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碎紙機刀軸加強機構,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刀軸及分別固定在兩刀軸上并且相互交錯的刀片組,所述每個刀片組包括兩個刀片,其中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設有加強機構,所述加強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且相互適配的加強體和容置體,并且所述加強體可拆卸式設置在所述刀片組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粉碎多張紙時刀軸不被撐開的目的,而且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同時便于裝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碎紙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碎紙機刀軸加強機構。
技術介紹
碎紙機的碎紙機構通常由相互平行設置的兩刀軸及設置在刀軸上的刀片組構成,每個刀片組由兩片刀片構成,刀片組之間通過刀環間隔。兩個刀軸上的刀片組相互交錯,形成一個相交區域。紙張由該相交區域進入兩刀軸之間,被相對轉動的刀片組粉碎。由于刀軸的跨度較長,所以當紙張進入相交區域后,刀軸難免產生變形,即兩根刀軸分別產生變形,以增大兩者之間的間距,容納紙張。但是,如果進入碎紙機的紙張過厚,兩 張過多,就有可能出現該相交區域消失的情況,即兩刀軸會被撐開。如果此時繼續使用碎紙機,將對碎紙機產生較大的損壞。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目前主要通過加大刀軸規格,使用更粗大或更強的材質來滿足針對機器碎紙量的最低規格要求,不但成本增高而且效用不一定理想。在中國申請的申請號200920059606. 7申請日2009-07_01、專利技術名稱為“一種碎紙機刀片的拉扣裝置”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涉及碎紙機產品
中碎紙機刀片的拉扣裝置。其包括長刀軸、短刀軸、分別固定在長、短刀軸上并且相互交錯的刀片組,于長、短刀軸上其中一組相互交錯的刀片上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拉鉤和溝槽。本技術工作時,當碎紙機開始碎紙時,長、短刀軸因切紙受力后會有向兩側撐開的趨勢,此時刀片上拉勾和另一刀片上的凹槽就形成拉扣作用,這樣兩刀軸上的刀片組的相交量就不會減少,兩刀軸就不會被撐開,從而有效保護了碎紙機刀片免受損壞。該技術相對于目前的碎紙機,更加安全、可靠。但是,上述專利還存在以下的問題首先裝配難度大,因為相鄰兩組刀片組在裝配后是面貼面的。如果刀片相貼面設置有弧形高點一拉鉤鉤體4,是很難實現通常使用的先裝配后對刀的裝配方式的,參見圖I。除非先將長刀軸、短刀軸的刀片組裝配至設有拉鉤的刀片組31并對刀,然后裝入拉鉤盤面,再裝入設有凹槽的刀片組32,之后再按照先裝一長刀軸的刀片組,再裝相鄰的短刀軸刀片組的順序裝后續相鄰長、短刀軸的刀片組,如此交差裝配才有可能實現。這種裝配模式,非常費時費力。接著,由于拉鉤鉤體鑲在刀片的圓環槽中,是沒有可能壓縮變形的,存在使用受限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碎紙機刀軸加強機構,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刀軸及分別固定在兩刀軸上并且相互交錯的刀片組,所述每個刀片組包括兩個刀片,其中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設有加強機構,所述加強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且相互適配的加強體和容置體,并且所述加強體可拆卸式設置在所述刀片組上。它可實現粉碎多張紙時刀軸不被撐開的目的,而且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同時便于裝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碎紙機刀軸加強機構,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刀軸及分別固定在兩刀軸上并且相互交錯的刀片組,所述每個刀片組包括兩個刀片,其中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設有至少一組加強機構,所述加強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且相互適配的加強體和容置體,并且所述加強體可拆卸式設置在所述刀片組上。較佳地,所述設置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基圓圓周外徑不小于未設置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基圓圓周外徑。較佳地,所述加強體為銷柱組合體,所述容置體為環形凹槽。較佳地,所述銷柱組合體預裝設于所述其中一組刀片組上,并于刀片組裝配對刀完成后選用包括滑動、推動或擠開在內的其中一種方式將其嵌設于所述相鄰刀片組刀片的環形凹槽中。較佳地,所述銷柱組合體在刀片組裝配對刀完成后通過旋轉和/或擠開方式裝設于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較佳地,所述裝設有銷柱組合體的刀片組的刀片上還設有允許所述銷柱組合體在其內滑動的圓環槽。較佳地,所述銷柱組合體包括第一銷柱和第二銷柱,所述第一銷柱和第二銷柱分別嵌設入所述設有加強體的刀片組的兩個刀片中,所述第一銷柱和第二銷柱通過楔子連接;其中刀片組裝配對刀前的狀態,所述第一銷柱和第二銷柱設于設有加強體的刀片組的兩個刀片內,刀片組裝配對刀完成后的狀態,在所述楔子推動下所述第一銷柱和第二銷柱分別嵌設入所述相鄰刀片組刀片的環形凹槽中。