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氣相分流量的裝置,主要包括泡沫發生裝置、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盛放原油的中間容器、恒溫箱、巖心管和數據采集系統;所述稱重傳感器安裝在產出液收集器的底部,用于監測所述巖心管出口分液量的重量;廣口瓶通過氣體計量器與產出液收集器相連。利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裝置,能夠獨立完成實時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替過程中并聯巖心的氣相分流量。通過對并聯巖心出口端的產出液進行氣液分離,利用特定裝置測量并聯巖心出口端氣相分流量,同時該裝置也可以測出并聯巖心出口分液量,結合流體注入量及并聯巖心兩端壓力變化,可以分析并聯巖心中不同注入量下泡沫在高、低滲透層的調剖分流情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石油化工的
技術介紹
泡沫在地層中具有較高的視粘度,遇油消泡、遇水穩定,對油水具有選擇性封堵能力,在含水飽和度較高的部位具有較高的滲流阻力,阻力因子隨著滲透率的増加而增加,因 而可以有效封堵中高滲透部位,提高波及系數,同時起泡劑一般都是性能優良的表面活性齊U,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因此,泡沫調驅既可以改善波及效率,也可以提高驅油效率,是ー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目前一般采用液相分流量評價泡沫調驅效果,該評價措施已經有相應的實驗方法和裝置,但是對于泡沫調驅過程中氣體的分流量還沒有相應的實驗方法及裝置。在《石油學報》2007年第4期中,記載了由李兆敏發表的《泡沫封堵及選擇性分流實驗研究》ー篇文章。該文獻提出了采用巖心分流驅替實驗裝置,研究泡沫對含油、含水并聯巖心的分流能力的實驗方法。實驗過程中記錄不同時間下的出ロ液體的分流量,實驗得出泡沫對高、低滲具有選擇封堵性,體現了泡沫具有較好的暫堵分流效果,但是并未提及并聯巖心出ロ端的氣體分流量的測量方法。泡沫調驅過程中,測量并聯巖心出ロ的液體分流量與氣體分流量的意義不同,通過液體分流量可以評價泡沫的暫堵分流效果,通過氣體分流量可以分析泡沫調驅的機理。兩者測量方法也有較大差別,液體分流量可以直接測出,由于氣體可壓縮,其體積不能直接測得,因此氣體分流量的測量則需要一定的實驗裝置才能實現。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的技術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氣相分流量的裝置。本專利技術還提供ー種利用上述裝置測量并聯巖心氣相分流量的測量方法。術語解釋氣相分流量是指泡沫驅過程中,高滲巖心與低滲巖心出ロ的氣體體積。氣相分流量是與液相分流量相對應的一個深層次參數,可以反映氣體在高低滲巖心中的駐留情況,對于理解泡沫調驅機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氣相分流量的裝置,包括泡沫發生裝置、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4、盛放原油的中間容器5、恒溫箱27、巖心管10、巖心管11和數據采集系統;所述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并聯安裝在所述的恒溫箱27內;所述的泡沫發生裝置、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4、盛放原油的中間容器5分別通過六通閥9與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的入口相連;所述的數據采集系統包括分別與計算機25相連的壓力傳感器26、稱重傳感器19和稱重傳感器20,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6安裝在六通閥9處,即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入口端,所述巖心管10出口通過回壓閥13與產出液收集器15相連,所述巖心管11出口通過回壓閥14與產出液收集器16相連;所述的回壓閥13和回壓閥14分別與手搖泵12相連;所述的回壓閥13和回壓閥14受手搖泵12控制壓力;所述稱重傳感器19安裝在產出液收集器15的底部,所述稱重傳感器20安裝在產出液收集器16的底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6用于監測所述巖心管10及1 1的入口壓力,所述的稱重傳感器19及20用于監測所述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出口分液量的重量;廣口瓶23通過氣體計量器21與產出液收集器15相連;廣口瓶24通過氣體計量器22與產出液收集器16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的,所述泡沫發生裝置,包括氣瓶I、平流泵6、平流泵7、盛放氣體的中間容器2、盛放起泡劑溶液的中間容器3和泡沫發生器8 ;所述盛放氣體的中間容器2和盛放起泡劑溶液的中間容器3的出料端分別與所述的泡沫發生器8的入口相連,所述平流泵6與盛放氣體的中間容器2底部相連,所述平流泵7分別與盛放起泡劑溶液的中間容器3、盛放原油的中間容器5和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4的底部相連,所述泡沫發生器8通過六通閥9與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的入口相連。盛放氣體的中間容器2由平流泵6來驅替,盛放起泡劑溶液的中間容器3由平流泵7來驅替,自中間容器2、3按一定速度驅替出來的氣液經過泡沫發生器8后形成泡沫。一種利用上述裝置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氣相分流量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氣相飽和度的方法所需條件起泡劑溶液的密度與地層水的密度相等;測量并聯巖心出口端氣相分流量是在標準大氣壓O. IMPa下測量得到的。