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咬舌固定器,包括護牙套、套柄、頭帶;所述護牙套呈U形,護牙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沿護牙套延伸方向設置的凹槽,凹槽的兩端設有槽口;護牙套設有連通護牙套外部和內部的透氣孔;套柄設有貫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孔,套柄的末端固定連接于護牙套的中部,所述通孔與護牙套的透氣孔連通;套柄上設有頭帶孔,頭帶穿設于頭帶孔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防咬舌固定器能有效防止病人咬傷舌頭,可有效固定,結構簡單、材質堅韌,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為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有咬舌自傷、自殺的病人時一種有效的護理用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具,具體涉及一種精神科病人使用的防咬舌固定器。
技術介紹
精神科的病人經常發生咬舌自殺自傷的事件,因此需要對其使用防止其咬傷舌頭的牙墊。目前在精神科使用的牙墊為通用的用于麻醉、昏迷、癲癇發作的病人的普通牙墊,那些普通牙墊只適用于合作或意識障礙的病人臨時使用,預防舌咬傷。但精神科的病人一般意識清醒,并且主觀意識上存在反抗,將普通牙墊置于其口腔時,病人會用力吐出牙墊,掙扎過程當中會使牙墊脫落,或者出現將牙墊咬爛,吞食牙墊碎片等情況,且固定困難,一 般采用醫用繃帶纏繞于頭部或者用手固定的方法,固定不牢,易脫落或者造成護理人員受傷。預防咬舌自殺的功效甚微。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精神科病人使用的防咬舌固定器,可避免病人將牙墊吐出,提高防咬舌自殺的功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咬舌固定器,包括護牙套、套柄、頭帶;所述護牙套呈U形,護牙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沿護牙套延伸方向設置的凹槽,凹槽的兩端設有槽口 ;護牙套設有連通護牙套外部和內部的透氣孔;套柄設有貫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孔,套柄的末端固定連接于護牙套的中部,所述通孔與護牙套的透氣孔連通;套柄上設有頭帶孔,頭帶穿設于頭帶孔中。這樣的結構可使護牙套放在病人口中后,通過頭帶與病人頭部配合固定,使病人無法吐出護牙套。其中護牙套的外部是指在使用狀態時位于使用者口腔外部的部分,具體指U形弧包圍區域的外部,連通護牙套外部和內部的透氣孔只需一端在護牙套的外壁,另一端可設在護牙套內部的任何位置。作為一種優選,凹槽外壁的高度由兩端向中部逐漸增大;凹槽外壁端部高度為O.5-1厘米,中部高度為I. 5-2厘米;凹槽內壁高度為O. 3-0. 5厘米;凹槽槽口寬度為1_1. I厘米;護牙套的中間層厚度由兩端部向中部逐漸增大,其端部厚度為O. 3-0. 5厘米,中部厚度為O. 8-1厘米。這樣的結構更適合于把護牙套放置口中;其中護牙套的中間層是指位于上下兩個凹槽之間、作為兩個凹槽底面的部分。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凹槽外壁的中央設有V形缺口。作為一種優選,還可以為,所述頭帶為彈性頭帶。彈性頭帶令使用者佩戴更穩固。可以采用泳鏡帶,泳鏡帶彈性能力好,美觀實用,而且容易購買或生產,使本技術易于實現。頭帶還可以用其他彈性帶實現。更優地,所述頭帶包括一體成型的佩戴部分和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固定調節部分分別位于佩戴部分的兩端;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均穿設于頭帶孔內,其自由端分別通過環扣與佩戴部分鎖緊。這樣的結構使頭帶與套柄之間的鎖定更穩固。更優地還可以為,所述頭帶包括一體成型的佩戴部分和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固定調節部分分別位于佩戴部分的兩端,固定調節部分的自由端設有齒條;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均穿設于頭帶孔內,佩戴部分的兩端部均設有單向調節齒扣,固定調節部分的自由端分別通過該單向調節齒扣與佩戴部分鎖緊。這樣的結構更方便調節松緊,帶齒條的頭帶及配合使用的單向調節齒扣可以由帶齒條的泳鏡帶及其齒扣來實現。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佩戴帶的內表面設有若干凸點。這樣的結構是佩戴時更穩固,不易脫落。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所述護牙套為 硅膠護牙套。這樣的結構使護牙套不易被咬爛,進一步防止病人咬傷舌頭。綜上,本技術的防咬舌固定器能有效防止病人咬傷舌頭,可有效固定,結構簡單、材質堅韌,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為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有咬舌自傷、自殺的病人時一種有效的護理用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防咬舌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區域放大圖。