較佳地,所述銷柱組合體包括銷柱及與所述銷柱連接的螺絲,所述螺絲和銷柱均于刀片組裝配對刀前裝設于所述刀片組的兩個刀片中,并且刀片組裝配對刀完成后,旋動所述螺絲使螺絲推動所述銷柱嵌設入所述相鄰刀片組刀片的環形凹槽中。較佳地,所述銷柱組合體包括一環狀底面和一卡銷,所述卡銷凸設于所述環狀底面上;其中刀片組裝配對刀完成后,先將所述卡銷裝入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的環形凹槽中,再通過旋轉和擠開方式將所述環狀底面裝入與所述刀片相鄰的另一刀片組刀片的圓環槽中。較佳地,所述未設置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刀尖最大外徑不小于設置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刀尖最大外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可實現粉碎多張紙時刀軸不被撐開的目的,而且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同時便于裝配。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的刀軸加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I裝配前銷柱在刀片中的位置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I裝配完成后銷柱在刀片中的位置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I設置有銷柱的刀片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I設有加強機構的刀片與不設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對比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2裝配前銷柱在刀片中的位置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2裝配完成后銷柱在刀片中的位置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2設置有銷柱的刀片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3設置有銷柱的刀片的結構示意圖;圖10和圖11為本技術實施例3銷柱的裝配過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方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I一種碎紙機刀軸加強機構,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刀軸及分別固定在兩刀軸上并且相互交錯的刀片組,所述每個刀片組包括兩個刀片,其中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設有加強機構,所述加強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且相互適配的加強體和容置體,并且所述加強體可拆卸式設置在所述刀片組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機構設置一組,并設置在所述刀軸的中部。具體實施時,所述加強機構的數量和位置還可變化,此處不做限定。如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相鄰刀片組上且相互適配的銷柱和凹槽,其中第一刀片組I上設置銷柱,并且銷柱可拆卸式連接在第一刀片組I上,第二刀片組2、第三刀片組3上分別設置與銷柱適配的圓環槽。本實施例中的銷柱包括大小形狀相同的兩部分一銷柱41和銷柱42,相應地,第一刀片組I的兩個刀片上設有與銷柱41和42適配的圓環槽11、12 ;銷柱41和42之間設有楔子43,楔子43與銷柱41和42均滑動連接。第一刀片組I在基圓上遠離刀尖的位置垂直于所述刀片設有一通孔13,通孔13連通圓環槽11和12,并且與銷柱41和42均適配;第一刀片組I沿其刀片徑向位置設有與通孔13相通且垂直的通孔14,用于容置楔子43。第二刀片組2、第二刀片組3上分別設有與銷柱41、42適配的圓環槽21、31。在本實施例中,設有加強機構的第一刀片組I、第二刀片組2和第三刀片組3的刀片基圓圓周外徑大于其它未設置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基圓圓周外徑,但是第一刀片組I、第二刀片組2和第三刀片組3與其它未設置加強機構的刀片的刀尖最大外徑相同,參見圖3。具體實施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碎紙機刀軸加強機構,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刀軸及分別固定在兩刀軸上并且相互交錯的刀片組,所述每個刀片組包括兩個刀片,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設有至少一組加強機構,所述加強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相鄰刀片組的刀片上且相互適配的加強體和容置體,并且所述加強體可拆卸式設置在所述刀片組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光龍,左永康,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震旦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