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功能性結晶母料、制備方法及防水材料,屬于無機材料領域。所述功能性結晶母料,由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和熬合型鈦酸酯組成。制備方法為制備碳酸鈣粉末,制備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混合。所述防水材料,其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為:功能性結晶母料6-8%、甲基纖維素增稠劑4-6%、無水檸檬酸緩凝劑2-4%、磨細石英砂25-35%,其余為水泥。本發明專利技術功能性結晶母料具有良好的結晶性能,使用性能好,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操作安全,適于工業化生產。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滲壓力、抗壓強度、抗折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無機材料領域,涉及一種功能性結晶母料、其制備方法及防水材料,屬功能性無機材料。
技術介紹
目前在無機材料領域中,對功能性結晶母料的性能及制備受到了重視。專利號為200410058199. X、名稱為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及其生產工藝和施工方法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水泥(無機材料)含量是總重量的50-65%,其余組份是活性材料5. 5-14. 5%,甲基纖維素增稠劑3. 5-8. O %、無水檸檬酸緩凝劑2.0-4. 5%、磨細石英砂20-40%。但問題是活性材料的作用不理想,即材料的性能指標抗 滲壓力,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普遍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功能性結晶母料,該功能性結晶母料具有良好的結晶性能,使用性能好。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功能性結晶母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操作安全,適于工業化生產。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功能性結晶母料,由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和熬合型鈦酸酯組成,其中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的重量百分含量為50-60%,熬合型鈦酸酯的重量百分含量為40-50%ο一種制備所述功能性結晶母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O制備碳酸鈣粉末; (2)制備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 配制水溶液A :所述水溶液A為Al (NO3) 3的水溶液; 配制水溶液B :所述水溶液B中含有NH4HCO3和聚乙二醇,所述水溶液B中NH4HCO3與聚乙二醇的摩爾濃度之比為10-15:1,所述溶液B中NH4HCO3的摩爾濃度與所述水溶液A中Al (NO3) 3摩爾濃度相同; 配制水溶液C :將所述水溶液A和水溶液B等體積混合形成水溶液C ; 將所述碳酸鈣粉末與水溶液C混合,過濾取沉淀,將所述沉淀依次用水、無水乙醇洗滌后,加熱至750-850°C并保溫,獲得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 (3)將水與熬合型鈦酸酯混合,70-8(TC保溫20-30分鐘,然后加入所述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升溫至110-120°C并保溫,攪拌20-30分鐘;然后降溫至50-60°C后,攪拌20-40分鐘;冷卻至室溫即得所述功能性結晶母料。步驟(2)中所述碳酸鈣粉末和溶液C混合的質量比為1:1-3。步驟(2)中所述保溫時間為I. 5-3小時。步驟(3)中水、熬合型鈦酸酯混合的重量比為5:1-3。步驟(3)中所述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的加入量為熬合型鈦酸酯重量的1-1. 5 倍。步驟(I)中制備碳酸鈣粉末的方法為以生石灰和水為原料制備石灰乳;將石灰乳與二氧化碳反應獲得碳酸鈣;將碳酸鈣干燥后即得所述碳酸鈣粉末。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含有所述功能性結晶母料的防水材料,其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為功能性結晶母料6-8%、甲基纖維素增稠劑4-6%、無水檸檬酸緩凝劑2-4%、磨細石英砂25-35%,其余為水泥。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專利技術中納米氧化鋁與硅酸鹽作用,生成化學晶體,使材料致密,與高活性硅氧化合物后形成晶體物,可大大提高其自愈性能和抗再次壓力滲透功能。納米級碳酸鈣是在材料孔隙中,形成防水結晶體,具有憎水、防水、堵塞孔道的作用。