其中,I、護牙套;11、凹槽;12、槽口 ;13、外壁;14、連通孔;15、V形缺口 ;2、套柄;21、通孔;22、頭市孔;3、頭市;31、固定調T1部分;32、佩戴部分;33、環扣。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防咬舌固定器,包括護牙套I、套柄2、頭帶3 ;所述護牙套I是硅膠護牙套,可防止使用者把護牙套I咬碎,其形狀呈U形,護牙套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圖中未示出)均具有沿護牙套I延伸方向設置的凹槽11,凹槽11的兩端設有槽口 12 ;護牙套I設有連通護牙套I外部和內部的透氣孔,套柄2設有貫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孔21,套柄2的末端固定連接于護牙套I的中部,所述通孔21與護牙套的透氣孔連通;其中,透氣孔只需一端在護牙套I的外壁,另一端可設在護牙套I內部的任何位置;例如本實施例中,透氣孔位于護牙套I外壁的連通孔14設在護牙套I外壁的中央,位置與套柄2直接對應,護牙套I中間層的開一個孔與外壁上連通孔14連通(圖未示出)即可實現透氣孔連通護牙套I的外部和內部;當然連通孔14的位置也可以改變,但為使套柄2的通孔21與透氣孔連通,必須要再設置其他導氣結構。套柄2上設有頭帶孔22,頭帶3穿設于頭帶孔22中。凹槽11外壁13的高度由兩端向中部逐漸增大;凹槽11的外壁13端部高度為O.5-1厘米,中部高度為I. 5-2厘米;凹槽11內壁的高度為O. 3-0. 5厘米;凹槽11的槽口 12寬度為1-1. I厘米,護牙套I的中間層厚度由兩端部向中部逐漸增大,其端部厚度為O.3-0. 5厘米,中部厚度為O. 8-1厘米。凹槽11外壁13的中央設有V形缺口 15。所述頭帶3為泳鏡帶,所述頭帶包括一體成型的佩戴部分32和兩個固定調節部分31,固定調節部分31分別位于佩戴部分32的兩端;兩個固定調節部分31均穿設于頭帶孔22內,其自由端分別通過環扣33與佩戴部分32鎖緊,如圖2所示。其中,佩戴部分32的內表面,即與使用者頭部接觸的表面,設有若干凸點(圖未示出)。此外,頭帶的結構還可以為(圖未示出)述頭帶包括一體成型的佩戴部分和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固定調節部分分別位于佩戴部分的兩端,固定調節部分的自由端設有齒條;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均穿設于頭帶孔內,佩戴部分的兩端部均設有單向調節齒扣,固定調節部分的自由端分別通過該單向調節齒扣與佩戴部分鎖緊。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 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防咬舌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護牙套、套柄、頭帶;所述護牙套呈U形,護牙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沿護牙套延伸方向設置的凹槽,凹槽的兩端設有槽口 ;護牙套設有連通護牙套外部和內部的透氣孔;套柄設有貫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孔,套柄的末端固定連接于護牙套的中部,所述通孔與護牙套的透氣孔連通;套柄上設有頭帶孔,頭帶穿設于頭帶孔中。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咬舌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凹槽外壁的高度由兩端向中部逐漸增大;凹槽外壁端部高度為O. 5-1厘米,中部高度為I. 5-2厘米;凹槽內壁高度為O.3-0. 5厘米;凹槽槽口寬度為1-1. I厘米;護牙套的中間層厚度由兩端部向中部逐漸增大,其端部厚度為O. 3-0. 5厘米,中部厚度為O. 8-1厘米。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咬舌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凹槽外壁的中央設有V形缺口。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咬舌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帶為彈性頭帶。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咬舌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帶包括一體成型的佩戴部分和兩個固定調節部分,固定調節部分分別位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咬舌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護牙套、套柄、頭帶;所述護牙套呈U形,護牙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沿護牙套延伸方向設置的凹槽,凹槽的兩端設有槽口;護牙套設有連通護牙套外部和內部的透氣孔;套柄設有貫穿其前后表面的通孔,套柄的末端固定連接于護牙套的中部,所述通孔與護牙套的透氣孔連通;套柄上設有頭帶孔,頭帶穿設于頭帶孔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映梅,徐丹,
申請(專利權)人:朱映梅,徐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