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漁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仿生漁餌。仿生漁餌,包括繞線圈、葉輪、仿生魚頭、多根金屬連桿和多個漁餌連接件,金屬連桿的數量與漁餌連接件的數量匹配,繞線圈固定在仿生魚頭的前端,多根金屬連桿的前端固定在仿生魚頭后部,多根金屬連桿的后端分別連接多個漁餌連接件;葉輪活動安裝在繞線圈與仿生魚頭之間。總之,該仿生漁餌的主要優點是:結構新穎,在水中拉動能產生水流變化和活動聲響,仿真效果好,誘魚效果好,釣魚效率高,從而使該仿生漁餌的推廣和普及使用也極具市場價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漁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仿生漁餌。
技術介紹
仿生漁餌是一種混在魚群中效仿水體生物非常逼真,且能引誘魚群的漁餌。仿生漁餌的使用有利于垂釣者及時、準確地掌握魚情,提高釣魚效率和釣魚樂趣。現有的仿生漁餌結構單一,造型死板,將仿生漁餌丟入水中,仿生漁餌靜置不動也不會發生聲響,拉動仿生漁餌過程中也不會產生水流變化,仿真效果不佳,誘魚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仿生漁餌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 穎,在水中拉動能產生水流變化和活動聲響,仿真效果好,誘魚效率高的仿生漁餌。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仿生漁餌,包括繞線圈、葉輪、仿生魚頭、多根金屬連桿和多個漁餌連接件,金屬連桿的數量與漁餌連接件的數量匹配,繞線圈固定在仿生魚頭的前端,多根金屬連桿的前端固定在仿生魚頭后部,多根金屬連桿的后端分別連接多個漁餌連接件;葉輪活動安裝在繞線圈與仿生魚頭之間。作為優選,所述仿生魚頭外側面上噴涂有一層彩色折光漆層,彩色折光漆層在水中折光,類似魚肚鱗片,仿生效果好,提高誘魚效果。作為優選,所述餌料連接件是由轉環和別針構成,轉環一端連接在金屬連桿的后端,另一端連接別針,轉環使漁餌轉動靈活,別針調換漁餌方便。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仿生漁餌,該仿生漁餌包括繞線圈、葉輪、仿生魚頭、多根金屬連桿和多個漁餌連接件,葉輪活動安裝在繞線圈與仿生魚頭之間,在水中拉動仿生漁餌時,葉輪會在水中旋轉,引發水流變化,類似群魚搶食,引誘魚群。仿生魚頭后部連著帶漁鉤的多根金屬連桿,金屬連桿具有抗彎的彈性,拉動仿生魚頭不僅會使得多根金屬連桿以及多個餌料連接件所掛多個漁餌碰撞發出聲響,聲響和上述葉輪攪動水流均能引誘魚群,再通過多個漁餌釣魚,誘魚效果好,釣魚效率高。綜上可知,這種仿生漁餌結構簡單且新穎,生產方便。仿生漁餌活動除了能更好地誘魚外,還能通過水流變化信息傳遞給垂釣者,便于垂釣者即使準確地掌握“魚情”,提高釣魚效率。總之,該仿生漁餌的主要優點是結構新穎,在水中拉動能產生水流變化和活動聲響,仿真效果好,誘魚效果好,釣魚效率高,從而使該仿生漁餌的推廣和普及使用也極具市場價值。附圖說明圖I :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如圖I所示的仿生漁餌,包括繞線圈11、葉輪I、仿生魚頭2、多根金屬連桿3和多個漁餌連接件4,漁餌連接件4是由轉環41和別針42構成。轉環41 一端連接在金屬連桿3的后端,另一端連接別針42。金屬連桿3的數量與漁餌連接件4數量匹配相等,即每根金屬連桿3后端裝一個轉環41和一個別針42,每個轉環41與一個別針42相連。仿生魚頭2外側面上噴涂有一層彩色折光漆層,彩色折光漆層在水中折光,類似魚肚鱗片,仿生效果好,提高誘魚效果。繞線圈11具體是與一軸桿前部連為一體的金屬圈,葉輪I活動安裝在繞線圈11與仿生魚頭2之間。具體是帶繞線圈11的軸桿固定在仿生魚頭2的前端,葉輪I中心套在繞線圈11和仿生魚頭2之間的軸桿上,漁線裝在繞線圈11上,拉動漁線牽引整個仿生漁餌,葉輪I隨水壓變化轉動,轉動的葉輪I又攪動附近水環境,類似群魚搶食,誘魚效果好。