是粘結抗伸拉變形、抗裂、自愈孔隙洞縫,與其它材料聚合后形成抗裂、堵孔、防水層。這種材料具有原材料廣泛、成本低、無毒、無味、生產式工藝簡單、防水施工簡便、工期限短、具有超強的抗滲透能力不易被破壞;具有獨特超凡的自我修復能力,可修復裂 縫;能長期耐受強水壓,不存在老化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功能性結晶母料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操作安全,適于工業化生產。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滲壓力、抗壓強度、抗折強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制得的功能性結晶母料應用后的組織圖。由圖I可以看到材料的組成情況。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各實施例僅用作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說明。實施例I制備功能性結晶母料 法一 取生石灰,置燒杯中,加水消化。然后恒溫攪拌0.5h后室溫陳化12小時形成石灰乳。接著將配好的石灰乳一次性倒入碳化反應器中,反應器溫度為80度,從反應器底部通入二氧化碳濃度為20% ( V% )的氣體,同時以600r/ min的轉速攪拌。攪拌I小時后倒出材料,然后放入105度的干燥爐中保持2小時取出,即得到碳酸鈣粉末。用去離子水配制含Al (NO3)3的水溶液A,其中Al(NO3)3的濃度為60mol/L。用去離子水配制水溶液B,其中NH4HC03的濃度為60mol/L,聚乙二醇的濃度為5mol/L。配制過程中,先將NH4HC03溶于水,再加入聚乙二醇。將溶液A和溶液B同體積混合形成溶液C。按照碳酸鈣粉和溶液C質量比為I :2將這兩種物質混合I小時,然后陳化12小時。過濾取沉淀,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然后用無水乙醇洗滌3次,在800度的加熱爐中保溫2小時后得到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將水、醇胺螯合型鈦酸酯(YB-405)按重量比5 2混合、攪拌。將攪拌后的溶液投入反應器中加熱至70°C,保溫20分鐘;將與醇胺螯合型鈦酸酯(YB-405)重量相同的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加入到反應器中,加熱至110°C,在保溫的條件下攪拌30分鐘;降溫至50°C,攪拌30分鐘,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形成本功能性結晶母料。法二 取生石灰,置燒杯中,加水消化。然后恒溫攪拌0.5h后室溫陳化12小時形成石灰乳。接著將配好的石灰乳一次性倒入碳化反應器中,反應器溫度為80度,從反應器底部通入二氧化碳濃度為20% ( V% )的氣體,同 時以600r/ min的轉速攪拌。攪拌I小時后倒出材料,然后放入105度的干燥爐中保持2小時取出,即得到碳酸鈣粉末。用去離子水配制含Al (NO3)3的水溶液A,其中Al (NO3)3的濃度為50mol/L。用去離子水配制水溶液B,其中NH4HC03的濃度為50mol/L,聚乙二醇的濃度為5mol/L。配制過程中,先將NH4HC03溶于水,再加入聚乙二醇。將溶液A和溶液B同體積混合形成溶液C。按照碳酸鈣粉和溶液C質量比為I :3將這兩種物質混合I小時,然后陳化12小時。過濾取沉淀,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然后用無水乙醇洗滌3次,在750度的加熱爐中保溫I. 5小時后得到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將水、醇胺螯合型鈦酸酯(YB-405)按重量比5 3混合、攪拌。將攪拌后的溶液投入反應器中加熱至75°C,保溫25分鐘;將醇胺螯合型鈦酸酯(YB-405)重量I. 2倍的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加入到反應器中,加熱至115°C,在保溫的條件下攪拌25分鐘;降溫至56°C,攪拌20分鐘,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形成本功能性結晶母料。 法二 取生石灰,置燒杯中,加水消化。然后恒溫攪拌0.5h后室溫陳化12小時形成石灰乳。接著將配好的石灰乳一次性倒入碳化反應器中,反應器溫度為80度,從反應器底部通入二氧化碳濃度為20% ( V% )的氣體,同時以600r/ min的轉速攪拌。攪拌I小時后倒出材料,然后放入105度的干燥爐中保持2小時取出,即得到碳酸鈣粉末。用去離子水配制含Al (NO3) 3的水溶液A,其中Al (NO3) 3的濃度為70mol/L。用去離子水配制水溶液B,其中NH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功能性結晶母料,其特征在于由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和熬合型鈦酸酯組成,其中納米級碳酸鈣氧化鋁復合粉體的重量百分含量為50?60%,熬合型鈦酸酯的重量百分含量為40?5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群,趙浩峰,劉光宇,王玲,邱奕婷,張詠,林瑩瑩,鄭澤昌,張金花,陸陽平,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