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音頻分析方法與裝置,其中音頻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一第一單元于一第一測量點接收一第一聲音檔,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與一環境音源;接著,一第二單元于一第二測量點接收一第二聲音檔,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特定音源與環境音源;以及,一處理單元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過濾環境音源,得到一特定音源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音頻分析方法與裝置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音頻分析方法與裝置,尤其指一種用于檢測顯示卡良率的檢測方法與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電腦裝置是由主機板、存儲器、硬盤以及各種介面卡等硬件元件所組成,而這些硬件元件在制造過程中難免產生出無法預期的瑕疵而造成硬件元件在出廠后產生許多的異常狀況,為避免硬件元件在出廠后發生異常狀況,最佳的辦法是在出廠前就將有瑕疵的硬件元件挑出,避免有瑕疵的硬件元件流入市場,進而提升產品的品質。一般檢測硬件元件的檢測方法除了物理性的測試之外,最常使用的檢測方法為燒機測試,以顯示卡為例,制造完成的顯示卡在出廠前須經過長時間的運轉測試,以便檢測在長時間運轉的情況下是否產生出無法預期的問題缺陷,例如過熱、效能降低、散熱不佳或是元件損壞等,然而此種檢測方法需適度的環境參數控制,亦必須有足夠的檢測機臺與耗費大量的時間,對于需要大量生產顯示卡的廠商而言,此種測試方法顯然并不符合需求。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的問題與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較高檢測準確性的音頻分析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檢測硬件元件的檢測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省檢測成本的檢測方法。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音頻分析方法,其中包括下列步驟:首先,一第一單元于第一測量點接收一第一聲音檔,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與一環境音源;接著,一第二單元于第二測量點接收一第二聲音檔,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特定音源與環境音源。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一單元接收第一聲音檔與第二單元接收第二聲音檔之步驟前,更包括下列步驟:首先,由一預設位置處發出一預設音頻;接著,第一單元接收所述預設音頻;并且,處理單元計算出第一測量點與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一距離(r);繼而,第二單元接收所述預設音頻;以及,處理單元計算出第二測量點與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二距離(R)。在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處理單元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過濾環境音源,得到一特定音源檔;以及,處理單元將所述特定音源檔轉換為一頻譜圖的步驟。在一實施例中,接收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后,進一步包括下列步驟:首先,處理單元轉換第一聲音檔,以產生一第一頻譜圖;接著,處理單元轉換第二聲音檔,以產生一第二頻譜圖;以及,處理單元利用第一頻譜圖與第二頻譜圖,過濾環境音源產生的資訊,得到一特定音源頻譜圖。在一實施例中,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得到所述特定音源檔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利用公式:〔第一聲音檔×(1/r2)〕-〔第二聲音檔×(1/R2)〕=特定音源檔×〔(1/r2)-(1/R2)〕。在一實施例中,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得到所述特定音源檔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利用公式:〔第一頻譜圖×(1/r2)〕-〔第二頻譜圖×(1/R2)〕=特定音源頻譜圖×〔(1/r2)-(1/R2)〕。在一實施例中,將特定音源檔轉換為一頻譜圖的步驟中,所述特定音源檔藉由傅里葉計算轉換為所述的頻譜圖。在一實施例中,將第一聲音檔轉換為第一頻譜圖,與將第二聲音檔轉換為第二頻譜圖的步驟中,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分別藉由傅里葉計算轉換為所述的第一頻譜圖與第二頻譜圖。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預設位置與特定音源的位置重疊。本專利技術另外提供了一種音頻分析裝置,其中包括一第一單元、一第二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第一單元設置于一第一測量點,并接收一第一聲音檔,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與一環境音源,其中第二單元設置于一第二測量點,并接收一第二聲音檔,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的特定音源與環境音源,其中處理單元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過濾環境音源以輸出一特定音源檔。在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校正單元,其利用一預設位置處發出一預設音頻進行校正,第一單元與第二單元分別接收所述預設音頻,且處理單元計算第一測量點與預設音頻間之一第一距離(r),與第二測量點與預設音頻間之一第二距離(R),第一距離(r)與第二距離(R)記錄于所述校正單元中。在一實施例中,更具有一記憶單元用以記錄第一聲音檔以及第二聲音檔。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透過USB連接端口、音源端子、紅外線傳輸、藍牙傳輸或網際網路連接至一電腦裝置。承上所述,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方法與裝置具有較高檢測準確性、節省檢測成本以及快速檢測硬件元件的功效。