多根金屬連桿3的前端固定在仿生魚頭2后部,即仿生魚頭2后部固定著帶漁餌連接件4的多根金屬連桿 3。多根金屬連桿3相互之間靠得比較緊密,具體是多根金屬連桿3的根部在放生魚頭后部端面中心處密集排列,便于漁鉤碰撞發出聲響。仿生漁餌在水中活動時,仿生漁餌的前部誘魚,后部釣魚上鉤,釣魚效率非常高。上述仿生魚頭2后端固定3-8根帶漁餌連接件的根金屬連桿3。上述漁餌連接件4數量少于3個,釣魚效率低;漁餌連接件4數量大于8個,因8個以上漁餌連接件4排列過于密集,過多的漁餌連接件4是無法同時釣上魚,沒有用處且浪費材料。最為優選地,上述金屬連桿3共5根時釣魚效果最好,5個漁餌連接件4連接在5根金屬連桿3的后端,即5個轉環41帶別針42,可同時掛5個硬的或軟的仿生漁餌,平時漁餌只能釣一條,它能同時使多條魚上鉤。轉環41使漁餌轉動靈活,別針42調換漁餌方便。用現有的一般仿生漁餌釣魚,一個漁餌只能釣一條魚,而本技術所提供的該仿生漁餌可掛多個硬體或軟體的漁餌在產品的尾部轉環41和別針42上,可同時釣到多條魚,增加釣魚的效益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是對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舉例描述而并不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限制。凡是依照本技術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出的簡單變換、等同替換與修飾,如金屬連桿3和漁餌連接件4的數量變換,葉輪在仿生魚頭前端的其他安裝方式等,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列。權利要求1.仿生漁餌,其特征在于包括繞線圈、葉輪、仿生魚頭、多根金屬連桿和多個漁餌連接件,金屬連桿的數量與漁餌連接件的數量匹配,繞線圈固定在仿生魚頭的前端,多根金屬連桿的前端固定在仿生魚頭后部,多根金屬連桿的后端分別連接多個漁餌連接件;葉輪活動安裝在繞線圈與仿生魚頭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仿生漁餌,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魚頭外側面上噴涂有一層彩色折光漆層。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仿生漁餌,其特征在于所述餌料連接件是由轉環和別針構成,轉環一端連接在金屬連桿的后端,另一端連接別針。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漁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仿生漁餌。仿生漁餌,包括繞線圈、葉輪、仿生魚頭、多根金屬連桿和多個漁餌連接件,金屬連桿的數量與漁餌連接件的數量匹配,繞線圈固定在仿生魚頭的前端,多根金屬連桿的前端固定在仿生魚頭后部,多根金屬連桿的后端分別連接多個漁餌連接件;葉輪活動安裝在繞線圈與仿生魚頭之間。總之,該仿生漁餌的主要優點是結構新穎,在水中拉動能產生水流變化和活動聲響,仿真效果好,誘魚效果好,釣魚效率高,從而使該仿生漁餌的推廣和普及使用也極具市場價值。文檔編號A01K85/01GK202653031SQ2012203379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專利技術者嚴祖能 申請人:慈溪市益超漁具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仿生漁餌,其特征在于包括繞線圈、葉輪、仿生魚頭、多根金屬連桿和多個漁餌連接件,金屬連桿的數量與漁餌連接件的數量匹配,繞線圈固定在仿生魚頭的前端,多根金屬連桿的前端固定在仿生魚頭后部,多根金屬連桿的后端分別連接多個漁餌連接件;葉輪活動安裝在繞線圈與仿生魚頭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祖能,
申請(專利權)人:慈溪市益超漁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