重量,使得閥片緊緊的壓在排氣進氣口上,有效的避免的外部氣體進入熱水器,防止了室外冷空氣凍壞燃氣熱水器的問題,提高了燃氣熱水器的安全性能,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的閥片打開時的氣流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的閥片打開時的氣流示意圖。圖6是截面為“一”字形的閥片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截面為錐形的閥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截面為梯形的閥片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6中閥片定位支撐座設置在閥片上方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7中閥片定位支撐座設置在閥片上方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8中閥片定位支撐座設置在閥片上方的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I-進氣ロ、2-止回閥、3-出氣ロ、4-閥片、5-風機、6-閥片定位支撐座、7-密封ロ、61-支撐桿、62-定位支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I至圖8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描述實施例I燃氣熱水器防凍止回閥,如圖I至圖2所示,包括氣流流量監測儀、設置在進氣ロI與出氣ロ 3之間的止回閥2,止回閥2設置在風機5的下風區,所述的止回閥2包括罩在排氣進氣ロ I上的閥片4,閥片4上連接有閥片定位支撐座6。進氣ロ I與燃氣熱水器的排氣ロ相接;,出氣ロ 3與排煙管連接。由于閥片4的直徑大于進氣ロ I的直徑,因此閥片4通過自身的重力直接覆蓋在進氣ロ I上,從而阻斷了外部氣體與燃氣熱水器內部部件的接觸而凍壞熱水器,具有很好的密閉的效果,而閥片定位支撐座6既可以以自身作為負重,還可以增加一定的負重,作用在閥片4上,從而使得閥片4緊緊的覆蓋在進氣ロ I上,防止漏氣。閥片定位支撐座6設置在止回閥2的上端,閥片定位支撐座6包括與閥片4連接的支撐桿61,以及與出氣ロ 3內壁滑動連接的定位支架62。閥片定位支撐座6的定位支架62設置在進氣管內,與進氣管的內壁相互配合,其可以在進氣管或出氣管內上下滑動的同時并且保證閥片4的中心線與進氣ロ I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保證閥片4的位置不會偏離。當風機5開始工作時,風機5的風カ大于閥片4和閥片定位支撐座6的重量之和吋,閥片4便會向上運動,而此時定位支架62正好在出氣管內向上滑動,閥片4與進氣ロ I之間分離,排氣腔打通開始排氣。閥片4與進氣ロ I的接觸部位設置有一圈環形的密封墊圈7。通過設置密封墊圈7,提高了止回閥2與進氣ロ I之間的密閉性能。閥片4為中空的半球體,其截面為半圓形,閥片4的內凹面面向進氣ロ I。閥片4的內凹面面向進氣ロ 1,閥片4的凸面面向出氣ロ 2,因此外界的雜物不會積累的閥片4上,假如閥片4的內凹面面向出氣ロ 2,則閥片4就有可能會積累外部的雜質,長時間以后會增大風機5的負載,浪費更多的電能。定位支架62與出氣ロ 3內壁接觸的部位設有滾輪。通過在定位支架62上設置滾輪,可以減少定位支架62與出氣管內壁的摩擦力,因此,在相同情況下,使用帶有滾輪的定位支架62時,風機5需要較小的風カ即可將閥片5吹開。實施例2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的區別在于,閥片定位支撐座6設置在止回閥2的下端,閥片定位支撐座6包括與閥片4連接的支撐桿61,以及與進氣ロ I內壁滑動連接的定位支架62。閥片定位支撐座6設置在進氣管內,防止了外部氣體對閥片定位支撐座6的腐蝕,延長了閥片定位支撐座6的使用壽命。實施例3如圖4、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的區別在于,閥片4為中空的半球體,其截面為半圓形,閥片4的外凸面面向進氣ロ I。閥片4的中部設有內凹面41,進氣ロ I與閥片4 的接觸部位截面為弧形。閥片4的中部設有內凹面41,當風機5工作吋,凹面41作為主要的迎風面同時也作為主要的承風面,假如閥片4的中部未設置凹面41,那么在相同的風力,閥片4與進氣ロ I之間的距離會遠小于有承風面的閥片4,閥片4與進氣ロ I之間的距離,又直接影響的排氣效率。閥片4的外凸面面向下時,進氣ロ I與閥片4的接觸部位截面為弧形,且接觸部位設置有密封墊圈7,由于接觸部位的截面為弧形,因此閥片4與進氣管的接觸面積也更大,其密閉效果也更佳,即通過増大接觸面積的方式,提高了進氣ロ I與閥片4之間的密閉性。實施例4如圖6、7、8所示,本技術的閥片4還可以是“一”字形、三角形,圓錐形或梯形。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專利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包括氣流流量監測儀、設置在進氣ロ(I)與出氣ロ(3)之間的止回閥(2),止回閥(2)設置在風機(5)的下風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閥(2)包括罩在排氣進氣ロ⑴上的閥片(4),閥片⑷上連接有閥片定位支撐座(6)。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片定位支撐座(6)設置在止回閥(2)的上端,閥片定位支撐座(6)包括與閥片(4)連接的支撐桿(61),以及與出氣ロ(3)內壁滑動連接的定位支架(62)。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燃氣熱水器排煙管防凍止回閥,包括氣流流量監測儀、設置在進氣口(1)與出氣口(3)之間的止回閥(2),止回閥(2)設置在風機(5)的下風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閥(2)包括罩在排氣進氣口(1)上的閥片(4),閥片(4)上連接有閥片定位支撐座(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啟定,曹正祥,
申請(專利權)人:王啟定,曹正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