實驗準備I.對氣體計量器進行校零對氣體計量器21和氣體計量器22進行校零,調整氣體計量器上方的閥門,關閉通向產出液收集器的閥門,打開通向大氣的閥門,然后舉高廣口瓶至內部液面與氣體計量器內液面相平,且至刻度線為O處。2.檢驗產出液收集器、氣體計量器、廣口瓶三者之間的氣密性首先關閉巖心管出口閥門,然后舉高盛有飽和鹽水溶液的廣口瓶,廣口瓶內液面高度要高于氣體計量器中液面,若高度差恒定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I)模擬油田地層條件將石英砂按照配比分別填制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 ;(2)利用氣測滲透率儀測量所述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的滲透率,稱取填砂后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的干重分別為Hl1、Hl2 ;(3)將填砂后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抽真空,保持4飛小時;(4)將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分別飽和地層水調節六通閥9,利用平流泵7將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4中的地層水驅替至填砂后的并聯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 ;(5)關閉平流泵7,分別稱取填砂后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的濕重m' p m' 2,根據公式①計算所述各巖心管的孔隙體積Vtl V m' "m Q 0 P式中,Vtl—填砂后的巖心管的孔隙體積,mL ;m—填砂后的巖心管干重,g W —填砂后的巖心管濕重,g ; P 一地層水的密度,g/cm3 ;(6)利用恒溫箱27對填砂后的巖心管10及11進行加熱,恒溫至要模擬地層溫度,待用;(7)控制手搖泵12,調節回壓閥13及14的壓カ至模擬地層壓カPh ;(8)打開平流泵7,向并聯巖心管10及11同時注入起泡劑溶液段塞;(9)測量得到并聯巖心管入口壓カ為P。;打開氣瓶1,向中間容器2充氣至壓カP。;(10)打開平流泵6驅替中間容器2中的氣體,氣體與起泡劑溶液按體積比I :1混合,經過泡沫發生器8形成泡沫后,經過六通閥9,所述泡沫以I飛ml/min的速度注入并聯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中,注入泡沫的體積為0. 3飛PV,記錄六通閥9處的壓力,即并聯的巖心管入口壓カ;(11)關閉平流泵6;(12)打開平流泵7,將地層水按I飛ml/min的速度注入并聯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 11中,對注入泡沫后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進行后續水驅,記錄六通閥9處的壓力,即并聯的巖心管入口壓カ;利用質量傳感器19及質量傳感器20記錄并聯的巖心管10、11出口端液相分流量數據,同時利用氣體計量器21及22分別記錄并聯巖心管10和11出ロ端氣相分流量數據液相分流量數據,沿并聯的巖心管10和巖心管11出口端流出的液體分別進入產出液收集器15及產出液收集器16中,通過天平17稱量相同時間間隔下的產出液收集器15的質量,即巖心管10出ロ端液相分流質量;通過天平18稱量相同時間間隔下的產出液收集器16的質量,即巖心管11出ロ端液相分流質量;氣相分流量數據,沿并聯的巖心管10和巖心管11出口端流出的氣體分別進入氣體計量器21及氣體計量器22中,通過調整廣ロ瓶23的高度,使得廣ロ瓶23中的液面高度與氣體計量器21中的液面相平(目的是保證氣體計量器21內壓差為大氣壓),記錄相同時間間隔下氣體計量器21中液面的讀數,即巖心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量并聯巖心泡沫驅氣相分流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泡沫發生裝置、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4)、盛放原油的中間容器(5)、恒溫箱(27)、巖心管(10)、巖心管(11)和數據采集系統;所述的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并聯安裝在所述的恒溫箱(27)內;所述的泡沫發生裝置、盛放地層水的中間容器(4)、盛放原油的中間容器(5)分別通過六通閥(9)與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的入口相連;所述的數據采集系統包括分別與計算機(25)相連的壓力傳感器(26)、稱重傳感器(19)和稱重傳感器(20),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6)安裝在六通閥(9)處,即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入口端,所述巖心管(10)出口通過回壓閥(13)與產出液收集器(15)相連,所述巖心管(11)出口通過回壓閥(14)與產出液收集器(16)相連;所述的回壓閥(13)和回壓閥(14)分別與手搖泵(12)相連;所述的回壓閥(13)和回壓閥(14)受手搖泵(12)控制壓力;所述稱重傳感器(19)安裝在產出液收集器(15)的底部,所述稱重傳感器(20)安裝在產出液收集器(16)的底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6)用于監測所述巖心管(10)及(11)的入口壓力,所述的稱重傳感器(19)及(20)用于監測所述巖心管(10)及巖心管(11)出口分液量的重量;廣口瓶(23)通過氣體計量器(21)與產出液收集器(15)相連;廣口瓶(24)通過氣體計量器(22)與產出液收集器(16)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松巖,李兆敏,張東,李賓飛,張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