【附圖說明】圖1A,為本專利技術之音頻擷取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1B,為本專利技術之一實施例音頻分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1C,為本專利技術之另一實施例音頻分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裝置的立體外觀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裝置的系統連接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A所示,并請同時配合參閱圖2A及圖2B,圖1A為本專利技術所使用的音頻擷取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2A及圖2B為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裝置的立體外觀圖以及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裝置的系統連接圖。請參照圖1A所示,并請同時配合參閱圖2A及圖2B,本專利技術所使用的音頻擷取方法包括步驟111至步驟117,如下列所示:首先在步驟111中,由一預設位置32處發出一預設音頻;接著在步驟112中,一第一單元41接收所述預設音頻。由于此預設音頻頻率已知,且音量與距離成反比,故在步驟113中,處理單元43計算出第一測量點45與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一距離(r);繼而在步驟114中,一第二單元42接收所述預設音頻;以及在步驟115中,處理單元43計算出第二測量點46與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二距離(R)。其中較佳的實施方式為預設位置32與特定音源31的位置重疊,然而預設位置32亦可在任意位置,只需與特定音源31的相對距離確定亦可獲得相同的結論,故在本專利技術中并不對此設限。然第一單元41與第二單元42的擺放位置不得重疊,第一距離(r)與第二距離(R)較佳為有所差異。在步驟116中,第一單元41于第一測量點45接收一第一聲音檔(圖中未示),所述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31與一環境音源5。特定音源31可為一電路板與其之發聲裝置,較佳為配置顯示卡的發聲裝置,且環境音源5可定義為除特定音源31外的所有背景噪音,其與第一測量點45與第二測量點46的距離,遠大于特定音源31與第一測量點45與第二測量點46的距離,故對接收聲音的第一單元41與第二單元42而言,皆可視為由無限遠處傳來的聲音,接收結果應無太大差異。接著在步驟117中,第二單元42于第二測量點46接收一第二聲音檔(圖中未示),所述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特定音源31與環境音源5。請參照圖1B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方法的一實施例步驟流程圖,并請同時配合參閱圖2A及圖2B,包括處理單元43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過濾環境音源5,得到一特定音源檔(圖中未示)的步驟121,以及,將特定音源檔轉換為一頻譜圖的步驟122,其中,特定音源檔藉由傅里葉計算轉換為所述的頻譜圖(圖中未示)。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其中處理單元43利用第一聲音檔與第二聲音檔,得到所述的特定音源檔的步驟121中,進一步包含利用公式:〔第一聲音檔×(1/r2)〕-〔第二聲音檔×(1/R2)〕=特定音源檔×〔(1/r2)-(1/R2)〕。請參照圖1C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之音頻分析方法的另一實施步驟流程圖,并請同時配合參閱圖2A及圖2B,其中音頻分析方法包括步驟131至步驟133,如下列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音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一第一單元于一第一測量點接收一第一聲音檔,所述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與一環境音源;一第二單元于一第二測量點接收一第二聲音檔,所述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特定音源與所述環境音源;一處理單元利用所述第一聲音檔與所述第二聲音檔,過濾所述環境音源,得到一特定音源檔;以及所述處理單元將所述特定音源檔轉換為一頻譜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音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由一預設位置處發出一預設音頻;一第一單元接收所述預設音頻;一處理單元計算出一第一測量點與所述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一距離(r);一第二單元接收所述預設音頻;所述處理單元計算出一第二測量點與所述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二距離(R);所述第一單元于所述第一測量點接收一第一聲音檔,所述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與一環境音源;所述第二單元于所述第二測量點接收一第二聲音檔,所述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特定音源與所述環境音源;所述處理單元利用所述第一聲音檔與所述第二聲音檔,過濾所述環境音源,得到一特定音源檔,公式為:〔第一聲音檔×(1/r2)〕-〔第二聲音檔×(1/R2)〕=特定音源檔×〔(1/r2)-(1/R2)〕;以及所述處理單元將所述特定音源檔轉換為一頻譜圖。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特定音源檔轉換為所述頻譜圖的步驟中,所述特定音源檔藉由傅里葉計算轉換為所述的頻譜圖。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位置與所述特定音源的位置重疊。4.一種音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由一預設位置處發出一預設音頻;一第一單元接收所述預設音頻;一處理單元計算出一第一測量點與所述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一距離(r);一第二單元接收所述預設音頻;所述處理單元計算出一第二測量點與所述預設音頻間的一第二距離(R);所述第一單元于所述第一測量點接收一第一聲音檔,所述第一聲音檔來自于一特定音源與一環境音源;所述第二單元于所述第二測量點接收一第二聲音檔,所述第二聲音檔來自于所述特定音源與所述環境音源;所述處理單元轉換所述第一聲音檔,以產生一第一頻譜圖;所述處理單元轉換所述第二聲音檔,以產生一第二頻譜圖;以及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順治,毛黛娟,李延震,
申請(專利權)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